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桂林

作品数:1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脊髓
  • 3篇血糖
  • 3篇生理
  • 3篇生理学
  • 3篇丘脑
  • 3篇癫痫
  • 3篇癫痫放电
  • 3篇吗啡
  • 3篇高血糖
  • 3篇高血糖素
  • 3篇大鼠脊髓
  • 2篇动脉
  • 2篇动脉血
  • 2篇动脉血压
  • 2篇血压
  • 2篇胰高血糖素
  • 2篇诱发放电
  • 2篇神经元
  • 2篇束旁核
  • 2篇理学

机构

  • 16篇湖北医学院
  • 2篇武汉市第四医...
  • 2篇湖北省卫生职...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17篇张桂林
  • 8篇韩丹
  • 5篇席正雄
  • 4篇刘维泽
  • 3篇毕钢
  • 3篇杨钢
  • 2篇张智
  • 2篇刘少金
  • 1篇华楚信
  • 1篇马晓松
  • 1篇胡祁生
  • 1篇汤剑青

传媒

  • 7篇湖北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湖北省卫生职...
  • 1篇针刺研究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1995
  • 3篇1993
  • 5篇1992
  • 3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理实验中施行学导式教学法的初步成效被引量:5
1992年
目前,正规医学教育过于依赖“说教式”教学法传授知识,这与目前全世界视为重点和提倡的“更加主动和自我指导的学习相距较大。有人认为:在医学院校中施行“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培养“智力型”、“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部分医学院校的某些基础理论课程初步试行了这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导式”教学法,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在医学院校理论教学中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学导式'教学法仍然存在一定困难。鉴于基础医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至今实验教学均以小班进行,学生少、分组小,教师具体指导机会多,是实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韩丹张桂林黎旭文李春英
关键词:生理实验学导式教学法
胰高血糖素抗大鼠失血性休克的研究
1992年
在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上(MAP=3.33~3.87kPa)观察到,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20μg/kg)不仅使动脉血压回升,心率加快;而且还明显增加残余循环血量。用注射高渗葡萄糖的方法模拟胰高血糖素所致的高血糖浓度,提示胰高血糖素的升压作用与其升糖作用没有明显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胰高血糖素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大鼠有良好的抗休克作用,其升压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输出量和循环血量实现的。
刘少金席正雄张桂林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胰高血糖素动脉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对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及对电针抑制作用的影响
1992年
以玻璃微电极记录脊髓腰段(L_(2~3))背角神经元电活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 Ⅱ)对其诱发放电的影响及其与电针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50~500 ng/20 μl A Ⅱ脊髓背表面微量注射对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可产生抑制性效应(25/35)或易化效应(10/35);(2)2 μg/20 μl AⅡ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为易化效应(5/5);(3)250 ng/20 μA Ⅱ能增强电针“足三里”及“三阴交”穴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8/9),两者呈协同作用。结果提示:在脊髓水平,一定剂量的 A Ⅱ呈镇痛作用,而较大剂量则呈相反效应;一定剂量的 AⅡ可影响电针的效应。
胡祁生张桂林刘维泽汤钊青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脊髓神经元电刺激
胰高血糖素和吗啡对大鼠脊髓环磷酸腺苷含量的拮抗效应被引量:2
1991年
痛行为学与电生理学等研究的结果表明,胰高血糖素(gIucagon)在脑和脊髓内均具有较强的抗阿片作用。但其机制不明。据报道,胰高血糖素不能与脑内阿片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席正雄杨钢张桂林毕钢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吗啡脊髓环磷酸腺苷
大鼠中缝背核和束旁核纤维联系特性的电生理学分析
1989年
应用逆向激活碰撞技术并结合神经元电生理学特征分析,发现中缝背核有纤维直接投射到丘脑束旁核,且这些中缝-丘脑单位中约40%是5-羟色胺能神经元;束旁核对中缝背核活动也存在影响。讨论了两核团间联系性质及其在痛信号传递及调制中的意义。
黎箴辉张桂林黎旭文
关键词:中缝核丘脑腹内侧核电生理学
大鼠脊髓胰高血糖素受体的初步实验研究——放射配体结合分析
1992年
本实验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研究了脊髓内有无胰高血糖素受体。结果显示,在大鼠脊髓内含有较丰富的^(125)Ⅱ-胰高血糖素的特异性结合位点;且胸、腰段脊髓内特异性位点的结合量无明显差别;比较脊髓前、后部特异性位点的结合量,发现脊髓后半部”^(125)Ⅱ-胰高血糖素的特异性结合量明显较前半部为高;且非标记胰高血糖素可竞争性地与^(125)Ⅱ-胰高血糖素的特异性结合位点结合,其50%抑制剂量(IC_(50))约为0.5 nmol/L。
席正雄杨钢张桂林毕钢
关键词:高血糖素生理学脊髓受体
电刺激中缝大核及其邻近结构对丘脑中央外侧核单位放电的影响
1988年
关于痛与镇痛问题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内源性镇痛系统。位于低位脑干的中缝大核在该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脊髓水平接受的伤害性输入具有下行性调制作用。但是对该系统上行性作用则了解甚少。丘脑髓板内核群是伤害性信息整合的重要部位。
黎箴辉张桂林
关键词:中缝大核细胞核单位放电核(细胞学)诱发放电
在体耳蜗外淋巴灌流方法
1990年
实验证明单纯破损圆窗膜后将人工外淋巴液灌入听泡,可维持稳定、有特征性的耳蜗电图数小时。
黎箴辉韩丹张桂林黄定洪黎旭文
关键词:耳蜗听力测验法诱发电位生理学
东莨菪碱对大脑皮层癫痫放电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1991年
本工作目的在于研究胆碱能受体阻断剂东莨菪碱(scopolamine)能否纠正大脑皮层癫痫放电.实验用大鼠31只,80万单位青霉素诱发急性全身性癫痫模型(n=19,ip),170单位青霉素直接施加在大鼠大脑皮层上诱发癫痫放电(n=12).全身性癫痫模型的主要放电形式有:阵发性、持续性多棘波连续发放,棘慢波综合,其放电振幅一般为180~800μV,侧脑室注射“莨菪化”剂量东莨菪碱4.5~12μg(n=14)明显压抑大脑皮层多棘波型癫痫放电振幅(10/14),也可以使多棘波型癫痫放电向高波幅慢波转化,以及减少异常放电指数.侧脑室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对癫痫放电无明显影响(n=5).大脑皮层局部用青霉素主要诱发高波幅尖波型癫痫放电,腹腔注射东茛菪碱0.3mg/kg 明显降低癫痫放电频率,但对其振幅的影响较弱.结果提示:东莨菪碱能够压抑大脑皮层癫痫放电,但不能完全纠正之.
韩丹张桂林
关键词:药效学癫痫青霉素动物实验
鸡矢藤的活性成分之一——二硫二甲酯的药理研究(Ⅰ)(摘要)
1993年
鸡矢藤是一种常用中草药,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具有止痛作用。二硫二甲酯(D.D.)是其活性成分之一。本文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一、用八道生理记录仪观察了26只家兔的心电图、心率、脑电波、一侧膈神经放电及其平均积分电位,静脉D.D.对其影响。分为4组:①生理盐水对照组(n=4),无变化;②小剂量组(7~15μl/kg)(n=6)。
张桂林韩丹汤剑青刘维泽袁肇金
关键词:鸡矢藤活性成分膈神经放电二甲酯止痛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