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静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民族
  • 2篇课堂
  • 2篇跨民族
  • 2篇教学
  • 2篇初中化学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中华民族
  • 1篇少年
  • 1篇时政
  • 1篇视频
  • 1篇团结
  • 1篇青少年
  • 1篇组织者
  • 1篇先行组织者
  • 1篇先行组织者教...
  • 1篇旅游
  • 1篇旅游业
  • 1篇旅游用地
  • 1篇民族团结
  • 1篇民族团结教育

机构

  • 6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呼伦贝尔学院

作者

  • 6篇梁静
  • 2篇梁静
  • 1篇田振清

传媒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乌海四中为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的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正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加速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需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条件加以实施并应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本研...
梁静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初中化学
文献传递
青少年跨民族友谊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3年
友谊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青少年间的跨民族友谊除了具有促进个体心理及认知发展等功能外,还能发挥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本文对友谊及跨民族友谊从概念和功能上进行辨析,从跨民族友谊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视角提出加强显性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扩大隐性教育资源的挖掘与传播、提升显性课程与隐性资源的有效结合等实践路径。
梁静梁静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
跨民族友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及培育机制研究被引量:21
2020年
跨民族友谊是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渠道,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本质,以及跨民族友谊在我国民族政策及民族工作背景下所具有的跨文化交融性、跨群体转换性和高度普遍性。同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本质和跨民族友谊的新时代特点,深入梳理跨民族友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并探索当前我国民族工作大局之下跨民族友谊的培养机制,使其更有效地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梁静梁静
关键词:中华民族
试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被引量:9
2012年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并不是单纯地以必须使用技术为目的,只要能发挥大投入高产出的效益、"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就是最好的。就初中化学中具体知识点具体分析,阐明信息技术应该如何与初中化学进行整合。
梁静田振清
关键词:初中化学信息技术
凉城县旅游用地管理研究
改革开放后的良好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随着旅游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用地资源的紧缺越来越严重,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旅游用地问题。为保证旅游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必须对旅游用地管理进行系统研...
梁静
关键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时政微视频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当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备受关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信息化环境下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并倡导资源的精选、整理和加工,以助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时政微...
梁静
关键词:教学运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