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鑫

作品数:153 被引量:470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29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机械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成像
  • 34篇磁共振
  • 24篇磁共振成像
  • 11篇汽车
  • 10篇碰撞
  • 10篇汽车碰撞
  • 9篇影像
  • 8篇轻度
  • 7篇血管
  • 7篇胶质
  • 6篇影像学
  • 6篇轻度认知
  • 6篇卒中
  • 5篇缺血
  • 5篇大脑
  • 4篇导航
  • 4篇电容
  • 4篇电容器
  • 4篇医学影像
  • 4篇张量成像

机构

  • 94篇南京大学医学...
  • 39篇北华大学
  • 2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9篇东南大学
  • 17篇北京交通大学
  • 9篇南京大学
  • 6篇吉林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人民交通出版...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江苏省省级机...
  • 1篇东软集团股份...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 1篇济南市中医医...

作者

  • 145篇张鑫
  • 67篇张冰
  • 23篇朱斌
  • 21篇李茗
  • 21篇张健
  • 16篇徐运
  • 12篇王正阁
  • 12篇张冰
  • 11篇高金贵
  • 10篇李敬伟
  • 10篇武文博
  • 10篇周飞
  • 8篇王慧婷
  • 7篇王坤
  • 6篇辛小燕
  • 6篇李江
  • 6篇时君友
  • 6篇王永成
  • 6篇赵辉
  • 6篇张雯

