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家俊

作品数:10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肝炎
  • 3篇炎症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慢性
  • 3篇肝炎病毒
  • 3篇肝组织
  • 3篇病毒
  • 2篇血清
  • 2篇血清生化
  • 2篇炎症程度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型
  • 2篇基因型分布
  • 2篇肝组织学

机构

  • 9篇厦门市中医院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州市传染病...
  • 2篇泉州市第一医...
  • 2篇三明市第一医...
  • 1篇解放军第17...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龙岩市第二医...

作者

  • 10篇刘家俊
  • 4篇吴晓鹭
  • 4篇杨嘉恩
  • 4篇江家骥
  • 3篇金福顺
  • 3篇洪昱钤
  • 3篇苏智军
  • 2篇林彩文
  • 2篇胡盈莹
  • 2篇李丹
  • 2篇李勤光
  • 2篇陈志杰
  • 2篇姚履枫
  • 2篇欧文湖
  • 2篇欧阳丽娟
  • 2篇陈怡
  • 1篇唐金模
  • 1篇孙家敏
  • 1篇董晓雯
  • 1篇阚志超

传媒

  • 4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1
2004年
目的 首次调查福建省5个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并探讨HBV基因型与HBV相关肝病临床的可能相关性。方法 收集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三明市、莆田市等地区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HBV基因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应分析研究HBV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 431例HBV DNA阳性血清中基因B型275例(63.8%)C型100例(23.2%),D型及其混合型共51例(11.8%),未见A、E、F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泉州和三明地区HBV基因B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福州地区(P=0.002;P=0.006);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重型肝炎组都是以基因B型为主要基因型;基因C型在肝硬化中所占比例(47.0%)显著高于无症状携带者(14.5%)和重型肝炎组(14.7%)(P=0.009;P<0.001);基因B型的e抗原阳性率(52.4%)显著低于C型(56.0%)(P=0.008);基因D型患者e抗原阳性率(30.8%)也低于C型(P=0.051)。对应分析表明原发性肝癌(HCC)与基因D型及其混合型关系密切。结论 (1)福建省HBV感染以基因B型为主,其次是C型,也存在基因D型的流行。(2)福建省部分地区基因型B和C的分布可能存在差异。(3)基因B型在年轻患者中可能与重型肝炎的发展有关;基因C型在年长患者中可能更易导致肝?
胡盈莹江家骥欧文湖林国贤苏智军刘家俊李勤光姚履枫林彩文李丹陈怡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基因型分布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转氨酶变化与肝组织学炎症程度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变化与肝组织学炎症活动程度分级(G)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生化指标(AST、ALT)明显异常的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观察肝组织炎症程度与肝功能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所观察60例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异常时,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G),但所检测的AST、ALT并不随着炎症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能提示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但肝组织炎症程度与ALT和AST的异常程度不相关。
金福顺吴晓鹭刘家俊陈君颖洪延山
关键词:乙型肝炎炎症肝组织学血清生化指标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3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05年
杨嘉恩马晓军吴晓鹭洪昱钤刘家俊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注射液GSH
福建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首次调查福建省五个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并探讨HBV基因型与HBV,相关肝病临床的可能相关性。方法:收集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三明市、莆田市等地区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HBV基因型,应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应分析研究HBV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431份HBV DNA阳性的血清中基因B型275例(63.8%),C型100例(23.2%),D型及其混合型共51例(11.8%)。未见A、E、F型。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泉州和三明地区HBV基因B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福州地区(P=0.002;P=0.006);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重型肝炎都是以基因B型为主要基因型;基因C型在肝硬化中所占比例(47%)显著高于无症状携带者(14.5%)和重型肝炎组(14.7%)(P=0.009,P<0.001);基因B型的e抗原阳性率(52.4%)显著低于C型(56%)(P=0.008);基因D型患者e抗原阳性率(30.8%)也低于C型(P=0.051)。对应分析表明HCC与基因D型及其混合型关系密切。结论:①福建省HBV感染以基因B型为主,其次是C型,也存在基因D型的流行。②福建省部分地区基因型B和C的分布可能存在差异。③基因B型在年轻患者中可能与重型肝炎的发展有关;基因C型在年长患者中可能更易导致肝硬化。
