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霞
- 作品数:21 被引量:41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西江流域土壤镍含量特征及风险评估被引量:13
- 2018年
- 西江流域作为广西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有色金属矿产区,为保障土地安全利用,有必要全面了解其土壤镍含量特征和风险水平。分别采集自然土壤、旱地土壤、水田土壤和矿区土壤样品283、1 286、721、130件,以自然土壤为背景样品,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西江流域土壤镍的背景值为25.60mg/kg,基线值为156.00mg/kg。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镍含量表现为矿区土壤(42.50mg/kg)>水田土壤(28.70mg/kg)>旱地土壤(22.70mg/kg),在P<0.05水平下,矿区土壤显著高于背景值,而旱地土壤、水田土壤与背景值差异不显著。中部和西南部地区镍含量较高,尤其是西南部的都安瑶族自治县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很多区域都超过了60mg/kg。以基线值作为标准或根据地积累指数进行评价,由于考虑了背景值,西江流域土壤镍污染水平不高。
- 于洋宋波陈同斌陈同斌杨子杰张云霞
- 关键词:西江流域土壤镍风险评估
- 广西西江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56
- 2018年
- 为探明西江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采集2 187个农田土壤样品,测试其重金属含量.采用地统计理论与GIS空间插值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重金属元素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作风险评估;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解析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西江流域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重金属Cd富集情况最为明显,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旱地土壤与水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水田土壤Cd含量显著高于相应旱地土壤;西江流域农田土壤Cd存在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Pb、Zn、As、Cd、Cu的富集是由矿业活动、交通和污水灌溉等人为因素引起的,Ni和Cr则受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从空间分布上看,流域上游As、Cd、Pb、Zn、Cu高含量区均分布于刁江流域及大环江流域,其中Cd高值分布范围最广,南丹县大厂车河地区高值样点最为密集,说明矿区活动给当地农田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 宋波张云霞庞瑞杨子杰宾娟周子阳陈同斌
- 关键词:西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来源生态风险
- 广西西江流域土壤Sb含量特征分布与污染评价被引量:3
- 2018年
- 系统分析和评价了广西西江流域土壤Sb含量特征及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西江流域土壤Sb跨度大,为0.04~3 495.00mg/kg,上游地区的Sb含量显著高于下游。西江流域土壤Sb的背景值为4.76 mg/kg,显著高于广西Sb背景值(2.12mg/kg);矿区土壤、旱地土壤、水田土壤Sb分别为546.00、6.65、2.38mg/kg,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5618—2008)二级标准为限定值,超标率分别为81.4%、45.2%、15.1%。Sb高值聚类区集中于南丹县的南部、刁江流域上游、都安县北部段、忻城县南部以及宜州市北部,而上游地区的南丹县北部以及下游的黔江、浔江、蒙江主干流流经的地区及象州地区形成明显的低值聚类区;Sb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刁江流域的南丹县、都安县以及宜州市,流域特征明显;流域土壤样本Sb总体介于无污染至中度污染之间,污染主要分布于河池地区的都安县、河池市以及南丹县,这主要与上游的矿业活动和高背景Sb有关。
- 杨子杰宋波王佛鹏张云霞张云霞李藜李藜
- 关键词:西江流域土壤SB污染评价
- 云南兰坪铅锌矿区优势植物重金属富集特性及应用潜力被引量:35
- 2020年
- 为筛选适合云南高原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以及矿区生态复垦的植物材料,通过实地野外调查,采集云南兰坪铅锌矿区18种优势植物样品及相应根系土壤,测定其Cd、Cr、Cu、Ni、Pb和Zn含量,计算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系数,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估植物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18种优势植物分属18属13科,均为草本植物.植物体内多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植物正常含量,其中,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旱芹菜(Carum bretschneideri)和毛连菜(Picris hieracioides)地上部Cd含量分别达到62.29、76.49和85.09 mg·kg^-1,Cd富集系数分别为0.57、0.58和0.66,转运系数分别为0.89、0.45和1.48,有着较强的吸收和转移土壤重金属Cd能力,具有修复Cd污染土壤潜力.狼毒(Euphorbia fischeriana)和倒提壶(Cynoglossum amabile)地上部Cd含量分别为0.46 mg·kg^-1和0.23 mg·kg^-1,富集系数均小于0.01,属于重金属低积累植物,适合在中国西南高海拔地区生长,两种植物可以考虑作为Cd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经济植物.其余13种植物对矿区重金属污染有着较好的耐性,可以用作矿区植被修复.