传媒

  • 16篇北华大学学报...
  • 11篇磁共振成像
  • 8篇中华放射学杂...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5篇阿尔茨海默病...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中国CT和M...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汽车工程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医学研究生学...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江苏卫生事业...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3篇2023
  • 13篇2022
  • 17篇2021
  • 12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15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1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5篇2004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多孔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多孔碳纤维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制备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烷酮纺丝前驱体溶液,然后利用聚丙烯腈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水溶液中溶解性的不同(相分离),通过湿纺法获得多孔聚丙...
张鑫李奇琛盛利志时君友
文献传递
在AD病程中海马代谢水平与体积改变的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以及正常老年人(NC)海马代谢与海马体积的改变及其关系。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MCI患者30例,AD患者20例,同时入组30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老年人对照。使用Achieva 3.0 T TX双梯度双射频源磁共振成像系统,SENSE-8-HEAD线圈。所有被试者行海马结构和海马区多体素2D-PRESS1H-MRS检查。采用Free Sur Fer计算海马体积。Philips Achieva MR后处理工作站对波谱数据进行处理,将海马分为头、体、尾3部分,计算其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肌醇(m I)/Cr的值。比较AD、MCI、NC 3组间海马体积差异、各代谢物比例差异,行体积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AD患者两侧海马体积较MCI、NC组显著缩小(P<0.05),海马体积在NC与MCI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NAA/Cr值在右侧海马(头部)、左侧海马(整体、头、体、尾部)较MCI、NC组显著降低(P<0.05),m I/Cr值在右侧海马(整体、头、体、尾部)、左侧海马(整体、头、尾巴)显著升高(P<0.05)。MCI组和NC比较,MCI患者左侧海马头NAA/Cr值显著降低、m I/Cr组值显著升高(P<0.05)。两侧海马体积与MMSE、MOCA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左侧海马体积与左侧海马头NAA/Cr值呈显著正相关,与m I/Cr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双侧海马体积在AD患者中显著缩小,而MCI阶段海马体积萎缩不明显,但海马NAA/Cr值及m I/Cr在MCI阶段即有早期改变,说明海马代谢改变可能先于其结构的变化。MCI阶段中NAA/Cr、m I/Cr值的改变可能是MCI向AD发展的一个早期指标。
武文博刘任远张鑫朱斌张冰徐运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海马
汽车碰撞改进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为了验证汽车碰撞模型病态性处理结果的有效性、克服原始模型在病态范围内不能控制结果误差的缺点,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重组模型,建立了汽车碰撞改进模型,提出了基于矩阵理论的模型病态性处理结果检验方法——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实例分析表明,当两车质量比处于原始模型病态范围内、且碰撞前车速方向角和碰撞中心坐标的误差分别为1°和1%时,重组模型解的相对误差不超过2.9%.
张健张鑫
关键词:病态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CNS-DLBCL)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颅内PCNS-DLBCL诊断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PCNS-DLBCL患者的MRI影像学表现。11例均行MRI平扫、Flair、DWI及增强扫描,增强均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3个位置扫描。结果 11例患者共发现24个病灶,7例(63.6%)为单发病灶,4例(36.4%)为多发病灶;21个(87.5%)病灶位于大脑半球,3个(12.5%)病灶位于幕下。病灶在T1WI相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相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所有病灶均可见占位效应,周围水肿程度轻重不一;绝大部分病灶在DWI相上均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片状、环形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3个病灶(12.5%)中可见囊变,囊变区无强化;5个病灶(20.8%)强化信号不均匀,病灶内可见裂隙状低信号影;所有病灶均未见钙化、出血。结论 PCNS-DLBCL为中枢神经系统少见恶性肿瘤,表现与其他颅内病变有重叠及类似之处,但影像学上有自身的特点,认真分析其影像及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顾康康费强张鑫靳晶王坤朱斌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自动纤维定量分析的轻度认知障碍的分类预测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的自动纤维定量(AFQ)分析方法,使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方法对轻度认知障碍(MCI)的不同亚型进行分类预测研究以帮助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搜集18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21例非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naMCI)患者和25名健康对照组(N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用AFQ软件包对所有被试的DTI数据进行分析,追踪全脑20条白质纤维束,每条纤维束分成100等份,对每个等份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平均扩散系数(MD)值定量分析,提取出三组被试的脑白质纤维特征,并将其作为分类特征,利用SVM对MCI进行分类预测,记录并比较其分类效力。结果 AFQ成功追踪获得的纤维束包括双侧皮质脊髓束、双侧丘脑放射束、双侧扣带束海马、双侧扣带束扣带回、胼胝体束膝部和压部、双侧下额枕束、双侧弓形束、双侧钩状束、双侧上纵束和双侧下纵束。与NC组相比,aMCI患者在右侧皮质脊髓束中间节段(节点48~59)、胼胝体束压部(节点1~8、31~50、53~64、74、82~87)FA值降低,左侧上纵束偏前部(节点11~44)、左侧下纵束的中间节段(节点33~48、56~63)及钩束的偏下部(节点66~78、97~100)MD值增高。与naMCI患者相比,aMCI患者左侧皮质脊髓束偏上部(节点87~100)FA值降低。所有纤维束所有节点的FA值作为分类特征在aMCI和其他两组分类中的具有综合更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体准确率,且曲线下面积(AUC)值最大,为0.913。结论本研究基于DTI的AFQ分析构建的SVM模型获得较为精确的分类预测结果,对MCI的分类预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戴珂陆加明李卫萍张鑫青钊张冰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扩散张量成像支持向量机
