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楠

作品数:10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肠道
  • 4篇内镜
  • 4篇菌群
  • 4篇肠道菌
  • 4篇肠道菌群
  • 3篇益生菌
  • 3篇胃肠
  • 3篇小鼠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炎
  • 2篇胃肠出血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出血
  • 2篇小肠
  • 2篇化道
  • 2篇胶囊内镜
  • 2篇合生元
  • 2篇肠出血
  • 2篇出血
  • 1篇单形

机构

  • 10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新华联协...

作者

  • 10篇李景南
  • 10篇王亚楠
  • 9篇钱家鸣
  • 2篇周炜洵
  • 2篇李玥
  • 2篇李骥
  • 2篇杨红
  • 1篇马志强
  • 1篇吴东
  • 1篇杨爱明
  • 1篇刘洋
  • 1篇薛华丹
  • 1篇费贵军
  • 1篇李晓青
  • 1篇张宏
  • 1篇郭帆
  • 1篇张炎
  • 1篇汪红英

传媒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年份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果糖增加正常小鼠肠道益生菌群的种类和数量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基于16SrDNA菌群测序技术,研究乳果糖、益生菌联合乳果糖对正常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乳果糖组和益生菌联合乳果糖组(益生菌为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混合制剂)。收集灌胃前、灌胃1周后和灌胃2周后的粪便标本和处死后的黏膜标本送检菌群测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乳果糖组的乳杆菌属(0.1131/0.0515,P<0.01)和Akkermansia增加(0.0391/0.0011,P<0.001);益生菌联合乳果糖组乳杆菌属(0.1041/0.0407,P<0.05)和Faecalibacterium增加(0.0295/0.0070,P<0.05),而脱硫弧菌属减少(0.0052/0.0149,P<0.05)。结论乳果糖和益生菌联合乳果糖可以增加有益菌属,减少有害菌属,对肠道菌群产生调节作用。
王亚楠孟祥辰王春赛尔钱家鸣李景南
关键词:乳果糖合生元肠道菌群
内镜下轻微病变的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 通过分析内镜下轻微病变的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EITL)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的认识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2至2016年收治的6例内镜下轻微病变的MEITL患者的临床表现、小肠CT重建及内镜检查结果、病理特点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6例MEITL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61.2岁,中位病程4.5个月,多以腹泻为首发症状,多伴有低白蛋白血症、贫血,CT小肠成像可见肠道病变连续,对称性肠腔增厚、黏膜面异常强化及淋巴结肿大.内镜下病变轻微,可见黏膜肿胀、粗糙不平,小肠绒毛短缩及马赛克征、浅溃疡形成,病理见形态单一的小至中等大小T淋巴细胞浸润,表达CD3、CD8.结论 MEITL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内镜下可仅有轻微病变.对疑诊MEITL的患者应积极在内镜下轻微病变处行病理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王亚楠李骥倪岳晖刘洋李玥张炎周炜洵费贵军钱家鸣李景南
关键词:淋巴瘤内镜表现
益生菌、合生元对急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及菌群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益生菌、合生元对急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及菌群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C组、D组使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结肠炎模型,B组不予灌胃干预(建模对照组),C组、D组分别予益生菌、合生元灌胃。其中,益生菌由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组成;合生元由上述益生菌及菊粉、低聚半乳糖组成。收集灌胃前、灌胃4 d后、灌胃1周后的粪便及处死后的黏膜标本送检,进行16S rDNA基因测序。结果(1)建模对照组、益生菌组、合生元组病理评分分别为27.00±7.94、5.40±2.79、7.25±2.87。与建模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合生元组小鼠的结肠炎症程度较轻,病理评分更低(P=0.000 1、0.000 3)。(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建模对照组、益生菌组、合生元组菌群多样性明显下降,拟杆菌属增加,Faecalibacterium减少。(3)各组的黏膜菌群与粪便菌群相比,菌群丰度与种类均有很大差异,黏膜标本中Mucispirillum丰度均明显高于粪便菌群。结论(1)益生菌、合生元能够降低急性结肠炎小鼠的结肠炎症程度。(2)急性结肠炎小鼠较空白对照小鼠结肠的有益菌属减少、有害菌属增加,而补充益生菌、合生元有利于增加有益菌属比例,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王亚楠孟祥辰王春赛尔杨冲钱家鸣李景南