- 张龙张云霞宋波吴勇周子阳
- 关键词:铅锌矿重金属转运系数聚类分析
- 贵州牛角塘铅锌矿区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特征被引量:8
- 2022年
- 为筛选适合贵州喀斯特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以及矿区生态复垦的植物材料,该研究在贵州牛角塘铅锌矿区采集30种优势植物及其根系土壤,测定其地上部、地下部和根系土壤的Cd、Cu、Ni、Pb、Zn含量,计算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系数,并通过聚类分析综合评估植物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1)千里光、鬼针草地上部Cd含量高达40.33、43.26 mg·kg^(-1),富集系数(地上部分)分别为0.20和0.37,转运系数分别为1.35和1.16,有较强富集Cd的能力,对Cd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修复潜力。(2)头花蓼地上部Cd、Zn含量分别为77.49、3557.96 mg·kg^(-1),均为本次调查30种植物中的最大值,是一种修复Cd、Zn复合污染土壤的潜在植物材料。(3)醉鱼草地上部Ni含量为0.62 mg·kg^(-1),富集系数(地上部分)和转运系数高达6.16和1.37,醉鱼草是否是Ni的一种富集植物,还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4)紫茉莉、节节草根部Cd、Cu、Pb和Zn含量远大于地上部,属于根部囤积型植物;河北木蓝地上部、地下部Cd、Cu和Zn等重金属含量都较低,属于规避型植物。因此,千里光、鬼针草和头花蓼可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紫茉莉、节节草、河北木蓝可用于矿区复垦。
- 顿梦杰张云霞宋波盛昕周浪宾娟
- 关键词:富集植物矿区复垦
- 广西某铅锌矿影响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修复策略被引量:50
- 2018年
- 为了解铅锌矿影响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探究污染农田的修复措施,以广西某铅锌矿影响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影响区自然土壤和农田耕作层土壤样品41个和277个,同时分别采集62个蔬菜和35个粮食样品,分析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铅锌矿影响区耕作层土壤As、Cd、Pb、Cu、Zn和Cr含量范围分别为4.50~104.8、0.031~36.26、24.80~2989、16.90~251.6、79.90~11 500和24.0~222.0 mg·kg^(-1);与土壤基线值相比,6种重金属的超标率分别为1.4%、91.7%、60%、60%、60%和0。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限值相比,大米样本As、Pb、Cd含量超标率分别为93%、86%、64%,玉米样本Pb、Cd含量超标率为100%、100%,叶菜类蔬菜As、Pb、Cd含量超标率分别为50%、100%、60%,根茎类蔬菜As、Pb、Cd含量超标率为23%、100%和100%,瓜果类蔬菜As、Pb、Cd含量超标率为14%、96%和100%。通过分析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超标情况,确定As、Pb、Cd为优先控制的重金属,依据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特性,划为3个分区:轻度污染区(Cd污染区),建议采取活化剂+植物萃取去除污染物;中度污染区则采用钝化剂与低积累农作物结合的方式;重度污染区则不宜种植进入食物链的农作物,建议采取施加活化剂与种植超富集植物结合的方式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
- 张云霞宋波杨子杰王佛鹏周浪周子阳宾娟
- 关键词:铅锌矿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 广西南丹土壤-玉米重金属积累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被引量:38
- 2017年
- 为了探讨矿业活动对有色金属之乡——南丹县粮食作物玉米籽粒的影响,采集当地玉米籽粒和对应土壤各139份,并分析其Cd、Pb、As、Cu和Zn含量。结果表明,南丹县玉米地土壤Cd、Pb、As、Cu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05、79.31、29.42、27.91和132.4 mg·kg-1;依据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玉米中Cd、Pb和As的超标率分别为8.4%、28.3%和3.0%。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南丹县土壤和玉米中Cd、Zn、As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通过玉米及对应土壤重金属含量对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得出,综合质量影响指数均值为2.70,土壤质量状态为轻度超标。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表明,玉米中单一重金属Cd、Pb、As、Cu、Zn的风险系数和多金属综合风险系数均小于1,且食用玉米的年健康风险也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年健康风险水平,表明长期摄入当地玉米对居民的健康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可安全食用。
