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霖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发酵
  • 1篇优化设计
  • 1篇乳酸
  • 1篇生物发酵
  • 1篇生物反应
  • 1篇生物反应器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发酵
  • 1篇流体力学
  • 1篇酵母
  • 1篇聚乳酸
  • 1篇菌种选育
  • 1篇计算流体力学
  • 1篇假丝酵母
  • 1篇合成工艺
  • 1篇二元酸
  • 1篇发酵法
  • 1篇发酵法生产
  • 1篇发酵菌
  • 1篇发酵菌种

机构

  • 4篇中国石化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化仪征...

作者

  • 4篇张霖
  • 1篇张志炳
  • 1篇王领民
  • 1篇王崇辉
  • 1篇姚新武
  • 1篇骆培成
  • 1篇李福利
  • 1篇张锋
  • 1篇廖莎
  • 1篇乔凯

传媒

  • 1篇合成技术及应...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丙交酯合成工艺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丙交酯是合成聚乳酸的主要原料,其收率和纯度制约着聚乳酸的成本和质量。介绍了聚乳酸的市场概况,重点综述了两步法丙交酯合成工艺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对乳酸缩聚和解聚的影响以及粗丙交酯精制方法的优劣;分析了国内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丙交酯合成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开发高效手性催化剂、高收率的精制技术以及连续化生产工艺等。
王领民姚新武乔凯廖莎张霖王崇辉
关键词:丙交酯乳酸聚乳酸合成工艺
基于介尺度PBM模型的生物反应器放大模拟及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对于通气搅拌式工业生物反应器的放大设计而言,精确预测气泡尺寸和体积传质系数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建立合适的气泡聚并和破碎模型,以保证反应器的高效操作。以5 L通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为对象,以气泡尺寸和体积传质系数的实验数据为基准,模拟并考察了两种聚并模型和四种破碎模型对生物反应器内流体流动行为以及传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介尺度理论的修正聚并模型与考虑黏流剪切的破碎模型组合,所得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最好,这为大型生物反应器的桨型优化提供了模型基础。因为工业化生物发酵通常是在大型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搅拌桨型对生物反应器效能至关重要,故本研究在选定最优气泡聚并破碎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叶轮末端剪切力相等的放大原则将5 L通气搅拌式工业生物反应器放大到400 m^(3),同时考察了六斜叶圆盘搅拌桨、非对称式抛物线搅拌桨、布鲁马金式搅拌桨以及六直叶圆盘搅拌桨等桨型组合对气泡破碎能力和气体分散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综合对比气含率、体积传质系数等参数,得到400 m3通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的最优桨型组合。
万景张霖樊亚超刘勰民骆培成张锋张志炳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计算流体力学优化设计
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工艺优化及评价
2017年
1,3-丙二醇主要用途是和对苯二甲酸(PTA)一起合成新型聚酯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但是1,3-丙二醇的高成本制约了PTT的发展,低成本1,3-丙二醇合成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是在以甘油为底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工艺路线上进行优化,使用实验室2.5 L发酵罐进行试验,研究甘油发酵过程中搅拌速度、氮气通气率、发酵时间对最终发酵液中1,3-丙二醇含量的影响,在发酵温度37℃、pH值7.0、通气率0.2 vvm、发酵时间40 h、搅拌转速400 r/min的条件下,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含量高达80 g/L以上,产品纯度达到99.5%以上。
赵东一张霖
关键词:1,3-丙二醇发酵
长链二元酸发酵菌种创制和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长链二元酸作为合成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原料,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和医药等领域,目前全球对于长链二元酸的需求呈逐年增长态势。化学法合成长链二元酸对反应条件要求严苛且工艺复杂,而微生物发酵合成在经济性和难易度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综述了长链二元酸的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分子工程选育高产菌株的进展以及生物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的产业化现状,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合成生物学创制长链二元酸高产菌株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张全文志琼张霖樊亚超李福利
关键词:假丝酵母长链二元酸微生物发酵菌种选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