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内液G试验辅助诊断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一例
- 2022年
- 患者男性,50岁。主诉因右眼红痛伴视力下降3日余,于2019年9月18日就诊于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平稳;曾有肺结核病史;否认眼部外伤史和全身其他疾病史。裸眼视力右眼0.15,左眼0.5;右眼眼压15mmHg(1mmHg=0.133kPa),左眼20mmHg。
- 刘毅琦朱璇刘维锋陶勇
- 关键词:眼部外伤裸眼视力G试验
- 超高度近视患者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收治的行后巩膜加固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1例21眼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24~39个月,检测并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视盘面积、Bruch膜孔面积、γ区长度、中心凹距视盘颞侧边缘距离、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以及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血管旁病变、视网膜劈裂)情况等。结果 21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logMAR)为4.2~5.0(4.78±0.26),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眼轴长度为27.24~33.64(30.49±2.39)mm,与术前相比,术后眼轴增长(0.38±0.34)mm(P<0.05)。21眼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视盘面积分别为(2.99±0.96)mm^(2)、(2.84±1.12)mm^(2)(P>0.05),Bruch膜孔面积分别为(7.79±6.65)mm^(2)、(8.12±6.76)mm^(2)(P>0.05),γ区长度分别为(1.39±0.64)mm、(1.31±0.71)mm(P>0.05),中心凹距视盘颞侧边缘距离分别为(4.59±0.74)mm、(4.57±0.64)mm(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末次随访21眼ETDRS各区域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厚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末次随访,21眼中16眼视网膜结构稳定或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减轻甚至消失,5眼出现新的近视性视网膜病变或原有病变加重。结论 超高度近视眼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轴仍有增长,眼底形态维持稳定,手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球内牵拉力。
- 刘维锋刘莉莉刘莉莉朱璇兰雪莉闵亚兰黄国富
- 关键词:超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眼轴长度
- 24小时眼压监测在青光眼患者病情监控中的应用
- 朱璇石浔
- Schwartz-Matsuo综合征漏诊一例
- 2021年
- 一例25岁男性左眼被钉子击伤结膜裂伤缝合后5天后出现眼压高(62 mmHg)、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内皮水肿、房闪阳性,眼B超示左眼视网膜扁平脱离,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眼压恢复至正常,眼前节反应消失。(眼科,2021,30:327-328)
- 王莎莎朱璇李颖洁
- 关键词:角膜内皮水肿视网膜
- 后囊膜激光切开范围对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分析后囊膜激光切开范围对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后发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切开范围直径3.0〜4.0 mm,观察组患者切开范围直径为4.1〜5.0m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不同瞳孔直径下的视觉质量、视力等指标,瞳孔直径与视觉质量、视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昏暗条件下客观散射指数值较对照组低(P<0.05),斯特列尔比、调制传递函数、最佳矫正远视力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普通室内照明条件下客观散射指数值较对照组低(P<0.05),斯特列尔比、调制传递函数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视觉质量与视力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周后,患者瞳孔直径与客观散射指数呈正相关(1=0.755,P<0.05),与斯特列尔比呈负相关(尸-0.675,P<0.05),与调制传递函数呈负相关(i=-0.721,P<0.05),与最佳矫正远视力呈负相关(i=-0.746,P<0.05)o结论:在后发性白内障患者中选择后囊膜激光切开直径4.1〜5.0 mm,术后视觉质量与视力恢复较好,且瞳孔直径与切开范围的选择密切相关。
- 朱璇
- 关键词:后发性白内障视觉质量
- 一种青光眼滤过术后按摩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部按摩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青光眼滤过术后按摩器,包括手持杆、缺槽、安装块、横杆、伸缩杆、伸缩电机、按摩块、安装杆、转轴、旋转电机、凸轮、伸长按钮、缩短按钮和开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旋...
- 朱璇
- 文献传递
-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联合护理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的60例RO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实施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病房联合手术室优化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呼吸困难、窒息、玻璃体腔积气、感染、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ROP患者采取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疾病预后。
- 徐月圆李颖洁朱璇游小华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联合护理
- 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临床验配情况分析
- 刘维锋石浔曾瑛胡爱梅朱璇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关键技术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
- 黄国富俞方良李颖洁张运江朱璇赵雁之肖国蓓石浔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组由于眼内房水流出通道--房角慢性或急性关闭导致的眼内压慢性或急性升高继而导致视功能损害直至丧失的疾病。据统计,青光眼已经成为世界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2010年全球约有6000...
- 关键词:
-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诊断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角膜厚度的比较研究
- 目的: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角膜厚度的差异,探讨角膜厚度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患者(26例女性、29例男性)分成四组:正常人12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13人、正常眼压性青光...
- 朱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