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凯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贝氏体
  • 2篇针状
  • 2篇针状铁素体
  • 2篇铁素
  • 2篇铁素体
  • 2篇回火
  • 2篇超低碳
  • 1篇低合金
  • 1篇低合金高强度
  • 1篇低碳
  • 1篇低碳贝氏体
  • 1篇低碳贝氏体钢
  • 1篇低碳钢
  • 1篇时效
  • 1篇时效处理
  • 1篇碳钢
  • 1篇屈强比
  • 1篇组织和力学性...
  • 1篇力学性能
  • 1篇马氏体

机构

  • 4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钢铁股份...
  • 1篇中铁大桥勘测...
  • 1篇湖南华菱湘潭...

作者

  • 4篇刘凯
  • 3篇吴开明
  • 1篇董汉雄
  • 1篇张晶晶
  • 1篇童明伟
  • 1篇夏政海
  • 1篇曹志强
  • 1篇袁泽喜
  • 1篇易伦雄
  • 1篇李平和
  • 1篇罗登
  • 1篇邹德辉
  • 1篇张永东
  • 1篇郭爱民
  • 1篇方剑
  • 1篇宋新莉
  • 1篇卢伟煜
  • 1篇周倩

传媒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金属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时效处理对极低碳针状铁素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变温时效对极低碳针状铁素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50—500℃时效处理时,第二相析出较少,组织无明显粗化,强度无明显变化;550—650℃时效时,强度快速上升,主要是ε-Cu和Nb(C,N)第二相粒子的弥散析出所致;650℃以上时效时,发生过时效现象,铁素体板条和第二相粒子粗化,导致强度迅速下降;时效温度达到750℃时进入两柑区,局部富C和合金元素富集区域先奥氏体化,时效后冷却过程中形成了高碳的M/A组织,使钢的韧性迅速恶化.
郭爱民邹德辉易伦雄董汉雄李平和刘凯吴开明
关键词:针状铁素体时效
控轧控冷和回火工艺对超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超低碳贝氏体钢的控轧控冷和回火工艺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工艺下试样组织均为粒状贝氏体,且在820℃终轧、440℃回火时获得了高强度低屈强比的超低碳贝氏体钢;控轧控冷工艺可以细化贝氏体铁素体和M-A岛、降低铁素体含碳量、控制组织中软硬相的比例,从而提高材料强度、降低其屈强比。回火温度升高使贝氏体铁素体粗化、含碳量和位错密度降低、M-A岛分解成细小的板条贝氏体,并析出富铜原子团,这是材料获得高强度、低屈强比的主导因素。
刘凯袁泽喜方剑童明伟周倩宋新莉
关键词:超低碳贝氏体钢控轧控冷回火温度屈强比
低合金高强度双相耐磨钢热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万能力学试验机对热处理后的低合金高强度双相耐磨钢试样进行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水淬后的试样微观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双相组织;250℃回火后的试样微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贝氏体;450℃和600℃回火后的试样微观组织分别为回火马氏体和贝氏体。水淬250℃回火后的试样具有最佳强度和塑性配比,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1491.4 MPa和1264.6 MPa,HRC硬度为43,延伸率为9.42%。
刘凯邵乙清朱灵泉张晶晶卢伟煜吴开明
关键词:马氏体贝氏体回火
700MPa级超低碳高强度贝氏体厚钢板的晶粒细化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根据超低碳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意图,采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得到细化的贝氏体组织,利用光学显微镜、FE-SEM和TEM对各类微观组织和析出物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700 MPa级超低碳贝氏体厚钢板为细小均匀的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针状铁素体与多边形铁素体的复合组织,其屈服强度不小于580MPa,抗拉强度不小于700 MPa,低温冲击韧性为-20℃,Akv不小于150 J。钢板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和焊接性能良好的特点,其强度和韧性的良好匹配主要是由于在粒状贝氏体相变前形成了少量的针状铁素体分割奥氏体晶粒,从而细化了最终的复合组织。
夏政海曹志强罗登张永东刘凯吴开明
关键词:超低碳钢贝氏体针状铁素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