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旭
- 作品数:17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虎汤降低家兔气分证体温的观察被引量:8
- 1993年
- 温病的动物模型复制及实验研究对于揭示急性外感热病的本质,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研制家兔温病气分证动物模型基础上,观察白虎汤降低家兔体温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陈扬荣戴春福郑旭江明
- 关键词:白虎汤体温
- 清气化瘀养阴汤与白虎汤对比的实验研究
- 2001年
- 江明陈锦芳郑旭陈晓玲
- 关键词:白虎汤
- 温病气分证应注重清热养阴与活血化瘀被引量:5
- 1999年
- 温病气分阶段范围广泛,证情复杂。其特点是邪虽盛而正气亦强,正邪交争激烈,表现出发热、口渴欲饮、脉数有力等一派阳热有余之象。因此,叶天士创立了“到气清气”的治则,用辛寒、苦寒等寒凉之品清解气分热毒,使其外达而解。从传统理论及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气分证...
- 陈扬荣陈晓玲郑旭
- 关键词:温病气分证活血化瘀
- 茵芍散对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茵芍散对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观察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常规治疗组 )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观察各组免疫功能的状况。结果 :茵芍散能明显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升高补体水平、降低IFN γ含量、升高IL 4水平 ,与中药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茵芍散能改善患者的体液免疫状态和调节Th1 /Th2细胞因子失衡作用 ,提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在清热祛湿、健脾理气的同时应重视活血化瘀。
- 陈锦芳谢蓉马卫闽林玉梅周小玲郑旭
- 关键词:湿热蕴脾证免疫功能慢性乙型肝炎清热祛湿活血化瘀
- 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清热祛湿活血法干预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通过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探讨清热祛湿活血法干预大鼠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组为给药组(中药和秋水仙碱)、造模组和正常组。造模组给予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辅以高脂饮食和30 mL/L乙醇为唯一饮用水,共16 wk.第5周起给予中药和秋水仙碱组每天灌胃干预,12 wk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Ⅳ胶原蛋白、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层黏连蛋白(laminin,LN)血清水平,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和β-catenin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组大鼠HE染色及Masson染色均见中药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造模组和秋水仙碱组减轻,血清Ⅳ型胶原蛋白、HA、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N-terminal procollagenⅢpropeptide,PⅢNP)值均明显下降.中药组大鼠肝脏组织内TGF-β1、β-catenin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上均低于造模组大鼠和秋水仙碱组大鼠.结论:基于清热祛湿活血立法的加味茵芍散对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其抗肝纤维化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或下调TGF-β1、β-caten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从而阻断TGF-β1、Wnt/β-catenin细胞通路的激活有关.
- 王心蕊鲁玉辉郑旭徐文洋陈燕花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Β-连环蛋白肝纤维化WESTERNBLOT
- 薄荷饮治疗温病卫分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自拟薄荷饮对家兔温病卫分证病理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探讨卫分阶段应用活血化瘀药的依据和意义。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4组,银翘散组、薄荷饮组于攻毒前2 h及随后5 min,分别经腹腔注射银翘散煎液、薄荷饮煎液,观察各组家兔症状、体征,攻毒后0.5、1、1.5 h各测肛温1次,心脏采血测内皮素-1(ET-1)水平。处死动物,对主要脏器进行大体观察,并做病理镜检。结果模型组体温净增值、1.5 h体温反应指数(TRI1.5)和ET-1显著增高,肺脏轻度充血。银翘散组症状改善,体温净增值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但体温反应指数、ET-1改变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肺部充血无明显改善。薄荷饮组症状、各项指标、肉眼和病理观察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而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薄荷饮治疗温病卫分证能有效降低体温,改善ET-1指数和肺部充血。温病卫分证运用活血化瘀药既起到"先证而治"的作用,而且符合"微观血瘀"病理改变的治疗需要。
- 赖鹏华戴春福郑旭
- 关键词:卫分证银翘散活血化瘀家兔
- 清气化瘀复方对家兔温病气分证血瘀的防治作用被引量:2
- 1993年
- 家兔耳静脉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制作温病气分证动物模型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对照组)动物血小板数明显下降(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P<0.01);PT 及 kpTT 明显下降(P<0.01);TxB_2明显升高(P<0.01);6—Keto—PGF_(1d)明显下降(P<0.01);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见瘀血,出血、微血栓形成以及变性或坏死等病变。腹腔注入清气化瘀复方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诸项指标有明显改善(P<0.01);而单纯用白虎汤效果则较差(P>0.05)。提示温病气分证已存在血瘀病变,治疗气分证应注重活血化瘀。
- 陈扬荣戴春福郑旭江明
- 关键词:气分病血瘀活血祛瘀药药理学
- 温病气分证病理实质与治则的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探讨温病气分证病理实质与治则。方法:将6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气组、清气养阴组、清气化瘀组和清热化瘀养阴组,进行症状和体征、体温、实验室相关指标及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清热化瘀养阴组症状最轻,热势最低,饮水较少,并能使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G)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疑固试验(3P)对照组和清气组100%阳性,清热化瘀养阴组仅10%阳性;纤溶酶原活性(PLg·A)活性清热化瘀养阴汤与对照组、清气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脏器组织瘀血、出血、炎症等改变,清气养阴组,清气化瘀组病变较轻微,清热化瘀养阴组病变最轻微。结论:气分证病理变化的实质为热炽、血瘀、阴伤,治则为清热、化瘀、养阴。
- 陈扬荣江明陈锦芳陈晓玲郑旭
- 关键词:温病治则病理学中医药疗法
- 《温病学》教学模式的改革被引量:5
- 2005年
- 陈锦芳陈杨荣戴春福张明选郑旭
- 关键词:温病学课程教学模式
- 温病实验中血液检测误差的原因与分析
- 2000年
- 通过对温病实验中血液检测误差原因的分析与探讨 ,认为其原因主要有①生物性误差 ;②操作性误差 ;③估计误差。纠正这些误差 。
- 郑旭戴春福陈锦芳
- 关键词:误差分析血液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