- 陆素芬张云霞余元元钟雪梅田美玲黄宇妃宋波
- 关键词:玉米土壤重金属
- 广西西江流域土壤镉含量特征及风险评估被引量:44
- 2018年
- 为了解广西西江流域土壤Cd含量分布特征及风险,结合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大规模抽样调查,采集有色金属矿区土壤、农田土壤(水田土壤和旱地土壤)和自然土壤共2 512个样品,测试其Cd含量.结果表明,西江流域土壤Cd的背景值为0.514mg·kg^(-1),显著高于前人研究结果(0.148 mg·kg^(-1))和广西土壤背景值(0.267 mg·kg^(-1));旱地、水田、矿区土壤Cd含量分别为0.559、0.787、5.71 mg·kg^(-1),水田土壤和矿区土壤Cd含量显著高于自然土壤;以西江流域土壤Cd含量背景值和基线值为限定值,超标率分别为51.2%、66.7%、77.8%和35.2%、39.6%、71.4%,矿区土壤和农田土壤都有明显的Cd积累趋势;从土壤Cd空间分布及污染特征来看,西江流域总体土壤Cd含量为0.726 mg·kg^(-1),高Cd含量斑块主要集中在西江流域上游河池地区的南丹县、大化县、都安县、环江县和宜州市,以及柳江县、武宣县和象州县等地区,这些地方出现了重度甚至极重度污染、中等-强污染累积程度和高等-极高等潜在生态风险.总体上,广西西江流域上游地区的农业土壤、矿区土壤Cd污染问题突出,属于高Cd风险区域,土壤生态状况不容乐观,这主要与上游矿业密集区的矿业活动和地质高背景Cd有关,长期居住在矿区及周边地区的居民,以及食用这一区域生产的农产品,可能对部分当地居民的健康产生危害.建议进一步通过土壤-植物-人体体系展开镉风险评估,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风险.
- 宋波杨子杰张云霞王佛鹏周浪李藜钟雪梅
- 关键词:西江流域土壤镉
- 贵州省旱地土壤和玉米As含量特征及其种植安全性评估被引量:3
- 2023年
- 为了解贵州省旱地土壤和玉米籽粒As含量分布特征,并评估其玉米种植的安全性,采集自然土壤样品468个,旱地表层土壤样品1 260个,相应玉米籽粒样品980个,测定其As含量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样品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旱地土壤ω(As)范围为0.35~758.53 mg·kg^(-1),几何平均值为23.28 mg·kg^(-1),经独立样本T检验,贵州省旱地土壤的ω(As)显著高于自然土壤的21.29 mg·kg^(-1)(P<0.05),表明旱地土壤存在As累积效应;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筛选值相比,土壤样品超标率为33.81%.(2)玉米籽粒ω(As)范围为0.001~0.868 mg·kg^(-1),几何平均值为0.064 mg·kg^(-1),0.61%的玉米籽粒样品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的限值,超标点位分布于毕节市、黔西南州和铜仁市.(3)将玉米籽粒作为饲料和粮食使用时,贵州省旱地土壤均可以安全种植玉米.研究表明贵州省旱地土壤As污染较严重,整体上可实现玉米安全种植,但涉As有色金属矿区周边种植玉米需要加以关注.
- 黄凤艳周浪宋波庞瑞吴勇王佛鹏张云霞
- 关键词:砷污染
- 贵州省旱地土壤Hg污染状况与玉米安全生产评估被引量:2
- 2023年
- 贵州省是我国Hg产量和储量最大的省份,玉米是其第二大粮食作物,有必要摸清贵州省土壤Hg含量状况,并评估其玉米生产安全性.在玉米主产区采集了990组土壤-玉米样品和270个土壤单一样品,测定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有机质(SOM)含量,以及土壤和玉米中Hg含量.结果表明,贵州省旱地土壤pH在3.93~9.82之间,ω(SOM)几何均值为27.5 g·kg^(-1),CEC几何均值为11.7 cmol·kg^(-1);土壤ω(Hg)范围为0.005~686 mg·kg^(-1),几何均值为0.632mg·kg^(-1),样点超标率为7.22%;其中,铜仁市土壤Hg污染最突出,超标率达21.3%;就县级而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铜仁市万山区和碧江区土壤Hg点位超标率较高;基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玉米籽粒Hg含量超标率为1.11%,超标点位主要分布于铜仁市万山区和安顺市西秀区等工矿业活动区周围.由结果可知,贵州省存在土壤Hg污染严重的情况,整体上玉米可实现安全种植,但需要密切关注工矿业区周围籽粒Hg含量和居民Hg暴露风险.
- 马丽钧周浪宋波王佛鹏张云霞吴勇
- 关键词:旱地土壤玉米汞污染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