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
-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十堰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RR11和SKA2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蛋白11(PRR11)、纺锤体和动粒相关蛋白2(SKA2)与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采用GEPIA数据库、LinkedOmics数据库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研究PRR11和SKA2在卵巢恶性肿瘤的表达及预后价值,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RR11和SKA2在15例卵巢良性组织及50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与卵巢良性组织相比,PRR11和SKA2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且二者之间有相关性(P<0.05);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卵巢恶性肿瘤队列中差异表达基因(PRR11)与SKA2具有相关性;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PRR11和SKA2的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率(OS)有关,卵巢肿瘤组织PRR11或SKA2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低于PRR11或SKA2低表达的患者(P<0.001);但PRR11的表达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无关(P>0.05),SKA2的表达与患者PFS有关(P<0.05);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和卵巢良性组织中,PRR1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00%(42/50)和46.00%(7/15),SKA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00%(46/50)和40.00%(6/15),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PRR11和SKA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R11和SKA2在浆液性卵巢恶性肿瘤中不同的FIGO分期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PRR11和SKA2高表达可能导致卵巢浆液性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及侵袭转移能力增强;在不同年龄、脉管神经是否浸润、淋巴是否转移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RR11和SKA2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475,P<0.05),且分别在浆液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均具有正相关性(浆液性肿瘤中r=0.516,P<0.05;交界性肿瘤中r=0.459,P<0.05)。结论:PRR11和SKA2在卵巢上皮�
- 昌牧雨张毅
-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
- 富血小板血浆微球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大鼠尿动力学及阴道前壁胶原代谢影响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微球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大鼠尿动力学及阴道前壁胶原代谢影响。方法:将60只6~8周未生产的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富血小板血浆组、空白明胶微球组及富血小板血浆微球组各12只,制备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大鼠模型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正常饲养,其余三组依次采用微量注射器注入富血小板血浆、空白明胶微球及富血小板血浆微球。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尿动力指标、膀胱内压、尿道括约肌组织形态、阴道前壁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Ⅰ型胶原蛋白(Col-Ⅰ)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TGF-β、TIMP-1、MMP-1、MMP-9、Col-Ⅰ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富血小板血浆组、空白明胶微球组及富血小板血浆微球组尿动力指标、膀胱内压、阴道前壁TGF-βmRNA/蛋白、TIMP-1 mRNA/蛋白、MMP-1 mRNA/蛋白、MMP-9 mRNA/蛋白、Col-ⅠmRNA/蛋白均改善(均P<0.05);与富血小板血浆组、空白明胶微球组比较,正常组及富血小板血浆微球组尿动力指标、膀胱内压、阴道前壁TGF-βmRNA/蛋白、TIMP-1 mRNA/蛋白、MMP-1 mRNA/蛋白、MMP-9 mRNA/蛋白、Col-ⅠmRNA/蛋白均改善(均P<0.05);与富血小板血浆微球组比较,正常组尿动力指标、膀胱内压、阴道前壁TGF-βmRNA/蛋白、TIMP-1 mRNA/蛋白、MMP-1 mRNA/蛋白、MMP-9 mRNA/蛋白、Col-ⅠmRNA/蛋白均改善(均P<0.05);富血小板血浆组与空白明胶微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微球能够恢复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大鼠尿动力学,同时能够调节胶原代谢。
- 贺静雯李得加张毅闫益芳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后
- 电针八髎穴联合腹部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联合腹部按摩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程度、月经期外周血浆中前列腺素E_2(PGE_2)与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八髎穴联合腹部按摩治疗,于月经周期前1周开始治疗,直至月经周期结束。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于月经来潮前2d或开始有症状时开始服用,连服3~5d或至症状缓解。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78.13%),有显著性差异(<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显著降低(<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PGF2α含量升高,PGE_2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电针八髎穴联合腹部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与口服布洛芬胶囊比较,具有疗效确切、易于掌握、安全方便等优点。
- 李著艳张毅
-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电针八髎穴腹部按摩
