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丰景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大萧条
  • 1篇大众
  • 1篇代文
  • 1篇颠倒
  • 1篇电影
  • 1篇兄弟
  • 1篇叙事
  • 1篇叙事学
  • 1篇郁达夫小说
  • 1篇中国电影
  • 1篇中国网络
  • 1篇中国叙事
  • 1篇中国叙事学
  • 1篇如画
  • 1篇左翼
  • 1篇左翼电影
  • 1篇左转
  • 1篇网络
  • 1篇文学
  • 1篇文言

机构

  • 5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丰景
  • 1篇刘春勇

传媒

  • 1篇解放军艺术学...
  • 1篇写作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浙江树人大学...
  • 1篇粤海风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叙事重构:网络剧对民族叙事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路径
2023年
网络剧对笔记、传奇、小说、神话、民间传说、史传传统进行了跨时代、跨媒介的承续与再造,属于“中国叙事学”在影视化生产传播领域的新尝试。从美学维度与结构维度来看,传统叙事“作意好奇”的虚构性想象在网络剧中得以重构;网络剧还承袭了传统叙事散点式结构,以及“味之长而言之美”的意象叙事流脉,并对其进行了影像化融合。网络剧对民族传统的转化路径,需要在“叙事之法”与“叙事之道”的双构关系中,处理好抒情传统与娱乐叙事、文化工业与大众化叙事之间的关系,以赋予网络剧这一新媒介存储、传播大众集体记忆的时代意义。
丰景朱斌
关键词:中国叙事学
“现代风景”的诞生:郁达夫小说风景书写与主体意识
2023年
郁达夫小说风景书写问题,自其诞生起便引起了批评家的注意。近年来随着西方及日本风景学理论的译介,郁达夫风景写作背后的主体、权力问题得以重新发现。郁达夫小说三个常见景物或观赏动作——“天”/自然、“如画”风景与“闲步眺望”——均带有强烈的现代主体观赏性:“天”代表了现代天人关系转变下,个体融入自然而获得的情绪快感;“如画”风景意味着主体将风景视为一个展示物,这产生于郁氏在日本的游历经验;“闲步眺望”不仅使人物通过漫无目的的“云游”,获得了沉思默想的思考与表达空间,同时也让主体通过“眺望”广阔而不确定的景观,刺激了想象力的产生。正是以上这些景观描写和观赏方式,使郁达夫笔下的自然风景成为颇具意味的现代风景。
丰景
相互主体性:鲁迅的可能性?——读《从“绝望”开始》的相关存疑
2018年
梳理高远东的"相互主体性"与竹内好的"回心"概念,发现两人在对鲁迅"返诸自己"的理解上存在矛盾:高远东认为鲁迅在留日时已具备主体"自省"的特质;竹内好则认为直到写作《狂人日记》鲁迅才具备"内在否定"的觉醒精神。为厘清两者差异,文章提出"关涉"与"无限之远"两个关键词,认为"回心"必须具备挣扎式的"经验"和"怀疑"的连续性。因此,鲁迅在写作《狂人日记》后的"回心",是比"自省"更为复杂的一种"返归自身",它并非着眼于"相互关系",而是"内在自我"。
丰景
从文言一致运动看“内面”的发现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书中"内面"的论述,来看明治二十年开始的"文言一致"运动对于现代性概念"内面"的发现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声音性文字代替汉字,从而消解了先验性概念,确立了"文"之于"意识"的透明性,从而创作出在观察外物中投射自身的"写生文"。同时,本文通过周氏兄弟关于"内面"的"立人"与"进化"的相关论述,说明在其语境下"内面"的"不证自明"性,以此反观柄谷行人对"内面"的起源过程所做的追溯。
丰景
关键词:颠倒现代文学
大萧条与左翼电影——“恐慌30年代”中国电影左转再勘
2023年
大萧条“金贵银贱”风潮影响了好莱坞影片出口量,为国片复兴运动与左翼电影普及提供了可能。随着西方为摆脱危机而放弃金本位制,白银价格上涨,大萧条随之传导至中国,左翼电影中谷贱伤农、工人失业、缫丝业与棉纺织业工厂倒闭等均为经济恐慌之表现。大萧条使科技理性与资本主义制度遭遇怀疑,形成了具有新生与死灭象征意味的意识形态对立,左翼电影所择取的场域空间与经济事实,天然地带有大萧条在“红色30年代”的意识形态印记。
丰景刘春勇
关键词:大萧条左翼电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