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彦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学院建筑工程系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调频液态阻尼器(TLD)系统在结构减振中的应用试验被引量:11
- 1999年
- 结构振动控制是一种有效、积极的减振控制方法,目前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中。TLD系统在建筑结构风振控制中的应用已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但很少涉及建筑结构在其它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减振方面的应用。鉴于此,本论文基于TLD对系统的理论,通过三层框架模型的大量试验探讨了矩形TLD系统的应用问题,得出有用的结论,对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屈成忠金载南赵岩松陈景彦杨湘江
- 关键词:减振控制建筑结构载荷
- 基于柔度法的结构损伤识别被引量:16
- 2004年
- 对自由度较多的悬臂型结构或剪切型结构 ,由于高阶模态难以得到。鉴于此 ,研究了利用测量稳态柔度矩阵来识别结构损伤的理论方法。对于悬臂结构 ,其柔度与其结构参数间的线性关系 ,直接建立模态与结构损伤参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解矩阵方程识别损伤参数。此方法所需已知条件少 ,仅需最多三阶模态。应用这种方法便显得很方便。并以悬臂结构的损伤仿真试验 ,验证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 鞠彦忠张增军陈景彦王显利
- 关键词:损伤识别柔度法结构参数矩阵方程悬臂结构
- 一种监测汽轮机进水事故的智能化仪表
- 1998年
- 一种监测汽轮机进水事故的智能化仪表InteligentInstrumenttoMonitortheWater-inAccidentofTurbine陈景彦李保财(东北电力学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12)[关键词]汽轮机进水事故监测仪表声电转换高压大...
- 陈景彦李保财
- 关键词:汽轮机智能化仪表
- 多重调频质量阻尼器在控制结构振动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1年
- 通过对多重调频质量阻尼器 (MTMD)的理论和试验研究 ,探讨了TMD的个数、频率间隔、总质量比等参数的最优控制系数 ,得到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结论。
- 韩建金载南陈景彦陈建华
- 关键词:建筑结构微分方程
- 混合调频阻尼器在结构减振控制中的应用试验被引量:1
- 2004年
- 工程结构减振控制的思路是在近20年里发展起来的,已经在高耸结构风振控制方面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但在电厂等中低层结构上的应用还很少。通过模型试验探讨了混合调频阻尼器(TLD 和TMD组合)各参数及其组合优化对减震效果的影响,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 陈景彦陈建华魏春明
- 关键词:风振控制工程结构TLD减振控制模型试验调频
- 阻尼间隔棒阻尼性能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 1999年
- 为保证阻尼间隔棒有好的消振性能,定量测试阻尼间隔棒的消振性能成为研究、设计、生产和选择阻尼间隔棒的关键。通过测试阻尼间隔棒的能耗和刚度,可预估和对比各型阻尼间隔棒的消振性能和耐用性。把微机采样及处理技术应用于测试技术中。
- 陈建华陈景彦杨湘江
- 关键词:阻尼间隔棒阻尼性能输电线路
- 基于模型修改的结构损伤检测被引量:16
- 2000年
- 提出一种基于模型修改的损伤检测理论方法。此方法是先对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修正 ,然后运用此模型来模拟原始结构 ,损伤发生前后的模型计算模态模拟测试模态 ,最后运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损伤。
- 鞠彦忠盛严陈景彦陈建华扬湘江
-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
- 用小波神经网络检测结构损伤被引量:28
- 2003年
- 用小波和神经网络ART2相结合的方法检测结构的损伤位置。给出了小波变换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及其用于损伤检测的原理与特点。通过把小波变换作为神经网络的前处理来构造小波神经网络。首先通过数值试验检验了小波消噪和小波神经网络损伤检测的能力。然后在一个框架结构模型上进行了试验。实验证明这种方法使网络抗噪声能力增强,使损伤识别的效果更好。ART2网络具有自动从环境中学习的能力,能自动的给出新的识别输出。
- 鞠彦忠阎贵平陈建斌陈景彦陈建华
- 关键词:小波神经网络二进小波ART2
- 关于调频质量阻尼器(TMD)多点控制参数的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应用结构被动控制的频域分析理论 ,对调频质量阻尼器多点控制时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并用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 潘颖金载南陈建华杨湘江陈景彦
- 关键词:调频质量阻尼器优化设计
- 压杆稳定临界载荷的拟合算法被引量:2
- 2005年
- 探讨了弹性杆在压杆稳定实验中的Euler稳定性和临界载荷,提出了由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测算临界载荷的拟合算法,并利用Matlab进行实现.最后分析了拟合计算结果与Euler公式计算临界载荷的相对误差.
- 赵强陈景彦陈建华
- 关键词:压杆稳定临界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