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心 作品数:28 被引量:107 H指数:7 供职机构: 海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淡漠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认知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淡漠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海口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住院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伴淡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计算机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r组、s组、联合组、对照组,每组24例。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r组行rTMS治疗,s组行卡片式Stroop范式认知训练,联合组行rTMS联合卡片式Stroop范式认知训练,对照组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康复及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周期均为15 d,使用淡漠评定量表-知情者版(Apathy Evaluation Scale-Informant,AES-I)评估干预后患者淡漠水平改善情况。结果87例完成干预,4组基线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MS对降低AES-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有主效应(P<0.001),卡片式Stroop范式认知训练对降低AES-I总分及兴趣、认知、行为维度得分有主效应(P<0.05),联合应用对改善AES-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无交互作用(P>0.05)。两两比较,3个试验组AES-I总分改善均好于对照组(P<0.05),改善效果从大到小为联合组、r组、s组,且联合组在兴趣、认知、行为维度比r组、s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rTMS与认知训练联合应用或单一训练均能降低卒中患者淡漠水平,联合应用效果更加明显,但rTMS与认知训练无交互作用,联合应用的效果可能仅为单一措施效果的叠加。 谭绍英 林晓丽 刘赞 王丹心 吴尧 王涛关键词:淡漠 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康复护理 中药靶向铁死亡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 2025年 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模态,以铁、脂质过氧化物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蓄积为典型特征,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领域展现出极具潜力的双重价值。大量研究表明,抑制正常细胞的铁死亡可能有助于改善疾病及预后状况;诱导癌细胞发生铁死亡或能有效遏制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进程,进而减轻肿瘤进展态势。本综述聚焦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对铁死亡的调控作用,系统梳理其借助多个靶点及多样化途径调节铁死亡的内在分子机制,旨在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挖掘潜在且行之有效的路径。此外,着重阐述了数种颇具应用潜力的中药化合物,此类化合物能够靶向作用于铁死亡相关过程、发挥延缓疾病进展之功效,以期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依据。 叶敏 郭秀英 王丹心 何光亮关键词:中药 呼吸系统疾病 基于信息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平台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构建护理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评价平台对护理质量的改进效果。方法根据护理质量管理需求,构建基于信息化的护理质量管理项目。采用历史对照方法,将2017年1~12月采用传统护理质量管理数据设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采用信息化平台的护理质量管理数据设为观察组。比较平台应用前后百张床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的满意度、护士长质量管理应用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百张床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由14.35%提高至17.58%,护理不良事件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由0.109%下降至0.065%,PICC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由0.0185%下降至0.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满意度由77.19%提高至92.84%,护士长质量管理应用能力由(77.18±2.93)分提高至(87.89±1.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信息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平台,有利于护士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士满意度及护士长质量管理能力。 王丹心 李慧妍 谭绍英 张翔 李领关键词:信息化 护理信息 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 极量肝切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追踪调查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极量肝切除肝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为护理对策的提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1月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极量肝切除手术的肝癌患者50例,对其术后生存质量进行电话随访,追踪其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食欲、精神、睡眠、疼痛、疲乏、对自身病情的认识、生存时间等要素,利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评分并与术前进行比对。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前SF-36评分为(72.43±12.17)分,出院当日及出院对应日1~6个月7个时间点的评分分别为(75.68±8.44)、(76.56±7.12)、(78.75±7.88)、(80.81±9.67)、(82.81±5.46)、(82.00±11.58)、(77.62±9.68)分,均与手术前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对15例未知病情的肝癌患者和已知病情的35例患者各个时间点的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了对应5个月外,其他7个时间点的评分均存在组间差异。结论极量肝切除患者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在进行医院内及其家庭护理的过程中,精神支持成为患者生存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王丹心 李文 符秋蓉 李领 周利民关键词:护理对策 海南地区ICU护士对失禁相关性皮炎知信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ICU护士对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知信行现状,为护士进行失禁相关性皮炎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知信行调查问卷》对海南地区31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海南地区ICU护士知信行总得分为(50.76±10.73)分,其中知识得分(25.17±6.42)分,态度得分(9.17±3.20)分,行为得分(15.41±3.71)分,普遍偏低;不同的教育程度、工作年限、职称的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ICU护士失禁性皮炎的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r=0.23,P<0.01),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0.36,P<0.01),知识与行为呈正相关(r=0.63,P<0.01)。结论海南地区ICU护士对失禁相关性皮炎相关知识水平,重视程度,防护措施普遍偏低。