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毛毛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催化
  • 4篇催化剂
  • 2篇乙酰
  • 2篇乙酰丙酮
  • 2篇针状
  • 2篇铜基催化剂
  • 2篇络合沉淀
  • 2篇加氢
  • 2篇甲醇
  • 2篇焙烧
  • 1篇适配
  • 1篇碳酸钠
  • 1篇碳酸钠溶液
  • 1篇助剂
  • 1篇洗涤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催化剂
  • 1篇甲醇合成
  • 1篇共沉淀
  • 1篇固液比

机构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徐毛毛
  • 4篇高文桂
  • 4篇王禹皓
  • 3篇王华
  • 3篇李艳艳
  • 3篇纳薇
  • 1篇李艳艳

传媒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沉淀剂对CO_2加氢合成甲醇Cu-ZnO-Zr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分别以NH_3·H_2O、NaHCO_3、Na_2CO_3为沉淀剂,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Cu-ZnO-ZrO_2(摩尔比为5∶4∶1)催化剂,通过XRD、XPS、H_2-TPR、CO_2-TPD表征技术对催化剂进行理化性能测试,并在高温高压微反应器上对催化剂活性进行评价。研究了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不同沉淀剂对催化剂前体、催化剂母体组分结构以及CuO-ZnO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沉淀剂对催化剂理化性能及催化活性有较大影响。以NaHCO_3、Na_2CO_3为沉淀剂,有利于催化剂前体中形成绿铜锌矿相,经焙烧后,抑制CuO颗粒长大,提高铜的分散度,使表面碱性位浓度增大,CuO-ZnO间相互作用增强,最终提高催化剂活性。其中,以NaHCO_3为沉淀剂,有利于催化剂前体形成更多的绿铜锌矿相,焙烧过程产生更多的铜锌固溶体,促使形成强的CuO-ZnO相互作用,形成的CuO颗粒粒径为8.6nm,铜的比表面积为15.38m^2/g,铜分散度为11.9%,甲醇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42.29%和0.094g/(gcat·h),催化剂活性最好。
程鹏泽高文桂纳薇王禹皓李艳艳徐毛毛
关键词:沉淀剂催化剂加氢甲醇
一种针状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状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锌溶液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A;将碳酸钠溶液和混合液A同时滴入烧杯中,得到混合液B,控制烧杯中混合液B的pH值为6~8,混合液B老化1...
王华程鹏泽高文桂纳薇王禹皓李艳艳徐毛毛邢艳彬
文献传递
一种制备纳米CuO‑ZrO<Sub>2</Sub>/ZnO复合催化剂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纳米CuO‑ZrO<Sub>2</Sub>/ZnO复合催化剂的方法,属于纳米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采用水热法制备的微米ZnO均匀分散到含有纳米Cu(NO<Sub>3</Sub>)<Sub>2</Sub...
纳微李艳艳王华高文桂王禹皓程鹏泽徐毛毛
文献传递
一种针状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状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锌溶液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A;将碳酸钠溶液和混合液A同时滴入烧杯中,得到混合液B,控制烧杯中混合液B的pH值为6~8,混合液B老化1...
王华程鹏泽高文桂纳薇王禹皓李艳艳徐毛毛邢艳彬
文献传递
合成气加氢制甲醇铜基催化剂适配关系的研究
合成气催化反应制备甲醇对资源合理化利用及环境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Cu基催化剂组分与混合气适配关系的研究尤为关键,将有助于提高反应气的转化率及催化反应的产率。本论文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微商热重(TG-...
徐毛毛
关键词:助剂合成气甲醇合成共沉淀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