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比夫定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乙肝疫苗阻断胎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HB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3例诊断为中晚期妊娠(妊娠22~30周)合并乙肝孕妇,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治疗组(35例,口服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和对照组(18例,只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两组均在分娩后采取脐带血检测HBV血清学标志,24 h内给新生儿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U及乙肝疫苗10 μg,并分别于1。6个月时再次注射乙肝疫苗10 μg。结果:在分娩时检测,显示治疗组母亲HBV DNA定量减少,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恢复正常,1年后复查幼儿血清中HBsAg,治疗组幼儿HBV阳性为0,对照组幼儿HBV阳性者3例。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乙肝疫苗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乙肝孕妇是有效。安全的,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 陈永利高霞李静
- 关键词:妊娠乙肝
- 孕妇妊娠和分娩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m-3、PD-L1表达水平与宫颈成熟的关系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孕妇妊娠和分娩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区黏蛋白-3(Tim-3)、程序性死亡配体l(PD-L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水平与宫颈成熟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本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230例,根据自然临产时宫颈Bishop评分分为未成熟组(Bishop评分<6分)60例和成熟组(Bishop评分≥6分)17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孕妇孕27周、36周、临产前及产后24 h的PBMC中PD-L1^(+)CD14^(+)、TIM-3^(+)CD4^(+)单核细胞比率;采用Pearson法分析各时期PBMC中PD-L1^(+)CD14^(+)、TIM-3^(+)CD4^(+)水平与宫颈成熟度的关系;ROC曲线分析妊娠和分娩中PBMC中Tim-3、PD-L1水平对宫颈成熟度的预测价值。【结果】孕36周、临产前及产后24 h,成熟组PBMC中TIM-3^(+)CD4^(+)、PD-L1^(+)CD14^(+)水平均高于未成熟组(P<0.05)。孕36周、临产前及产后24 h,PBMC中TIM-3^(+)CD4^(+)、PD-L1^(+)CD14^(+)水平均与宫颈Bishop评分呈正相关(P<0.05)。孕36周及临产前PBMC中TIM-3^(+)CD4^(+)、PD-L1^(+)CD14^(+)均对宫颈成熟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结论】孕妇妊娠晚期及临产前、产后24 h的PBMC中TIM-3、PD-L1水平均与宫颈成熟度有关,且妊娠晚期及临产前PBMC中TIM-3、PD-L1水平可预测宫颈成熟度,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 孙雪高霞陈永利
- 关键词:妊娠分娩宫颈成熟度
- MRI影像联合血清sFlt-1、AFP诊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价值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联合血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甲胎蛋白(AFP)检测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278例临床资料,经病理确诊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42例为病例组,同期规律产前检查健康孕妇136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sFlt-1、AFP水平;Pearson法分析病例组血清sFlt-1与AFP水平的相关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影像、血清sFlt-1、AFP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sFlt-1(2.52±0.43 ng/ml)、AFP(62.91±7.19 U/ml)高于对照组(1.12±0.15 ng/ml、30.72±3.57 U/ml),且病例组中粘连型、穿透型、植入型患者血清sFlt-1、AFP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病例组血清sFlt-1与AFP水平呈正相关(P<0.05);病例组患者胎盘内信号不均、胎盘内增粗血管影、胎盘与子宫分界不清特征比例高于对照组,膀胱突起、子宫局部外凸特征比例低于对照组(均P<0.05);MRI影像联合血清sFlt-1、AFP检测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灵敏度(84.8%)、准确度(80.2%)均高于单独指标诊断。结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血清sFlt-1、AFP异常升高,MRI影像联合血清sFlt-1、AFP检测可提高诊断灵敏度。
- 俞晓倩高霞欧阳柳孙雪
- 关键词:甲胎蛋白
- 十堰市服务行业女职工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从事餐饮、家政、酒店客房、商场销售、娱乐等服务行业的女职工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服务行业女职工的焦虑症状阳性率5.70%(91/1596),抑郁症状阳性率27.94%(446/1596);五种不同岗位的女职工焦虑和抑郁心理症状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每周工作时间长、收入低是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27和1.665。建议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增加收入等干预措施,提高服务行业女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
- 王容侠俞文兰张昌军梅良英卫婷婷高霞周晓敏陈琳琳邓琼韩瑜
- 关键词:女职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 基于全外显子组测序探寻孕妇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机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探寻孕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致病基因的意义。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招募在十堰市人民医院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在16~24孕周内)的孕妇,并随访至分娩后42 d。共有12名患有VTE的孕妇(VTE组)和12名对照(对照组)纳入研究。采集血样,并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进行测序。在已知血栓形成倾向基因中发现的破坏性变异以及可能与妊娠期VTE相关的罕见破坏性变异。结果WES在VTE组中总共检测到360827处改变。在使用“识别罕见致病变异”标准进行过滤后,候选变异列表减少到8452个,其中6756个VUS变异、14个可能的致病变异。样本包含29种已知的血栓形成倾向变体,包括8个错义、3个终止密码子获、2个接合部位缺失、1个蛋白质改变插入和(或)缺失、5个移码突变、7个同义突变和3个内含子突变。突变频率最高的前5个基因是凝血因子V(F5,12.24%),其次是凝血因子2(F2,10.20%)、PROS1(10.20%)、PROC(8.16%)和SERPINA10(6.12%)。通过外显子组关联研究显示3个外显子变异达到了暗示意义,分别为TAS2R43(rs200893955,P=3.68×10^(-5))、NRCAM(rs1269621,P=5.04×10^(-5),FDR=0.0478)和ZFP41(rs6558339,P=8.85×10^(-5))。结论妊娠期VTE可能主要与包括F5、F2在内的已知致病变异以及14个可能的罕见致病变异的存在相关。
- 刘博王运菊高霞刘孟彬尚丽
- 关键词:孕妇静脉血栓栓塞症致病基因
- 心理干预对妊高症的疗效及作用分析——评《常见高危妊娠诊疗规范》
- 2024年
