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建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胃癌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溃疡
  • 1篇丹毒
  • 1篇刀体
  • 1篇血管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胃动素
  • 1篇熏洗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经
  • 1篇医药疗法
  • 1篇医用级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机构

  • 11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丁建
  • 8篇王猛
  • 7篇周永坤
  • 6篇朱勇
  • 3篇荣宝海
  • 3篇张云杰
  • 2篇陈希琦
  • 1篇赵霞
  • 1篇王彬
  • 1篇田昭春
  • 1篇陈希琦
  • 1篇许振国

传媒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腹部外科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臀部脓肿为首发表现的回盲部黏液腺癌1例
2017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9岁。因“发现右臀部肿物5个月,红肿疼痛10d”于2014年5月入院。
王猛朱勇丁建赵霞周永坤
关键词:臀部脓肿首发表现诊疗
中医药调控胃癌免疫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2年
胃癌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升高,且相关死亡率高居肿瘤疾病谱的第三位。目前胃癌的治疗措施有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但进展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仍然小于40%。随着中医药的研究进展,发现其在调控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拟从中医药调控胃癌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作用方面进行综述,为中医药从免疫角度治疗胃癌提供一定的思路。
陈希琦陈希琦荣宝海荣宝海丁建周永坤
关键词:胃癌免疫细胞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伴坏疽性脓皮病1例
2023年
坏疽性脓皮病是由无菌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在临床上较罕见,与溃疡性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白血病等多种炎性疾病相关,其中最常见的是溃疡性结肠炎。坏疽性脓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报告1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坏疽性脓皮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以期能为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张艺馨王猛乔云凤丁建朱勇周鹤翔周永坤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坏疽性脓皮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种筛查样本取样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筛查样本取样器,特别适用于胃癌筛查。该取样器包括取样管、连接保护管和取样抓手机器人,取样管内部设有取样连接孔,连接保护管穿过取样连接孔,一端连接取样抓手机器人,另一端设有操作手柄。取样器还配备探视结构,包括...
王猛丁建 纪翔张云杰朱勇
周永坤教授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临床经验
2019年
周永坤教授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时强调如下:(1)详细询问病史,完善术前检查;(2)重视交通支处理;(3)中药熏洗治疗;(4)长期使用压力治疗。周永坤教授认为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相对固定,但其发展及转归受多因素影响,治疗上大家公认首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为辅,术后需要配合长期压力治疗,同时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外治法优势。目前临床治疗中重视溃疡面的处理,往往忽视了本病早期干预,因此我们要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宣教,主要措施包括体重控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久立、久坐,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一定长期坚持压力和药物治疗,这也符合中医未病先防的理念。
王彬丁建周永坤
关键词:下肢静脉性溃疡中药熏洗
一种腹腔镜胃癌手术止血钳
本发明适用于止血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胃癌手术止血钳,包括钳柄和钳把,钳柄的末端和钳把一体成型,所述钳柄和钳把均设置有两组,两组钳柄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两组钳柄之间安装有用于止血的锁合结构,一组所述钳把上安装有...
王猛丁建纪翔张云杰朱勇
一种胃癌肿瘤病理切片处理装置的切割刀体调节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胃癌肿瘤病理切片处理装置的切割刀体调节方法,所述胃癌肿瘤病理切片处理装置包括圆形壳体、位移装置、切割装置、操作装置;所述切割刀体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下压活动圆筒;步骤2,调节同步圆环的位置;步骤...
王猛田昭春周永坤朱勇丁建
文献传递
清肠合剂灌肠对粘连性肠梗阻血浆胃动素及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清肠合剂灌肠对粘连性肠梗阻血浆胃动素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配合清肠合剂灌肠,对照组应用肥皂水灌肠。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胃动素和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12.5±4.1)h、首次排气时间(40.1±10.2)h、首次排便时间(70.8±17.9)h比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20.8±4.7)h、首次排气时间(59.5±12.8)h、首次排便时间(94.0±14.2)h均明显缩短,肠功能恢复快(P<0.01)。治疗组第5 d胃动素(279.0±27.8)pg/m L比治疗前胃动素(210.7±25.0)pg/m L升高,第5 d IL-6(6.7±2.4)pg/m L比治疗前IL-6(12.7±9.7)pg/m L降低(P<0.05)。对照组第5 d胃动素(259.8±25.2)pg/m L比治疗前胃动素(212.3±21.0)pg/m L升高,第5 d IL-6(8.3±3.2)pg/m L比治疗前IL-6(12.0±9.0)pg/m L降低(P<0.05)。治疗组第5 d胃动素高于对照组,IL-6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68.8%)优于对照组治愈率(35.7%)(P<0.05)。结论:清肠合剂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够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降低血浆IL-6水平,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王猛丁建荣宝海许振国周永坤
关键词:清肠合剂粘连性肠梗阻胃动素白细胞介素6
周永坤分期论治丹毒经验被引量:6
2019年
介绍周永坤教授分期论治丹毒的临床经验。其认为丹毒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症状的偏重不同,不可拘泥于清热利湿化瘀之法,提出应辨别湿热的轻重,根据症状分期论治。急性活动期治以清热解毒、利湿化瘀、疏风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缓解期治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后遗症期治以益气利湿凉血、补血活血散瘀,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丁建
关键词:丹毒中医药疗法分期论治名医经验
NF-κB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是在B淋巴细胞前体细胞中发现的一种核蛋白,作为组织细胞中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中间枢纽,可以通过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来参与机体多种生物进程,如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免疫反应、肿瘤发生、组织损伤与修复等,它不仅在心脑等重要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且在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IIR)损伤中亦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此文对近年来NF-кB在IIR损伤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张玉华朱鹏飞王猛张云杰丁建
关键词:核因子ΚB肠缺血再灌注肿瘤坏死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