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适用于塔中区块碳酸盐岩缝洞型异常高温高压储集层的钻井液承压堵漏材料被引量:27
- 2019年
- 为了有效地解决塔中区块碳酸盐岩缝洞型异常高温高压储集层在钻完井过程中井漏、溢流频发的问题,在对该区块目标储集层地质特征和漏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抗高温、高承压和研磨性好的刚性堵漏材料GZD,通过静态承压封堵实验对单剂加量及其与木质素纤维、弹性材料SQD-98和碳酸钙的复配加量进行了优化,形成了抗高温、高承压的新型复合堵漏材料SXM-I并通过钻井液配伍性实验、裂缝静态封堵承压实验和岩屑砂床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复合堵漏材料与现场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形成的堵漏钻井液既能封缝又能堵洞,裂缝静态承压9 MPa以上,累计漏失量仅13.4 mL;大孔径岩屑砂床30 min内侵入深度仅为2.5 cm,表现出较好的高温高压封堵性能,为该区块的顺利钻进提供了技术支撑。
- 苏晓明练章华方俊伟熊汉桥吴若宁袁媛
- 关键词:碳酸盐岩承压堵漏堵漏材料钻井液
- 常温下油包水乳化钻井液水侵后对裂缝性储层渗透率的伤害性能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分析实际钻井过程中地层水侵入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体系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采用油水比分别为80∶20、70∶30、60∶40、50∶50、40∶60、30∶70钻井液体系模拟受不同程度水侵后的油包水乳化钻井液,在常温下研究了钻井液随着油水比的变化对储层的损害情况及流变性和润湿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油水比的减小,一方面钻井液稳定性变差,对井壁的冲刷程度加剧,泥饼遭到破坏,滤失量增大,大量的固相颗粒进入地层造成储层伤害;另一方面裂缝表面对钻井液流体的束缚能力减小,有利于后期开采过程中近井带钻井液的反排,减小储层伤害。综合考虑,油水比40∶60数60∶40的钻井液较为合适。
- 苏晓明熊汉桥徐鹏袁媛庄严岳超先
- 关键词:油水比润湿性流变性
- 一种建立毛管束模型的新方法被引量:3
- 2018年
- 毛管束模型是表征多孔介质最常用的物理模型之一。经典的毛管束模型是一簇簇等径的直毛管,但该物理模型忽略了多孔介质的弯曲性。因此,以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结合压汞资料,引入毛管束模型的修正因子——迂曲度,提出了一种建立毛管束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毛管束模型的弯曲性,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毛细管半径、不同毛细管的孔隙度、渗透率、不同半径毛细管的体积以及不同半径毛细管对整个毛管束模型的渗透率贡献,对于研究特定压差下储层工作液的渗吸、定量表征储层水侵损害具有重大的意义。
- 袁媛孟英峰唐汉林
- 关键词:物理模型毛管压力孔隙度渗透率
- 致密砂岩储层毛管自吸微观分布特征被引量:4
- 2020年
-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孔喉细小、强亲水、微裂缝发育等特征,在较大的毛细管力作用下,储层极易发生毛管自吸现象。为了揭示自吸水在孔隙网络中的微观分布,选取川西蓬莱镇组致密砂岩,开展模拟地层水条件下的垂直自吸实验,并运用核磁共振技术对致密砂岩自吸过程中的流体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吸持续5 min时,自吸水主要集中在0~0.1μm的纳米级孔隙中,占比高达84%以上。随着自吸时间的延长,分布在0~0.1μm的纳米级孔隙中的自吸水占比逐渐下降,分布在0.1~1μm的亚微米级、1~10μm的微米级孔隙中的自吸水占比逐渐上升,其中0.1~1μm的亚微米级孔隙中自吸水的最大上升幅度从11%上升到25%;半径大于10μm的微米级孔隙数量较少,毛细管力作用极弱,导致该部分孔隙中的自吸水充满程度较低,最大占比仅为1.95%,自吸水占比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在不考虑外部正压差作用时,毛管自吸现象会优先发生在纳米级孔隙中,孔隙半径、孔隙类型、不同孔隙半径占比、含水饱和度等是影响毛管自吸微观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
- 袁媛孟英峰李皋苏晓明
- 关键词:致密砂岩核磁共振含水饱和度
- 塔中区块高温高压裂缝性气藏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机理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深入了解塔中区块高温高压裂缝性气藏封堵层失效问题,基于储层特征和流体特性的深入分析,结合封堵层微尺度物理结构特征,对高温高压裂缝性气藏封堵层失效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概念,构建了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的物理模型,并借助颗粒物质力学和液桥理论,对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反向气蚀原理,开展了室内反向承压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裂缝性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作为一种气藏封堵层特有的失效模式,其发生过程分为3个阶段:气体扩散降黏破坏、气蚀剪切剥离破坏和气液置换错位剪切破坏;正向承压6 MPa的统一封堵层,对于不同属性的流体其抗剪切破坏能力不同,当反向驱替流体由柴油转变为氮气时,封堵层的反向承压值由原来的2.0 MPa(22 min)和2.5 MPa(30 min)分别减小到后来的1.5 MPa(10 min)和1.0 MPa(12 min),综合抗剪切性能降低了约50%,表明气体具有与液体不同的破坏能力和机制。
- 苏晓明苏晓明赵常举王启任袁媛袁媛
- 关键词:高温高压裂缝性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