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志祥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3篇内镜
  • 2篇腰椎退行性
  • 2篇腰椎退行性疾...
  • 2篇手术
  • 2篇退行性
  • 2篇退行性疾病
  • 2篇切口
  • 2篇椎管
  • 2篇椎管狭窄
  • 2篇小切口
  • 2篇成形术
  • 1篇单用
  • 1篇腰椎管
  • 1篇腰椎管狭窄
  • 1篇腰椎椎间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性
  • 1篇植骨
  • 1篇植骨融合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原涟靖
  • 4篇王珏
  • 4篇王奇
  • 4篇卢志祥
  • 1篇唐骞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腰椎管狭窄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总结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EMTL)的手术操作方法和经验,并探讨其治疗症状性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受EMTL治疗的22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矢状面前后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疗效由术前及术后1年的腰痛和下肢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进行评价。结果22例患者中男8例,女14例,年龄(59.3±9.6)岁;所有患者均患有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339±130)m。术前DR、CT、MRI显示有8例患者伴有椎体滑脱/不稳。术后1年腰痛和下肢痛VAS、ODI、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VAS、下肢痛VAS、ODI评分、JOA评分的平均差异(95%置信区间)分别为5.0(4.3,5.6),4.1(3.3,4.8),38.6(35.7,1.5),-14.2(-16.2,-12.2),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术中出现1例硬膜损伤,术后复查见1例回植椎板未牢固融合,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EMTL治疗症状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和满意度,且操作安全。
杜文杰王珏原涟靖王奇卢志祥
关键词:椎板成形术全椎板切除术内镜
ALLOMATRIX生物材料混合自体骨与单用自体骨在腰椎椎间融合手术中的短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比较采用ALLOMATRIX生物材料混合自体骨与单用自体骨行椎间植骨融合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手术中植骨材料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6个椎间隙,根据植骨材料不同分为ALLOMATRIX生物材料混合自体骨(A组,12例)和单用自体骨(B组,11例).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应用X线片评价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情况(融合效果、融合速度)、椎间高度变化情况及术后出现融合器移位、下沉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JOA优良率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4、5个月时融合率分别为12.50%、50.00%、83.33%,B组为18.18%、54.55%、81.81%,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椎间隙均得到良好融合.术后1个月,A组椎间高度为(10.4±1.7)mm,B组为(10.3±1.5)mm;末次随访时A组椎间高度为(10.2±1.3)mm,B组为(9.9±1.0)mm,两种材料在维持椎间隙高度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LOMATRIX生物材料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等效于自体骨.同时,其取材广泛,避免了取自体骨给患者带来的疼痛、血肿等问题,可应用于骨伤科的各个领域,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的新型材料.
王珏唐骞王奇原涟靖卢志祥
关键词:植骨融合骨移植
内镜下腰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腰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骨科五病区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内镜下腰椎管成形术(内镜组)与减压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开放组)。其中内镜下腰椎管成形术36例,减压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42例。术前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检查及专科检查,术后比较两种术式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3个月、6个月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内镜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开放组40例,男18例、女22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内镜组与开放组相比较,手术切口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缩短,术后下腰痛复发率低;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早期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腰椎管成形术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术式。
王奇王珏原涟靖卢志祥杜文杰
关键词:内镜手术椎管狭窄小切口椎管成形
内镜下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
2019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五病区收治的10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传统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观察组行内镜下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后正中小切口椎间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失血量、切口长度、手术耗时、术后卧床时间;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手术失血量小、切口短、手术用时短及术后卧床时间短,术后1周、3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后正中小切口椎间融合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好,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卢志祥王珏原涟靖王奇杜文杰
关键词:椎间盘镜腰椎退行性疾病小切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