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玉

作品数:8 被引量:18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要素生产率
  • 6篇生产率
  • 6篇全要素生产率
  • 4篇价值链
  • 3篇生产率效应
  • 3篇全球价值链
  • 2篇实证
  • 2篇经济增长
  • 2篇空间面板
  • 2篇价值链分工
  • 2篇分工
  • 1篇知识溢出
  • 1篇制造业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增长
  • 1篇中国制造业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数据库
  • 1篇区域经济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作者

  • 8篇郑玉
  • 3篇郑江淮
  • 2篇王高凤
  • 1篇姜青克
  • 1篇宋建

传媒

  • 3篇产业经济研究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财贸研究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产经评论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前向、后向参与价值链分工的生产率效应差异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效应已成为经济学者和决策者关注的重点。目前有关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方式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大都从后向关联视角出发考察,而忽略了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这两种方式可能存在的异质性影响。基于WIOD的世界投入产出表与社会经济核算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识别前向与后向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研究分工参与方式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整体来说,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均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前向参与的作用略大;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国家(地区)差异,融入高收入发达经济体生产网络的生产率效应相对较大;从影响机制来看,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均能通过"技术效应"与"资源再配置效应"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资源再配置效应"主要体现在对资本的有效配置;剥离出高技能劳动力配置效应发现,高收入发达经济体通过前向参与促进了高技能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提升,中低收入经济体则不存在高技能劳动力配置效应。
郑玉姜青克
关键词:产业价值链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进展评估被引量:140
2018年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增速换挡、结构调整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增长动能呈现出新的变化。本文从需求侧、供给侧及结构转换视角,探寻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构建了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同源的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指数。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论述,揭示了现阶段"新动能"的特征。结果发现:(1)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降至2015年历史低谷时,经济增长动能指数在累积中已出现回升,但仍处于原有前沿下规模效率增长阶段;(2)"新动能"指数已于2013年超越"常规动能"指数;(3)供给侧动能2008年前后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但增长明显不足的需求动能与2011年进入停滞的结构转换动能,限制了供给侧动能的作用,并导致部分就业"迷失";(4)开放型发展动能在持续上升,对TFP增长率下降起到了逆向调节的作用,但是出口产品空间上创新与升级动能由升转降;(5)创新动能、直接融资动能和金融发展效率动能处于低水平,有金融资源禀赋优势的上市公司增长动能趋缓;(6)持续上升的增长动能已转到要素、企业、居民等微观主体动能上。顺应资源再配置动能变化趋势和要求,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决定作用,激发居民消费升级、要素替代与企业创新的动能,深化开放型动能,面向出口产品空间中高技术复杂度产品领域的开放、技术及知识创新与扩散,应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政策重点。
郑江淮宋建张玉昌郑玉姜青克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制造业生产分割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生产阶段数的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以生产阶段数作为衡量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工业企业1998—2011年数据并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与其全要素生产率(TFP)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层面上,中国制造业TFP的增加对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FP增加1%,制造业生产阶段数增加0.523%。而生产分割的长度增加并没有增加其TFP,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高技术制造行业的TFP与生产分割的长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高技术行业生产阶段数的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并不明显;(3)低技术制造行业的TFP对生产分割长度有正向影响,但生产分割长度对其TFP的影响为负,低技术制造行业主要涉及加工、制造等低生产率阶段。
王高凤郑玉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
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存在“制度过滤”吗?——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该文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从本地和空间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知识效应对区域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更多体现为对本地知识效应和空间知识溢出的中介作用;虽然本地知识的增长效应大于空间知识溢出的增长效应,但制度过滤影响空间知识溢出效应的边际损失度反而小于本地知识;而且制度环境对知识增长效应的过滤作用按照东、中、西部的顺序依次增强.研究结论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通过R&D投入和R&D基础设施来促进经济增长仍然需要以制度完善为前提.因此,各地在扩大本地“知识池”和改善知识质量的同时,落后地区应重点改善区域制度环境以获取知识空间溢出的增长效应,而发达地区应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知识创造和转化的能力.
戴一鑫郑玉姜青克
关键词:知识溢出经济增长
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下的生产率效应——基于WIOD数据库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基于1995—2009年跨国制造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2SLS)对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后向参与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整体上,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都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前向参与产生的促进作用略大;融入高收入发达经济体生产网络的生产率效应相对较大;相较于低生产率制造行业,高生产率制造行业通过前向参与和后向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能获得更高的生产率效应;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的生产率效应均能通过“技术效应”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实现;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都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但不同经济体的高技能劳动力配置效应存在差异,即高收入发达经济体通过前向参与促进高技能劳动力配置效率提升,中低收入经济体则不存在高技能劳动力配置效应。
郑玉姜青克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技能错配、中间产品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框架下,本文提出技能错配会削弱中间产品创新能力,进而不利于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理论假说。初步的特征事实分析表明,与美国相比,中国制造行业的高技能劳动力配置更偏离最优状态;高技能密集型行业的高技能劳动力配置...
郑江淮郑玉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文献传递
国际生产分割生产率效应的空间溢出——基于跨国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考虑到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各个国家通过横向分工与纵向分工相互影响,从空间维度探讨了参与国际生产分割对国家(地区)生产率的影响,并结合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与社会经济核算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等多种空间权重矩阵设定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世界39个国家(地区)参与国际生产分割对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参与国际生产分割不仅能够产生显著的地区内溢出效应,也能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将生产率指数分解成"技术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参与国际生产分割不仅对国家(地区)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也能够通过资源再配置渠道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但地区内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渠道传递。考虑到不同的参与环节可能产生差异性影响,利用Ti VA数据研究发现,国际生产分割上游参与度对国家(地区)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的空间溢出,而国际生产分割下游参与度对国家(地区)生产率则具有积极的空间溢出。总体而言,从空间维度进一步认识了不同国家(地区)参与国际生产分割的生产率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关于生产分割对生产率影响研究的文献。
郑玉郑江淮王高凤
关键词:国际生产分割全要素生产率
进口中间品技术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被引量:12
2018年
结合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经合组织数据库,测算了进口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1995—2009年27国家14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中间品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外国研发资本通过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业间中间品对生产率有显著积极影响,而行业内中间品对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第二,来自中国的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主要集中在低研发行业,高研发行业并不显著。对比美国,它所输出的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对其他国家的生产率有重大影响,包括高研发行业和低研发行业,尤其是前者。第三,中国的研发溢出更多是通过一次性的直接中间品的出口对世界产生影响,美国不仅通过直接中间品,还通过间接中间品的输出在更长的生产链上对世界产生影响。
姜青克戴一鑫郑玉
关键词:国际技术溢出全要素生产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