- 《常见高危妊娠诊疗规范》由胡娅莉主编,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妊娠前与孕期咨询、常见妊娠并发症、常见妊娠合并症、常见分娩期并发症、产程处理与难产、早期新生儿处理、产科相关检查、产科管理的处理流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书中应用了大量的表格、图片及诊疗流程等方式总结了诊治路径,有利于产科临床医生诊疗思路的培训。可供妇产科临床工作者、学习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家属参考。妊娠期高血压即妊高征,是妇产科的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疾病之一,是指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的高血压,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其很大概率地引起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和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高血压在健康初产妇中的发生率为6%~17%,在经产妇中为2%~4%,其主要临床症状有水肿、血压升高和蛋白尿等,甚者伴有头痛、眼花、抽搐、心肾功能衰竭等,妊娠期高血压不仅会影响孕妇的健康,还会影响胎儿的健康以及生长发育,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孕期血压管理包括:对病情的全面评估、血压的监测、规范化使用降压药、合理使用硫酸镁以及高血压急症的救治策略,有利于降低重度高血压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母胎严重不良预后。治疗包括对母体和胎儿严密监护,降压和硫酸镁预防子痫。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以硫酸镁为首先,但仍受到个体差异、药物过敏等限制,临床疗效不佳。
- 黄卉高霞
- 关键词:高危妊娠胎儿宫内窘迫早期新生儿重度高血压高血压急症
- Wnt2/β-catenin在胎盘植入性疾病孕妇外周血及脐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分泌型糖蛋白2(Wnt2)、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胎盘植入性疾病孕妇外周血及脐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月4月本院收治的156例胎盘植入性疾病孕妇临床资料,包括胎盘粘连(胎盘粘连组78例)与胎盘植入(胎盘植入组78例),同期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健康孕妇80例为对照组。纳入对象入院后均检测外周血及脐血中Wnt2、β-catenin水平并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外周血及脐血中Wnt2、β-catenin与胎盘植入超声评分量表评分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孕妇外周血中Wnt2、β-catenin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胎盘粘连组、胎盘植入组孕妇外周血及脐血中Wnt2、β-catenin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胎盘植入性疾病孕妇外周血、脐血中Wnt2与β-catenin均呈正相关,Wnt2、β-catenin与胎盘植入超声评分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Wnt2、β-catenin及两项联合预测胎盘植入性疾病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0.859、0.905。结论:胎盘植入孕妇外周血及脐血中Wnt2、β-catenin水平异常升高,其水平升高与孕妇胎盘植入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对胎盘植入发生有较高评估价值。
- 程杨春高霞李艳吴莹莹
- 关键词:Β-连环蛋白
- 一种制药用中药多重粉碎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药用中药多重粉碎装置,包括壳体装置和粉碎装置;所述进料斗下方设有一对切割刀盘,切割刀盘均通过第一转轴与位于壳体上方的电机相连接;所述细化盘的圆周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壳体的内侧壁相对应位置上也设有第一...
- 高霞刘波
- 文献传递
- 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模型构建及其预防措施分析
- 2024年
- 目的构建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模型,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9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293例纳入研究,根据研究对象术中出血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术中出血组、非术中出血组,回顾性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模型对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293例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31例,发生率为10.58%。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手术治疗的孕周延长、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孕囊最大直径增加、手术时间延长、接受手术治疗时的胚芽心管搏动、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宫缩乏力为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66、2.234、2.214、1.921、2.177、2.061,P<0.05)。构建危险因素模型:logit(P)=-14.158+接受手术治疗的孕周×0.773+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孕囊最大直径×0.804+手术时间×0.795+接受手术治疗时的胚芽心管搏动×0.653+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0.778+宫缩乏力×0.723。以发生术中出血为阳性,未发生术中出血为阴性,按照危险因素模型绘制预测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当logit(P)>12.17时,曲线下面积为0.910,诊断灵敏度94.00%、特异度为82.00%。结论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率相对较高,术中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接受手术治疗的孕周延长、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孕囊最大直径增加、手术时间延长、接受手术治疗时的胚芽心管搏动、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宫缩乏力,据此建立危险因素模型预测剖宫产疤痕妊娠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的价值较高,临床可对高危研究
- 王雪阮荣娥赵为呈高霞
- 关键词:剖宫产疤痕妊娠术中出血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值、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值(ACR)、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十堰市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60例HDC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2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集60例HDCP患者静脉血进行检测,比较两组ACR、D-D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ACR、D-D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CR与D-D单独与联合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观察组ACR、D-D水平[(34.84±5.21)g/mol、(3.75±1.02)mg/L]高于对照组[(27.49±3.48)g/mol、(2.38±0.67)mg/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R、D-D与HD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ACR联合D-D预测HDCP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39(95%CI:0.860~1.000),高于ACR、D-D单独预测的0.776(95%CI:0.648~0.904)、0.760(95%CI:0.640~0.880)。结论ACR、D-D水平升高是HDCP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对两项指标进行检测可尽早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继而指导临床施行针对性防范措施,以尽可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黄卉尚丽俞晓倩高霞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