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昕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珠江口盆地
  • 2篇层序
  • 1篇地震相
  • 1篇序结构
  • 1篇震相
  • 1篇三角洲
  • 1篇三角洲体系
  • 1篇迁移
  • 1篇中新世
  • 1篇中新统
  • 1篇中中新世
  • 1篇重力流
  • 1篇重力流沉积
  • 1篇珠江口盆地白...
  • 1篇格架
  • 1篇海平
  • 1篇海平面
  • 1篇海平面变化
  • 1篇凹陷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篇林畅松
  • 2篇张昕
  • 1篇陶泽
  • 1篇吴高奎
  • 1篇李浩
  • 1篇高楠安
  • 1篇姜静
  • 1篇张萍

传媒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新统韩江组中上部层序结构及深水重力流沉积被引量:5
2017年
基于地震、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开展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中新世韩江组中上部发育的硅质深水沉积的层序地层、沉积构成和古地理环境研究。韩江组中上部发育1个区域性的二级旋回(CSh),通过不整合面及相应的整合面进一步将该复合层序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一系列陆坡峡谷以及侵蚀作用形成的水道是主要层序界面的重要识别标志,斜坡进积楔、扇朵体的底界面,测井曲线突变以及钙质超微化石的相对低值也可以帮助识别层序界面。盆地的不同位置上层序结构有差异,重力流沉积单元也不同。本次研究在斜坡识别出5种深水沉积单元:浊流水道复合体、斜坡扇、陆坡峡谷、进积楔和半远洋—远洋沉积,在深海盆地识别出扇朵叶体。将浊流水道复合体划分为5种沉积单元:滞留沉积、水道天然堤、滑塌及碎屑流沉积、侧向增生体和末期充填沉积。在陆坡、陆隆以及深水盆地分别识别出侵蚀水道、侵蚀加积水道和加积水道。
陶泽林畅松张忠涛张昕姜静张萍高楠安李浩吴高奎张博舒粱锋
关键词:层序结构地震相白云凹陷珠江口盆地
珠江口盆地北部早—中中新世滨线迁移轨迹与沉积体系演化被引量:5
2020年
根据三维地震和钻测井资料,研究珠江口盆地北部珠江组—韩江组层序划分及沉积演化特征,明确珠江口盆地北部早—中中新世沉积体系演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通过识别不同类型的前积倾斜层特征,分析早—中中新世滨线迁移趋势,建立滨线迁移轨迹与层序旋回及海平面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北部陆架区早—中中新世珠江组—韩江组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CS1和CS2)和8个三级层序(S1-S8),研究区识别5种前积倾斜层,并划分为上升海侵型、下降海退型和下降海侵型3种滨线迁移轨迹类型。珠江组沉积早期,陆架边缘三角洲体系自陆架边缘向陆地退积,逐渐演化为内陆架三角洲而形成上升海侵型滨线迁移轨迹;珠江组沉积晚期—韩江组沉积早期,三角洲体系开始向盆地方向推进,逐渐演化为外陆架三角洲体系,滨线迁移轨迹呈下降海退型;韩江组沉积晚期,三角洲体系再次后退至内陆架区而形成下降海侵型滨线迁移轨迹。研究区滨线迁移轨迹与区域性海平面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该结果对研究区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张昕林畅松张忠涛冯轩张博舒梁峰姜静
关键词:层序格架三角洲体系海平面变化珠江口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