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哲学
  • 3篇儒家
  • 3篇荀子
  • 2篇德性
  • 2篇正义
  • 2篇正义论
  • 2篇政治哲学
  • 2篇儒家政治
  • 2篇省察
  • 2篇恻隐
  • 2篇恻隐之心
  • 2篇向度
  • 1篇德性论
  • 1篇动机
  • 1篇性善
  • 1篇性善论
  • 1篇易传
  • 1篇哲学视域
  • 1篇儒家政治哲学
  • 1篇儒学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
  • 3篇杜克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9篇张新
  • 1篇黄玉顺

传媒

  • 2篇孔子研究
  • 1篇周易研究
  • 1篇学术界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思想与文化
  • 1篇当代儒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正义与德性--荀子政治哲学新探被引量:1
2021年
荀子的“义”观念主要涵盖正义与德性两个维度。“分义”是荀子正义观的核心标识,其目的体现出的是“充足主义”,即每个人都应该有着足够的经济资源与基础支撑,从而过一种有物质保障的、德性与能力可以获得发展的良善生活。“分义”的具体实施体现出的是比例正义原则与对社会最不利群体的制度保障,后者是对前者的限制与矫正。“公义”或“公道通义”指向的是具有公正品质的君子人格之养成,既要求道德主体内在动机、志向的转化,又关涉德性认识能力的提升。荀子的政治哲学对于当代正义问题的探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新
关键词:荀子自然状态正义公义德性
性善:本善与向善——孟子性善论的两种诠释进路及其当代省察被引量:3
2017年
孟子性善论的本善论诠释与向善论诠释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差异性。前者是在本体论视域下言说孟子的性善论,而后者立论的根基则是"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本善论诠释的理论缺陷在于其形而上的先验化诉求所导致的对生活世界中的本源性实存经验的褫夺及其对人的本真能在的遮蔽;而向善论诠释则由于过分注重经验性的内容一方面无法给予道德失败以合理说明,另一方面则是斩断了孟子性善论所蕴含的"亲—民—物"之间的存在论意义上的连续性。"恻隐之心"作为本源情感是对天地万物一体共在的本真领会。孟子性善论的真实意涵既非论证人之为人的先验善性,亦非指明生命的事实是经验性的向善过程,而是在本源情感与本真领会的基础之上提供一种指引性的哲学,进而开启一种不断超越自身旧有主体性的"性善"之路。
张新黄玉顺
关键词:性善向善恻隐之心
中国正义论:儒家政治哲学复兴的新向度
2017年
尊敬的黄老师、各位同道,下午好!我提交的论文题目是《儒家政治哲学复兴的新向度——评黄玉顺"中国正义论"》。"儒学复兴运动"是黄老师提出来的,是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儒学进入复兴期的一种标识性概括。
张新
关键词:儒家政治哲学正义论向度论文题目复兴运动
《易传》三才之道中的生态意涵——一项基于比较环境伦理学的省察
2018年
在比较哲学的意义上对《易传》三才之道所内蕴的生态思想作出一项环境伦理学省察,可以为解决环境伦理学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瓶颈与实践困境提供一种思想指引。《易传》所彰显的以"天地之大德曰生"为表征的、作为过程性与目的性存有的"自然"可以为深生态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提供一种可能向度;《易传》所强调的以"继善成性"为依据的德性主体的责任担当可以为深生态学的自我观提供一种德性伦理说明;而以"感而遂通"为基础的"差等之爱"与"一体之仁"的内在统一可以为深生态学在内在价值方面所遭受的理论质疑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的化解之道。
张新
关键词:易传三才之道深生态学
荀子:后果论者,抑或德性论者?被引量:1
2020年
荀子在论述礼的政治功能时体现出一种后果论考量,即制礼的目的是系统性地促进社会善的增益。而礼的伦理功能则旨在培育理想的道德人格,这体现出鲜明的德性伦理学特征。荀子思想中的后果论考量是以德性为构成性前提的。德性不可以还原为非道德意义上的后果,而是有其内在价值。德性的养成以及德性政治可以在长时段意义增加社会的普遍效用。荀子不是西方伦理学谱系中典型的后果论者或德性论者,而应当被理解为广义上的德性后果论者。荀子式的德性后果论对于调和西方伦理学谱系中的后果论与德性论之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新
