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娇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3篇护士
  • 3篇急诊
  • 2篇急诊科
  • 2篇急诊科护士
  • 1篇低年资
  • 1篇低年资护士
  • 1篇应急
  • 1篇年资
  • 1篇陪护
  • 1篇抢救
  • 1篇抢救室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患者
  • 1篇危重
  • 1篇危重症
  • 1篇危重症患者
  • 1篇卫生应急
  • 1篇临终
  • 1篇临终护理

机构

  • 5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5篇马俊杰
  • 5篇崔娇
  • 2篇赵红
  • 2篇王硕
  • 1篇冯会玲
  • 1篇季晓红

传媒

  • 2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冰刺激疗法对危重症患者口渴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系统评价冰刺激疗法对危重症患者口渴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INAHL、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冰刺激疗法对危重症患者口渴干预效果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由2名经过培训的研究者对文献独立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研究,共计1117例危重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冰刺激疗法能缓解危重症患者口渴程度[MD=-2.867,95%CI(-4.102,-1.632),P<0.001]及口干程度[SMD=-1.449,95%CI(-1.658,-1.240),P<0.001],改善口腔唾液pH值[MD=0.922,95%CI(0.824,1.021),P<0.001],不支持冰刺激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口渴痛苦[SMD=-1.481,95%CI(-2.391,-0.571),P=0.050]。结论冰刺激疗法对危重症患者口渴有改善作用,能缓解危重症患者口渴、口干程度,改善其唾液pH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冯会玲崔娇马俊杰王硕周晓云范晓华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口渴口腔护理META分析
急诊科护士卫生应急素养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卫生应急素养现况,分析其卫生应急素养潜在剖面并探讨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有针对性和特异性的培训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86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卫生应急素养测评量表、中文版自我领导力改良问卷、护士职业价值感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以护士卫生应急素养测评量表3个外显指标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讨卫生应急素养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急诊科护士的卫生应急素养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高卫生应急素养型占45.4%(175/386)、中等卫生应急素养型占41.5%(160/386)、低卫生应急素养型占13.1%(51/386)。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目前主要急诊工作岗位为院前急救、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行动、自我领导力、职业价值感是卫生应急素养的保护因素(均P<0.05);年龄≤25岁、专科学历是卫生应急素养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可根据急诊科护士卫生应急素养不同潜在剖面特征实施个性化培训及干预策略,从个体和组织因素制订自我领导力提升计划,积极培养其职业价值感,以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卫生应急素养。
王硕马俊杰赵红崔娇吴俊杰王婷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
无陪护护理模式下急诊抢救室患者体验的混合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急诊抢救室患者对无陪护护理模式的真实体验,为急诊抢救室无陪护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急诊抢救室压力源量表对山东某三甲医院入住急诊抢救室的113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其中的9例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结果患者的急诊抢救室环境压力源量表总分为(85.37±11.44)分,物理环境维度得分为(22.83±3.01)分,人文环境维度得分为(22.59±3.93)分,治疗环境维度得分为(21.74±3.41)分,病人自身感受维度得分为(17.59±4.38)分。质性访谈共提炼出3个主题6个亚主题,即对急诊抢救室无陪护的积极体验(工作人员的关怀与支持、实行无陪护的好处和必要性);对急诊抢救室无陪护的消极体验(对护工的不信任和不适感、与家人分离的不安);急诊抢救室无陪护模式下患者的需求(渴望家人陪伴、护工短缺和性别不适的困扰)。结论急诊抢救室患者对无陪护管理模式的体验整体较好,但仍存在些许问题及诉求,医护人员及相关管理者应重视急诊抢救室无陪护护理模式下患者体验,根据其需求探索改善策略,进一步完善急诊抢救室无陪护服务体系,促进患者生理康复及心理健康。
季晓红崔娇马俊杰郭琳瑶
关键词:急诊抢救室
急诊科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与工作活力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的继发性创伤应激与工作活力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为今后采取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3月对山东省某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224名护士采用继发性创伤应激量表和工作活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的继发性创伤应激总得分为(26.72±4.44)分,工作活力总得分为(68.72±17.59)分,工作活力3个维度得分依次为身体力量[(24.72±6.07)分]、情绪能量[(23.57±6.92)分]、认知活力[(20.43±4.90)分];工作活力总分及其3个维度得分与继发性创伤应激总分均呈负相关(r=-0.479~-0.493,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继发性创伤应激可解释急诊科护士工作活力50.30%的总变异。结论急诊科护士的继发性创伤应激水平越高,其工作活力越低。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护士应重视职业心理健康,采取积极措施减轻工作中创伤事件带来的压力,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活力水平。
范晓华郭琳瑶马俊杰崔娇赵红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
低年资护士应对病人死亡体验的Meta整合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低年资护士应对病人死亡的心理体验,为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死亡应对能力、改善临终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关于低年资护士应对病人死亡体验的相关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法整合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提炼出29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0个新类别,综合成4个整合结果,即低年资护士应对病人死亡时的情绪反应、低年资护士应对病人死亡时的障碍、低年资护士应对病人死亡的方式、病人死亡对低年资护士的影响。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低年资护士在应对病人死亡时的压力和障碍,给予低年资护士心理支持与专业帮助,提高其死亡应对能力,进而提升病人的临终护理质量。
袁洁张经纬马俊杰崔娇吕文娟孙佩艳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临终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