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理
  • 3篇星形
  • 3篇星形细胞
  • 3篇星形细胞瘤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2篇肿瘤
  • 2篇基因
  • 2篇PCNA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活性
  • 1篇射线
  • 1篇肿瘤细胞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细胞增殖
  • 1篇细胞增殖活性
  • 1篇立体定向技术
  • 1篇疗法
  • 1篇疗效
  • 1篇疗效研究

机构

  • 4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红十字...
  • 1篇三六三医院

作者

  • 4篇陈微波
  • 3篇张文燕
  • 3篇罗宏
  • 3篇肖邦良
  • 2篇蔡晓东
  • 2篇李维平
  • 2篇陈耕野
  • 1篇付友增
  • 1篇邓志刚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华西医学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01
  • 3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2例有多个不同病理分级区域的星形细胞瘤中P^(53)表达与PCNA表达的关系
1999年
一些研究的结论认为P53表达与反映细胞增殖活性PCNA显著相关,提示P53表达与PCNA表达联合运用,可为星形细胞瘤的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本研究对22例存在多个不同病理分级区域的星形细胞瘤的P53及PCNA表达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说明:PCNA能较准确地反映肿瘤的恶性进展过程。而P53仅在部分病例中与肿瘤的恶性进展过程有关。
邓志刚蔡晓东陈耕野李维平肖邦良陈微波罗宏张文燕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PCNA免疫组织化学P^53基因
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治疗小鼠H_(22)肝癌的疗效研究
2001年
目的观察国产OUR-X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照射原发性肝癌的生物学效应与疗效。方法选用H_(22)肝癌皮下荷瘤小鼠模型,利用全身伽玛刀照射后肿瘤生长抑制试验及小鼠生存期延长实验,并进行病理学观察,各设10,20,40,50,60Gy及对照6个组进行。结果照射7d后,H_(22)肝癌腋下肿瘤体积:对照组、10,20,40,50,60Gy,分别为(8.0± 1.3),(5.6±1.32),(3.3±1.2),(0.6±1.0),(0.5±11)和(0.3±1.1)cm^3,6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H_(22)荷瘤小鼠经伽玛刀照射后生存期明显延长,40Gy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病理学证明,照射后肿瘤组织发生各时相凋亡与坏死。结论全身伽玛刀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李宏斌孙守岐陈微波张舒唐汉军陈朝江汪开明周卫东
关键词:肝肿瘤放射疗法病理学Γ射线立体定向技术
22例含有不同病理分级区域的星形细胞瘤中p53的表达
1999年
p5 3基因在人星形细胞瘤中的突变及表达异常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的研究 ,目前尚无一致的研究结果和报道。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2 2例出现不同病理分级的肿瘤进行了p5 3蛋白积聚情况的对比分析 ,发现 8例 (3 6 3 6% )瘤细胞无p5 3蛋白阳性表达 ;6例 (2 7 2 7% )p5 3在恶性较低的病理分级区阴性表达 ,而在恶性较高的分级区阳性表达 ;8例 (3 6 3 6% )各病理分级区均有p5 3蛋白阳性表达 ,恶性程度较高的区的阳性细胞百分率高于恶性较低的区。本研究结果说明 ,对星形细胞瘤的发展过程而言 ,p5 3蛋白在瘤细胞中的积聚 ,是该种瘤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出现的相对独立的一种基因改变。
伍健明蔡晓东陈耕野李维平肖邦良陈微波罗宏张文燕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P53基因基因表达
22例含有多个不同病理分级区域的星形细胞瘤中PCNA的表达
1999年
付友增蔡晓东陈耕野李维平肖邦良陈微波罗宏张文燕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PCNA细胞增殖活性肿瘤细胞病理分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