关键词:荀子德性论
儒家政治哲学复兴的新向度——评黄玉顺“中国正义论”
2017年
就正义原则的奠基而言,罗尔斯是通过原初状态下的理性契约来演绎其正义论的两个基本原则,而黄玉顺构建的中国正义论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由本源的仁爱情感给出的。这是两者的根本差别所在。就正义原则的适用范围而言,前者指向现代社会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而后者涵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所有社会规范建构及其制度安排。由于问题域的整全性与理论诉求的普适性,黄玉顺所构建的中国正义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罗尔斯式的政治哲学,而是作为基础伦理学的一般正义论。中国正义论所涵摄的国民政治儒学与罗尔斯的正义论是互济的而非互斥的。
张新
关键词:罗尔斯正义论生活儒学
政治哲学视域下的“亲亲互隐”——以先秦儒、法思想为考察中心
2018年
先秦政治哲学的完备性结构不是"个体—公民社会—国家"三重域,而是"身—家—国—天下"四重域;这一四重域式的完备性结构实乃先秦诸子讨论政治哲学问题的观念前提。与儒家强调四重域的连续性、一贯性不同,法家将四重域通约为"身—国"二维结构,且以国这一维度为终极目的。在法家思想中,"家"并不具备独立的伦理道德属性,而仅仅具有被整合重塑的工具性地位。反对"亲亲互隐"的法家并不是为了维护社会正义,而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君国的利益。在儒家所强调的四重域的连续体下,"家"不仅是德性主体(身)自我确证的第一场域,更是政治秩序和谐与稳定的基源所在。儒家所主张的"亲亲互隐",在道德与法律的张力之下,实现了道德的可能性与法律的正义性之间的两全。线性地认为"亲亲互隐"危害社会正义,从而强制性普遍规定"大义灭亲"的做法,最终只能是反讽与悖谬地走向其初衷的反面,进而在实际社会效应上妨碍社会正义。
张新
关键词:亲亲互隐儒家法家正义
“恻隐之心”的存在论阐释
2019年
'恻隐之心'作为孟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历来为人重视。就'恻隐之心'的哲学谱系学考察而言,朱熹将'恻隐之心'释读为形而下的经验性的道德情感,而否认其形而上的先验地位,这就致使朱熹在诠释孟子思想的过程中将孟子思想中的心(情)性的一贯剥离为三。而韩国儒学史上的'四七之辩'可以看作由于朱熹与孟子之间的'思想间距'而产生的论辩。李退溪将四端看作'理发'而将七情看作'气发',由于其严格区分理气即从理气不杂的角度来看待'理发'与'气发',故其'四七异质论'准确地讲则是'异层异质论',即'四端'作为理之发属于形而上的层面,而七情作为气之发只能是形而下的层面;而奇高峰由于坚持理气不离,即从理气合而生情的角度认为四端与七情都属于形而下的层面。王阳明关于'恻隐之心'的思想可以从明觉之感应与一体之仁两个角度来理解,在其思想中'恻隐之心'是形上与形下一贯、经验与先验相互融通的。文章意在从'生存—存在论'的角度对'恻隐之心'做出释读,认为'恻隐之心'乃是本源情境中的本真情感,其所言说的乃是前主体性、主客未分的共同存在。'恻隐之心'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经验性的道德情感,因为经验性的道德情感乃是隶属于主体的;亦不能理解为性情合一式的先验情感,因为就当代的思想视域而言,其是有待于奠基的。
张新
关键词:恻隐之心七情存在论
《荀子》中的“欲”具备动机力量吗?——以宋晓竹与何艾克之争为考察中心
2020年
宋晓竹(Sung Winnie)认为荀子哲学中的"欲"自身并不具备动机力量.这一观点挑战了荀学研究中所普遍接受或默认的前提,在理论后果上将荀子的"性恶论"隐秘地颠覆为"心恶论"."心的在场性"与"心追求欲望对象的自然倾向"构成其立论的两个前提.何艾克(Eric Hutton)对第一个前提的驳斥预设了"心之所可"的规范性内容,这亦是其没有驳斥第二个前提的原因所在.宋晓竹的论证之所以不成功,深层原因在于其将荀子"论性"时所体现出的"性大心小"的思路与"论心"时所体现出的"心的主宰性"作了不恰当地直接勾联.从动态的角度上理解荀子哲学中的道德主体之生成,是避免这场争论的关键所在.
张新
关键词:荀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