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生
- 作品数:24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五种中药灭阴道毛滴虫体外试验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1996年
- 本文对5种中药进行了杀灭阴道毛滴虫体外实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头翁、黄柏和青蒿灭虫效果最好,蛇床子和苦参亦有一定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中药防治阴道毛滴虫提供了研究基础资料。
- 张永生杜军施雨露易世红伊藤洋一牧纯
-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阴道毛滴虫
- 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卵荚光镜与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报告了长春市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卵荚光镜和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并讨论了两种蜚蠊卵荚的鉴别要点。
- 高娃张永生关秀莲赵岩刘伟崔新明
- 关键词: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扫描电镜
- 脑囊虫病脑萎缩病因分析被引量:1
- 1996年
- 脑囊虫病脑萎缩病因分析贾庆洲,杜军,张永生,伊藤洋一随着囊虫病治疗研究的进展,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脑囊虫病的治疗都有了很大突破性进展。然而脑囊虫病治愈后,其所致脑组织萎缩和记忆力减退却无明显改善。我们在治疗近2000例脑囊虫患者过程中发现,此病患者中很多...
- 贾庆洲杜军张永生伊藤洋一
- 关键词:脑囊虫病脑萎缩病因
- 我国杵蚊属和库蚊属7种蚊幼虫上颚扫描电镜形态特征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描述了我国杵蚊属1种和库蚊属6种蚊四龄幼虫上颚扫描电镜的主要形态特征,并就两属间及库蚊属6种蚊之鉴别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讨论。
- 张永生刘伟李颖
- 关键词:库蚊幼虫电子显微镜
- 蠓类采集小记
- 1993年
- 蠓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Ne-matocera)蠓科(Ceratopogonidae),通常称之为“小咬”。蠓虫细小,体长1~3mm,足短,飞翔无声。在早晨、傍晚以及阴天时大量出现,此时在田野、草原和森林工作的人员极易受到侵袭。叮咬部位以头、面、颈和手背手腕等处为主,叮咬部位有痒感,常因抓破而招致局部感染,形成溃疡,久而不愈。
- 苏龙张永生
- 关键词:蠓科
- IL-6对弓形虫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对弓形虫增殖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靶细胞,采用3H-尿嘧啶(3H-U)特异性标记的弓形虫在MΦ内的增殖实验。结果:单独应用IL-6处理MΦ,可以促进弓形虫在MΦ内的增殖,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不明显;而在IL-6逆转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MΦ抗弓形虫效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抗TNFα抗体可增加IL-6对IFNγ诱导MΦ抗弓形虫效应的逆转作用。结论:体外应用IL-6可促进弓形虫在小鼠腹腔MΦ内的增殖作用,并能部分逆转IFNγ的抗弓形虫效应。
- 方艳秋谭岩张永生李敬
- 关键词:弓形虫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IL-6
- 先天性弓形虫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刚地弓行虫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而形成垂直传播,并可引起先天性弓形虫病,早期诊断难并常常会错过早期治疗的机会。本文对PCR和IHA两种诊断方法进行了比较,并采用了磺胺嘧啶和螺旋霉素进行了治疗。方法于1993—1996年间,对296例新生儿静脉血样采用PCR和IHA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 PCR法优于IHA法(P<0.05);以磺胺嘧啶和螺旋霉素治疗的17例患儿全部治愈,而且其生长发育均正常。结论 PCR方法显示出了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并可应用于早期诊断,以预防新生儿死亡和后遗症的发生。各种不同表现的先天性弓形虫病是可以被发现的,而且采用磺胺嘧啶和螺旋霉素可以治愈。
- 蓝继毓王延玲耿志辉崔满华张永生
- 关键词:先天性弓形虫病聚合酶链反应
- 我国东北地区的虻类被引量:3
- 1992年
- 本文报告了我国东北地区已发现的虻类103种,分属于虻科的3个亚科11个属,其中斑虻属17种、林虻属1种、直虻属1种、黄虻属12种、麻虻属8种、瘤虻属35种和原虻属29种。
- 张永生苏龙
- 我国8种雌蝇尾器光镜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我国8种雌蝇尾器光镜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研究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130021)荆凯,易世红,张永生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兰继毓长春市卫生专科学校李雅琴长春市朝阳区卫生防疫站张春燕,马英花众所周知,雄蝇尾器(maleternunalia)在...
- 荆凯易世红张永生兰继毓李雅琴张春燕马英花
- 关键词:光镜扫描电镜
- 我国的眼蝇蛆病被引量:2
- 1993年
- 眼蝇蛆病(Ocular myiasis,Ophthalmic myiasis)系由蝇类的幼虫寄生于人的眼部而引起的疾病。早在2000年前即有眼蝇蛆病的报道,有“目中生蛆”之记载。1842年魏源著圣武记中康熙于1690年亲征准葛尔记,附录内大臣马思哈出师塞北纪程中记载,在内蒙古“更有小飞蝇,亦如点墨,隐约来目中,随有小蛆,随入目睛,倾刻长四、五分,不治,目竟失明。陈耀真(1945)在成都从一个8个月弃儿右眼取出一条丝光绿蝇蛆。 Hoeppli(1950)在察哈尔和北京西山各发现有1例眼蝇蛆病。在我国有各种蝇蛆病。
- 张永生
- 关键词:蝇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