- 核因子E2相关因子/血红素加氧酶1及血栓素B2T/6-酮-前列腺素F1α信号通路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信号通路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购买60只4~6周龄裸鼠,体重(180±20)g,随机将6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深静脉血栓组各20只。其中空白组正常饲养1周;模型组及深静脉血栓组均建立宫颈癌动物模型,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正常饲养;深静脉血栓组给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正常饲养。观察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HE染色切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大鼠血管组织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凝血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XB2/6-Keto-PGF1α水平,免疫印迹检测Nrf2/HO-1信号通路。结果:实验过程中,三组大鼠均未出现意外死亡,存活率均为100%。模型组未形成血栓,深静脉血栓组造模后1、3、7、14 d成栓率依次为50.00%(10/20)、95.00%(19/20)、100%(20/20)。大鼠下腔静脉产生的血栓尾部为红色血栓、中间为混合血栓、头部为白色血栓。深静脉血栓组血管内皮凋亡率高于模型组(P<0.05)。深静脉血栓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D-二聚体高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空白对照组,D-二聚体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深静脉血栓组TXB2、TXB2/6-Keto-PGF1α高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6-Keto-PGF1α低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TXB2、TXB2/6-Keto-PGF1α高于空白对照组,6-Keto-PGF1α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深静脉血栓组Nrf2、HO-1低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rf2/HO-1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结论:TXB2/6-Keto-PGF1α、Nrf2/HO-1信号通路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大鼠中异常表达,也是宫颈癌根�
- 莫明静李得加张毅朱桂娟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后
- miR-27a对不同病变程度宫颈组织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miR-27a对不同病变程度宫颈组织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表达水平差异性分析。方法选取宫颈组织病变患者120例,其中HPV-16阳性感染的正常宫颈组织患者为40例对照组,HPV-16阳性HSIL组织患者40例和HPV-16阳性早期宫颈鳞癌病变组织患者40例分别为研究组1、研究组2。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三组患者宫颈组织中miR-27a表达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iR-27a转然后过表达及低表达时miR-27a的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实验技术检测Siha转然后SIPAIL3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1、2中miR-27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7amimic组中mir-27a表达量显著高于miR-27amimic NC组,miR-27ainhibitor组mir-27a表达量显著低于miR-27a inhibitor 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7amimic组Shia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miR-27amimic NC组,miR-27a inhibitor组则弱于miR-27a inhibitor 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7a随着宫颈组织的病变程度加重,表达水平显著提升,且能够通过调控其下游靶基因SIPA1L3的表达促进Siha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进而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 张毅范丽马亚琳李著艳刘莹王任晓
- 关键词:病变程度宫颈组织
- 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两种治疗方式对有生育需求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十堰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高级别CIN接受LEEP术或CKC术后有妊娠意愿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EEP组(41例)及CKC组(40例),统计两种方式治疗后患者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剖宫产率等指标。结果 LEEP组和CKC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2%vs 87.5%,P>0.05)。LEEP组流产率(16.2%vs 37.1%)、早产率(5.4%vs 25.7%)、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8.1%vs 28.6%)、剖宫产率(13.5%vs 42.9%)低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行CKC术患者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高于行LEEP术患者。对于有生育要求的高级别CIN患者,可以考虑选择LEEP治疗。
- 李颖颖张毅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冷刀锥切术
- 卵巢上皮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卵巢上皮癌患者在肿瘤减灭术后采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到本院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的68例卵巢上皮癌患者按随机数字平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B组采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化疗,观察比较两组化疗效果。结果:A、B组化疗1个周期后总缓解率分别为64.71%、70.59%,两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A、B组化疗3个周期后总缓解率分别为70.59%、91.18%,B组总缓解率高于A组(P<0.05);A、B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67.64%、79.41%,两组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A、B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9.5±3.2)个月、(40.1±2.9)个月,两组平均生存期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率少于A组(P<0.05)。结论:对于卵巢上皮癌患者在疗效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给予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化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毒副反应。
- 张毅高霞黄光荣
-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奈达铂紫杉醇肿瘤细胞减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