土的容积密度误差对路基滑动稳定性分析的影响
2013年
为了研究以土的计算容积密度代替路基压实土的容积密度而导致的对路基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影响,应用误差理论建立了分析算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土的容积密度误差对路基内部和路基整体滑动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影响,后者远大于前者.
张健张鑫梁超高金贵刘瑞军郭淑清王永成于胜武
基于功能MRI研究主观认知下降患者初级嗅觉皮层的神经活动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采用嗅觉刺激任务态功能磁共振(task-fMRI)探讨主观认知能力下降(SC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的嗅觉脑区激活差异,探寻早期识别和评估SCD向阿尔茨海默病(AD)转化的客观影像标志物。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从社区招募20例SCD患者(SCD组)及20名匹配的正常老年人(NC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全套认知心理学量表测试、嗅觉行为学测试及嗅觉task-fMRI。分析两组被试之间的嗅觉行为学、认知心理学量表及task-fMRI脑激活之间的差异,进一步采用两组在任务态有差异的脑区为种子点做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计算脑区激活与行为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被试比较,SCD患者的嗅觉行为学(嗅觉识别能力)显著下降(t=-3.042,P<0.01),嗅觉阈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SCD自评量表(t=6.973,P<0.01)、费城词语学习的即刻(t=-4.623,P<0.01)和延迟(t=-2.746,P<0.01)测试中也出现显著下降,其余常规认知心理学量表均表现为正常。嗅觉任务态fMRI中,SCD患者双侧初级嗅觉皮层(POC)的激活显著下降,包括双侧内嗅皮层、梨状皮层、杏仁核、嗅前核以及海马头部。以POC为种子点,静息态功能连接显示SCD患者嗅觉系统与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显著减弱(AlphaSim校正,体素水平,P<0.01,簇水平,P<0.05)。偏相关分析发现,左侧POC的嗅觉激活与嗅觉阈值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存在显著正相关(r=0.329,P=0.041;r=0.317,P=0.046)。以左侧POC为种子点,与右/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及右侧顶下缘角回的功能连接值与即刻费城词语学习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r=0.411,P=0.008;r=0.400,P=0.011;r=0.329,P=0.003;r=0.454,P=0.003);与右侧眶部额下回的功能连接值和连线测试B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0.317,P=0.047);与右侧顶下缘角回的功能连接值和语言流畅性测试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0.333,P=0.036)。以右侧POC为种子点,与左侧顶下缘角回的功能连接值和即刻费城词�
吴思楚陆加明王军霞青钊张鑫王欣孙艺张雯陈钱张冰
关键词:嗅觉磁共振成像
联合FCD和VBM研究AD和MCI患者的脑结构和功能改变
2018年
目的:本研究将利用基于体素形态测量学(voxel based morphometry, VBM)和基于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lood-oxygenleveldependentf MRI,BOLD-fMRI)的功能连接密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FCD),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健康老年人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间脑灰质体积和脑FCD的改变。方法:对19名AD患者,22名MCI患者,以及32名性别、年龄匹配的NC进行三维脑结构磁共振和BOLD-fMRI检查。采用VBM的方法分析AD、MCI、NC全脑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全脑功能连接密度(global FCD,gFCD)、短程功能连接密度(short-range FCD,sFCD)和长程功能连接密度(long-range FCD,lFCD)的方法分析AD、MCI、NC脑功能活动状态,gFCD用于分析每个体素与全脑体素的连接数量,s FCD用于分析每个体素与周围体素的连接数量,lFCD用于分析每个体素与远端体素的连接数量。利用SPM8、DPARSF、RES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两样本t检验,p value<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D与NC相比,双侧海马、海马旁回和左侧中央前回灰质显著萎缩(pvalue<0.01),楔前叶的sFCD显著减小(pvalue<0.01);AD与MCI相比,双侧海马及海马旁回灰质显著萎缩(p value<0.01),楔前叶的sFCD显著减小(p value<0.01);MCI与NC比较,左侧中央前回灰质显著萎缩(p value<0.01),楔前叶sFCD有减小趋势(pvalue=0.06)。AD、MCI、NC的gFCD和l FCD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证实了AD和MCI患者双侧海马、海马旁回和左侧中央前回脑萎缩之外,还发现楔前叶的短程功能连接密度在患者中减低,为AD和MCI患者脑结构和功能退化的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学基础,有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何中青钊陆加明张鑫尹震宇赵辉张冰
关键词:静息状态
基于撞痕重合的汽车碰撞事故分析方法被引量:11
2008年
对于某些难以确定碰撞地点的汽车碰撞事故,无法应用传统方法进行分析.为此,根据撞痕及最终停车位置等基本勘查信息,应用撞痕重合法再现事故车碰撞时相互啮合的状态.以最终停车位置反推碰撞后事故车质心可能的滑行轨迹,再用优化理论确定事故车碰撞位置.对一起汽车碰撞事故的分析表明,与根据常规二维碰撞理论计算的结果相比,用基于撞痕重合的方法计算的车速误差小于2%.
张健张鑫
关键词:汽车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 8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颅内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血,死亡率可达50%。文中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MS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临床手术证实的4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3D-MSCTA影像学表现。4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后运用容积再现(volume redering,VR)、多层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大信号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技术重建三维脑血管,并参照原始图像进行观察。结果 42例患者经3D-MSCTA检查后,40名患者诊断为颅内动脉瘤,共发现动脉瘤44个,2例未见明确颅内动脉瘤;经DSA检查,41名患者诊断为颅内动脉瘤,共发现动脉瘤46个,1例未见明确颅内动脉瘤;3D-MSCT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检出敏感性为95.7%。结论 3D-MSCTA作为无创、操作简便的颅内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95.7%),可作为一种安全、快捷的常规筛查方法,亦可为拟定治疗方案提供详细的资料。对于3D-MSCTA检查未发现颅内动脉瘤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进一步行DSA检查。
顾康康靳晶费强张鑫窦鑫朱斌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