胡盈莹江家骥欧文湖林国贤苏智军刘家俊李勤光姚履枫林彩文李丹陈怡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肝功能变化与肝组织学炎症程度相关性探讨及评价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肝功能与肝组织炎症程度的相关性,正确评价肝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慢性乙型肝炎(CBH)患者肝穿前3个月的3次肝功能(肝穿时、最高值和平均值)进行检测,并观察与其肝组织炎症程度(G)的相关性及ROC试验,数理统计采用SPSS。结果:除Alb,Glb的改变与G的程度相关外(P<0.05),其余指标无论哪个时段,均无相关性。ROC分析,除G1外,无论什么指标,无论哪个时段的指标均无意义,也找不到分界点。结论:肝功能特别是ALT/AST在反映有无炎症G时有意义,但随着肝功能程度的改变,其肝组织的炎症度G并不随着改变。因此,在部分CHB中,以肝功能作为判断病情,指导治疗的依据有必要进一步地探讨。
刘家俊呈晓鹭陈志杰洪昱钤金福顺
关键词:肝功能试验针吸ROC曲线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长期疗效观察
2003年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停药后HBV DNA反跳率,探讨拉米夫定对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程。方法:对58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拉米夫定治疗,100mg,1次/d,其中两例患者于1年后失去随访而从本文中剔除,其余56例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3年,最长服药时间45个月,最短时间为12个月,平均疗程30.6个月。治疗前患者肝功能异常,HBeAg阴性、HBV DAN阳性,ALT大于正常2倍以上,TBil小于正常3倍以下,每3个月对上述指标进行一次动态观察。结果:经拉米夫定治疗后ALT复常率1年时93.6%,2年时83.3%,3年时67.9%。HBV DNA阴转率1年时为98.2%,2年时为80.1%,3年时为71.4%。服药时间满2年停药后平均随访1年,HBV DNA复现率为4/11(36.4%)。结论:拉米夫定对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有效,出现病毒变异率较低,2年的疗程可能时间太短。
杨钰菁刘家俊欧阳丽娟吴晓鹭唐金模杨嘉恩
关键词:HBEAG拉米夫定乙型长期疗效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生化学指标变化与病理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血清生化学指标的改变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分级(G)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 CHB 肝活检时、肝活检前3个月最高值和平均值的3次生化指标(ALT、AST)进行分析,并观察与其肝组织炎症程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在所观察病例中,当血清生化学指标异常时,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G),但3次的 ALT、AST 并不随着 G 的增加而平行增加(P>0.05)。结论 3个月内的血清生化指标能提示 CHB 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但 ALT 和 AST 的异常程度与肝组织炎症程度不相关。
刘家俊吴晓鹭陈志杰洪昱钤金福顺欧阳丽娟汤钰菁杨嘉恩
关键词:血清生化肝组织炎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化学指标病理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基础核心启动子和C区变异与干扰素疗效的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基础核心启动子(BCP)和C区变异与IFNa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IFNa-1b治疗6个月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访6个月。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检测HBV基因型,PCR测定BCP、前c/c区核苷酸序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并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39例CHB患者完成观察,治疗结束时,应答16例,占41.0%;随访结束时,应答者中持续应答12例,占30.8%,复发4例,占10.3%。其中B基因型29例,占74.4%,c基因型10例,占25.6%。基因型型别差异与IFNd-1b疗效无关。8例患者BCP区T1762/A1764双变异,占20.5%,与IFNa—lb疗效无相关。8例患者检出A1896变异,占20.5%,随访结束时获得疗效的3例A1896变异株感染者均复发。C区非淋巴细胞表位测序发现,15例患者L60V变异,占38.5%,14例为197I。变异,占35.9%。与60V比较,表现为60L的患者在随访结束时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HBVDNA阴转率明显低(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26、0.0069)。与97L比较,表现为97I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的HBVDNA阴转率明显低(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84、0.00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因型、C区变异与IFNa-lb疗效无相关。结论HBV基因型、BCP双变异与IFNa的疗效无关,c区非淋巴细胞表位L60V及197L变异可能有利于IFNa的治疗。
董菁董晓雯张苏华林国贤苏智军刘家俊孙家敏陈攸涛陈靖江家骥
关键词:干扰素-A
磷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24例被引量:1
2006年
黄利坚刘家俊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磷甲酸钠PFA治疗组
不同剂量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139例 CHB 患者分2组接受治疗,口服双环醇片150mg/d(治疗组)或75mg/d(对照组),观察连续用药24周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组血清氨基转移酶均得到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 HBeAg 阴转率分别为36.1%和20.9%(P<0.05),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片150mg/d 治疗 CHB 在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及 HBeAg 阴转方面优于75mg/d,安全性好。
江家骥阚志超刘家俊郑瑞丹杨嘉恩陈达杨铮
关键词:双环醇片HBEAG阴转氨基转移酶连续用药阴转率低血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