廖承锐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河谷型山坡流动沙地生态修复的播种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谷型山坡流动沙地生态修复的播种方法及应用,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沿所述山坡流动沙地下坡的水平方向划出第一条印痕;2)沿所述印痕位置进行播种,在所述播种过程中,将植物种子撒在印痕...
- 李海东廖承锐高媛赟马伟波王燕方颖
- 文献传递
- 基于TLS进行高寒脆弱区沙地植被的植被盖度测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地基激光雷达进行高寒脆弱区沙地样方尺度的植被盖度的测定方法,属于森林资源监测和生态因子调查领域。植被盖度是指植物枝叶所覆盖土地的垂直投影面积,本研究提出结合二维冠层高度模型(CHM)和三维点云的植被盖度...
- 田佳榕李海东徐雁南 马伟波廖承锐 吕国屏
- 文献传递
- 基于TLS进行高寒脆弱区沙地植被的植被盖度测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地基激光雷达进行高寒脆弱区沙地样方尺度的植被盖度的测定方法,属于森林资源监测和生态因子调查领域。植被盖度是指植物枝叶所覆盖土地的垂直投影面积,本研究提出结合二维冠层高度模型(CHM)和三维点云的植被盖度...
- 田佳榕李海东徐雁南 马伟波廖承锐 吕国屏
- 西藏山坡流动沙地物种多样性恢复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7年
- 在2008年建立的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山坡流动沙地植被恢复试验基地,选取丘间地和迎风坡2个类型,并随山坡海拔增加布设了4条调查样带,调查了160个样方的植被恢复物种组成与生长状况,分析了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随微地形改变的变化特征,以期为西藏沙地植被及物种多样性恢复提供实践依据。结果表明:2011年山坡流动沙地恢复植被共有14个种,隶属9个科,12个属。Shannon-Wiener指数在4个调查样带之间的变化较大,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较小,α多样性指数总体上表现为随物种丰富度的增大而增加。丘间地的群落相似性大于迎风坡,在群落梯度上丘间地的物种多样性恢复效果较好。2016年山坡流动沙地平均植被盖度达65.6%,最大达94%,物种丰富度显著提升。局部微地形、恢复植物种的选择是影响山坡流动沙地物种多样性恢复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设置沙障改变局部微地形,或采用沿等高线人工脚踩回头撒播的方法等,以增加山坡流动沙地植被恢复的物种多样性。
- 李海东林乃峰廖承锐方颖
- 关键词:植被恢复物种多样性地形
- 激光雷达技术在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7年
- 传统遥感技术在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存在无法获取垂直结构、精度较低和时效性较差等劣势,激光雷达(LiDAR)具有主动性强、穿透性强、扫描速度快和精度高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遥感技术在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不足。基于此,笔者通过对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类,介绍了LiDAR技术的原理、类型与特点,在与传统遥感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LiDAR技术在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适用性,以及在典型矿山生态环境指标监测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LiDAR技术可用于监测矿山生态完整性损失、土地损毁、自然侵蚀等类型的大部分指标,且比传统光学遥感精度高,在植被垂直结构参数提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各指标提取的适用性,因矿山规模及生态环境监测的精度要求而存在一定差异;地基LiDAR数据不仅可作为光学遥感数据的补充数据源,而且通过与机载LiDAR相结合,可以满足高精度和较大范围植被结构参数提取的需求。
- 吕国屏廖承锐高媛赟徐雁南李海东
-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
- 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
-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南极、北极并列,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超过4000m,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而敏感,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影响。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中心,由于...
- 廖承锐
- 关键词:植被恢复空间异质性
- 一种河谷型山坡流动沙地生态修复的播种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谷型山坡流动沙地生态修复的播种方法及应用,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沿所述山坡流动沙地下坡的水平方向划出第一条印痕;2)沿所述印痕位置进行播种,在所述播种过程中,将植物种子撒在印痕...
- 李海东廖承锐高媛赟马伟波王燕方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