关键词:结肠炎益生菌合生元肠道菌群
原发性小肠肿瘤180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认识水平和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小肠肿瘤(不包括十二指肠肿瘤)的患者,采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内镜检查、病理结果和治疗情况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18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腹痛76例(42.2%),消化道出血64例(35.6%),腹胀30例(16.7%);22例(12.2%)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CA19-9诊断小肠腺癌的灵敏度为57.1%(12/21)。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重建(CTE)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检查、腹盆增强CT检查的诊断率分别为96.5%(83/86)、100.0%(29/29)、91.5%(43/47)。14例行小肠钡剂造影检查,诊断7例;8例行腹盆MRI检查,诊断6例;18例行小肠镜检查,诊断15例;8例行胶囊内镜检查,诊断6例。180例患者中,14例(7.8%)为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妇科肿瘤可能,7例(3.9%)为肠梗阻行急诊手术,4例(2.2%)为急性消化道出血行急诊手术,4例(2.2%)为肠穿孔行急诊手术;病理类型包括胃肠道间质瘤(GIST) 117例(65.0%),淋巴瘤25例(13.9%),腺癌21例(11.7%)。除7例淋巴瘤患者接受化学治疗外,其余173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无特异性表现,对常规胃肠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的腹痛、消化道出血和肠梗阻的患者应提高警惕。CTE检查是有症状但诊断不明确患者的首选诊断方法。
孟祥辰王亚楠阎鹏光陈楚岩钱家鸣李景南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腺癌小肠肿瘤肿瘤标志物
益生菌VSL#3及布拉氏酵母菌对急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益生菌(VSL#3、布拉氏酵母菌)对急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分为4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饮用2.5%的葡聚糖硫酸钠(DSS)5 d建模,DSS建模组饮用水灌胃,其余2组分别予VSL#3、布拉氏酵母菌灌胃,建模结束后2 d处死各组小鼠。收集灌胃前(第0天)、实验中期(第4天)及灌胃结束(第7天)的粪便标本及处死后的肠黏膜组织,送检16s rDNA基因测序并统计分析。结果VSL#3组与DSS建模组比较,疾病活动度(DAI)及组织学病理评分下降,布拉氏酵母菌灌胃组没有显著变化。粪便菌群:实验中期,DSS建模组、VSL#3组及布拉酵母菌组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3 5,P=0.001 8,P=0.015 1)。灌胃结束后,VSL#3组多样性低于空白对照组(P=0.025),其余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黏膜菌群:DSS建模组、布拉氏酵母菌组多样性低于与空白对照组(P=0.031,P=0.043 7),VSL#3组多样性高于DSS建模组及布拉氏酵母菌组(P=0.039 4,P=0.042 6)。DSS建模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中期、灌胃结束后的粪便菌群和黏膜菌群均拟杆菌属增加,乳杆菌属减少。实验中期小鼠粪便菌群中,DSS建模组较空白对照组厚壁菌门Turicibacter属、拟杆菌门Odoribacter属显著增多,而VSL#3灌胃组较DSS建模组两者丰度显著减少。结论VSL#3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有较明显的缓解作用,VSL#3及布拉氏酵母菌均可影响肠道菌群。与正常小鼠相比,结肠炎建模小鼠粪便菌群及黏膜菌群多样性降低,VSL#3增加黏膜菌群多样性,但不增加粪便菌群多样性。急性结肠炎模型小鼠中Turicibacter、Odoribacter等菌属增多,这些菌属可被VSL#3抑制。
孟祥辰王亚楠阎鹏光李映荷汪红英钱家鸣李景南
关键词:结肠炎肠道菌群布拉氏酵母菌
临床病例讨论 第465例——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瘘被引量:3
2018年
这是1例复杂疑难病例。患者男,62岁以反复肠梗阻起病,先后两次经历回盲部及结肠手术,又出现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经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降部巨大瘘,与回结肠吻合口相通,瘘管内溃疡出血。经多学科讨论,置入空肠营养管旷置瘘管,情况改善后行十二指肠瘘修补、病变肠管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克罗恩病,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病情稳定好转。
王亚楠李晓青郭帆杨爱明钱家鸣李景南薛华丹周炜洵马志强
关键词:CROHN病肠梗阻胃肠出血十二指肠瘘
