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5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低流量吸氧、支气管舒张剂舒张支气管、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15mg、地塞米松5mg、注射用水4ml混合氧气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15分钟,7天为1疗程。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咳嗽好转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氧气雾化吸入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 王英卿光兰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雾化吸入
- 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B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至脱机,A组在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撤机时间。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VAP发生率、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撤机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疗效优于单纯有创呼吸机组。
- 常艳王英刘洁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有创序贯治疗
- 比较美罗培南传统延长和优化延长输注在脓毒症大鼠不同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利用微透析技术研究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在脓毒症大鼠不同组织药代动力学状况;用蒙特卡洛模拟美罗培南在脓毒症大鼠体内两种输注方式下的药效动力学,比较两者差异。方法: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传统延长及优化延长2组(n=6)用于药代动力学实验。微透析探针植入大鼠颈静脉、股二头肌、皮下脂肪及肺。基于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比较两种输注方式药效动力学差异。结果:两种输注方式下AUC组织(0-6 h)/AUC血浆(0-6 h)均小于1;传统延长和优化延长输注组间比较显示,Tmax在血液、肺组织、骨骼肌及皮下脂肪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时,优化延长输注方式游离美罗培南的在不同组织中的40%f T>MIC的目标获得概率(PTA)优于传统延长输注方式。结论:根据血浆药物浓度可能会高估了抗生素的活性导致高估了其临床疗效,以组织液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指导美罗培南用药较根据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更为合理。实验PK/PD结果提示,美罗培南的优化延长输注的给药方案较传统延长输注的给药方案可能更为合理。
- 吴永磊王丹张睢扬王英孙芹
- 关键词:脓毒症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美罗培南蒙特卡洛模拟
- 利用微透析技术研究美罗培南在正常大鼠和脓毒症大鼠不同靶部位的回收率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微透析探针在正常大鼠和脓毒症大鼠不同靶部位的回收率。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两组:假手术组(1只)和脓毒症组(3只)。分别将探针置入大鼠的皮肤、肌肉、血管及肺部,收集样品,测定不同部位的回收率。结果对于所研究的靶部位(肺、血管、皮肤及肌肉),正常大鼠回收率分别为30.14%±7.62%、26.20%±0.14%、25.90%±1.28%、13.95%±0.32%,脓毒症大鼠回收率分别为46.43%±1.50%、45.96%±1.78%、33.93%±0.39%、39.48%±2.38%。美罗培南在正常大鼠所研究靶部位的回收率均低于脓毒症大鼠靶部位的回收率,对于正常大鼠及脓毒症大鼠在研究的靶部位中均是肺部回收率最高。结论美罗培南为高蛋白结合率药物,肺部蛋白含量低,而美罗培南肺部吸收最少,出现肺部回收率最高的现象。通过微透析技术研究正常大鼠和脓毒症大鼠不同靶部位的回收率,可推算出不同靶部位的药物浓度。
- 郭松喜王英刘春生周静超张睢扬王丹
- 关键词:美罗培南微透析脓毒症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