建议医院管理者应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建立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指导临床科学合理防治失禁相关性皮炎。 李慧妍 王丹心 陈志林 柴勇 田贝 江维军 王涛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护士 海口市护理人员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海口市护理人员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症状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海口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工龄满1年以上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用肌肉骨骼疾患自评问卷调查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工作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WMSDs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717份问卷,有效回收714份。护理人员从参加工作至今的总患病率为85.43%,近1年总患病率为83.75%,近1周患病率为71.85%,患病率较高的部位均是腰部、颈部和肩部。参加工作至今、近1年、近1周护理人员因WMSDs导致的缺勤率分别为11.5%、8.3%、4.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龄≥21年的护理人员发生WMSDs的危险性是工龄≤5年的5.784倍(P <0.05);下班后感觉有点累或很累的护理人员发生WMSDs的危险性是下班后不感觉累的2.721倍(P <0.01);大幅度弯腰、上方空间不够被迫弯腰、工作中有时脚底打滑或跌倒、头每分钟多次做同一动作的护理人员发生WMSDs的危险性分别是没有这类情况护理人员的2.692倍、2.194倍、2.228倍、2.456倍(P <0.05);休息时间充足和工作在户外完成的护理人员发生WMSDs的危险性仅为休息时间不充足和工作不在户外完成的0.319、0.285倍(P <0.01)。结论海口市护理人员WMSDs患病率较高,以腰部患病最常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工龄、下班后疲劳感和不良工效学因素。 张雪 曾冬阳 许思怡 王丹心 李方媛 蔡文妍关键词:护理人员 肌肉骨骼疾患 影响因素 工效学 热带地区某医院各季度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初步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热带地区季度变化对医院感染发病率影响的研究,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6年热带地区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4—2016年共监测住院患者112 640例,发生医院感染2 026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80%;各季度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第二季度(1.98%)最高,第四季度(1.62%)最低;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2.84%)为主,其次为上呼吸道(15.20%)、泌尿道(12.73%)、胃肠道(6.71%)、血液(5.82%)。结论医院感染发病率呈现较低水平,反映医院感染管控措施的落实取得了成效;热带地区医院感染发病率与季度变化密切相关,且不同于其他地区研究,提示环境污染与居民健康、医院感染亦密切相关,污染治理刻不容缓;热带地区医院感染发病部位与季度变化密切相关,医疗机构应根据医院感染变化特点,针对性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同时,热带地区医院感染的研究需考虑地区差异性、季度差异性、感染部位差异性。 李领 王丹心 陈恒关键词:医院感染 热带 发病率 不同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疲劳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价不同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疲劳的影响,为护理人员选择最优措施改善脑卒中患者疲劳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CBM、和Wan Fang Data等数据库有关改善脑卒中患者疲劳的非药物干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3月。应用Review Manager 5.2进行传统Meta分析和ADDIS 1.16.8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包括10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共858例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患者。传统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的10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疲劳[MD=-1.04,95%CI(-1.46,-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的10种非药物干预措施较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在缓解脑卒中患者疲劳无明显差异(P>0.05),但累积排序概率结果显示,纳入的10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疲劳影响效果从优到差前3种依次为:腹式呼吸训练、认知行为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结论当前证据表明,纳入的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探索,建议未来开展更大样本和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检验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脑卒中患者疲劳的效果。 林晓丽 王丹心 谭绍英 范天伦 王涛关键词:脑卒中 非药物干预 术前肠内营养对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术前肠内营养对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术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6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常规治疗和饮食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术后7 d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 d血清降钙素原和D-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均P < 0.05)。对照组患者术后7 d血清降钙素原和D-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均P < 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和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同期观察组(均P <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和术后7 d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术后7 d心理状态均无明显变化(均P > 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术前肠内营养能够改善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手术创伤,改善应激所致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变化,有望缩短患者住院天数、促进其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周桔丰 苏小玉 王丹心 陈玲玲 何丽关键词:肠内营养 肠黏膜屏障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线粒体质量控制在COPD中的作用及治疗进展 2024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全球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明确,目前的治疗手段仍有局限。线粒体质量控制(MQC)是指受损或老化的线粒体被选择性地去除,新线粒体的产生,涉及线粒体的有丝分裂、线粒体动力学、生物发生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衡在COPD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就MQC在COP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总结了COPD线粒体相关治疗进展,以期为COPD治疗新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何光亮 王丹心 刘磊 叶敏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