不同年龄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胶囊内镜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同年龄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的诊断价值,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6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16例OGI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对各年龄组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胶囊内镜工作情况及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青年组与中年组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率是:98.53%比98.51%(P=0.992),92.65%比91.04%(P=0.734),青年组与老年组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率是:98.53%比91.14%(P=0.109),92.65%比87.34%(P=0.289),中年组和老年组的检出率和诊断率是:98.51%比91.14%(P=0.113),91.04%比87.34(P=0.475)。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小肠病变的分布不尽相同。青年组以血管畸形、小肠溃疡和克罗恩病多见;中年组前三位病变分别是血管畸形、非特异性小肠炎症和小肠溃疡;老年组以血管畸形、小肠溃疡和小肠黏膜糜烂多见。结论对于各年龄组OGIB患者,胶囊内镜均是安全、有效、舒适的检查手段,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王春赛尔李景南王亚楠杨红钱家鸣
关键词:内窥镜胃肠出血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研究拉克替醇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益生菌、不同浓度拉克替醇及两者合用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益生菌组、标准浓度拉克替醇组、高浓度拉克替醇组、益生菌联合拉克替醇组,每组10只。分别予不干预、1×109 CFU/d益生菌、6.6 g·kg-1·d-1拉克替醇、10.0 g·kg-1·d-1拉克替醇、5×108 CFU/d益生菌联合3.3 g·kg-1·d-1拉克替醇灌胃2周。分别收集灌胃前、灌胃1周、灌胃2周后的粪便标本,以及灌胃2周后的肠黏膜组织,送检16S rRNA基因测序。采用α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分类学分析菌群变化。结果灌胃前和灌胃1周后,α多样性分析显示5组小鼠粪便菌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52、0.062);α多样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显示,标准浓度拉克替醇和高浓度拉克替醇组肠黏膜菌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70、0.085)。灌胃1周和2周后,标准浓度和高浓度拉克替醇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益生菌组比较,粪便标本Akkermansia菌属均增加(灌胃1周0.114 3比0.003 9、0.013 1,0.071 3比0.003 9、0.013 1,P〈0.01、P=0.001和P=0.001、0.005;灌胃2周0.094 0比0.030 5、0.018 9,0.142 4比0.030 5、0.018 9,P=0.044、0.016和0.001、〈0.01);益生菌联合拉克替醇组分别与标准浓度和高浓度拉克替醇组比较,粪便标本拟杆菌属均增加(灌胃1周0.115 9比0.037 5、0.041 6,P=0.013、0.015;灌胃2周0.058 0比0.023 2、0.014 4,P=0.047、0.009)。益生菌联合拉克替醇组较早(灌胃1周后)出现毛螺旋菌科相应菌属的增加,灌胃2周后,与空白对照组、标准浓度拉克替醇组和高浓度拉克替醇组相比,益生菌组毛螺旋菌科相应菌属增加(P均〈0.05)。标准浓度拉克替醇组与益生菌组比较,肠黏膜Akkermansia菌属增加(0.018 0比0.001 8,P=0.012),高浓度拉克替醇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益生菌组相比,肠黏�
王亚楠张宏董一凡钱家鸣李景南
关键词:有益菌种拉克替醇肠道菌群小鼠
小肠吸收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正常的吸收过程为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提供各种营养物质。
王亚楠李景南
关键词:胶囊内镜小肠镜
新型内镜在监测溃疡性结肠炎癌变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病程较长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较高,需要规律监测以期尽早干预.近年来色素内镜、高分辨率内镜、放大内镜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异型增生的检出打破了普通白光内镜下多节段、多点随机活检的局限性,实现了靶向活检的局限性.本文就新型内镜在UC相关癌变筛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王亚楠李骥吴东李玥杨红钱家鸣李景南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色素内镜放大内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