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杰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昌邑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体表定位
  • 1篇解剖学
  • 1篇解剖学特征
  • 1篇肌支
  • 1篇骨间
  • 1篇骨间背侧
  • 1篇骨间背侧神经
  • 1篇背侧

机构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昌邑市人民医...

作者

  • 1篇夏玉军
  • 1篇金利新
  • 1篇王曙光
  • 1篇孙斌
  • 1篇孔祥全
  • 1篇李俊杰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骨间背侧神经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其肌支的解剖学特征,为体表定位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30具成人防腐尸体的60侧上肢骨间背侧神经及其肌支,观察骨间背侧神经的行程与神经分叉点,测量分叉点分别至肱骨外上髁(LHE)、桡骨Lister结节(LTR)、尺骨茎突(SPU)的距离等参数,通过三圆交汇法及神经分段法来确定神经的体表位置。结果骨间背侧神经在发出指伸肌支、小指伸肌支及尺侧腕伸肌支后,主干有4个主要分叉点(O、O1、O2、O3);以分叉点分别至LHE、LTR、SPU的平均距离为半径,LHE、LTR、SPU为圆心,绘制3个圆,三圆交汇的点或区域可作为神经的体表定位;4个分叉点又可将骨间背侧神经分为7段(O点上段、OO1段、O1点下段、OO2段、O2点下段、O2O3段、O3点下段)。结论骨间背侧神经分叉点结合三圆交汇定位及神经分段法,根据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可明确神经损伤的位置。
孙斌夏玉军李俊杰孔祥全王曙光金利新
关键词:骨间背侧神经肌支体表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