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丰
-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5
- 供职机构: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盘形件增量拉深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 2007年
- 增量拉深成形由于旋转的模具与坯料接触区域的不断变化而一直是数值模拟的难点,为此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对为A1100铝合金的盘形件增量拉深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量拉深成形凸模的受力与传统拉深工艺相比大大降低,据此得到了凸模受力图和板料应变云图,每一步凸模受力峰值和坯料等效应变值与已有的盘形件工艺试验研究结果一致。
- 张庆丰周旭东杨涤心刑建斌
- 关键词:盘形件有限元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被引量:2
- 2014年
- 阐述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把抽象、枯燥的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结合起来,把人文科学渗透到专业课教学过程,辅以多媒体教学方式和"提问、讨论、总结"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 张庆丰
- 关键词:课堂教学
- 应用型本科“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上好第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抽象的概念和生活实例结合起来、把人文科学渗透其中;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提问、讨论、总结"三模式配合。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 张庆丰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板料增量成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0年
- 板料增量成形是采用简单模具对板料进行逐次塑性加工的一种工艺,不需要专用的模具就可以成形较为复杂的零件,同时还具有成形力小、柔性高的特点,特别适合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的生产方式,因此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重点从板料的增量压弯成形、增量拉深胀形、增量微成形3个方面对板料增量成形的发展进行综述,还对板料增量成形工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进行理论创新、开发新的模拟软件、探索新的成形方案、开发增量成形新设备是发展趋势。
- 张庆丰贾平周旭东穆欣方世杰
- 塑性微成形技术的发展被引量:8
- 2006年
- 阐述了塑性微成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重点从尺寸效应、本构模型、摩擦规律、冲压性能和超塑性微成形等5个方面描述了国外塑性微成形技术的发展现状,简单概括了国内微成形技术的发展状况,指出了这一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 张庆丰周旭东杨涤心
- 关键词:尺寸效应
- 电火花加工针阀体喷孔的工艺研究
- 2010年
- 针对中国第一拖拉机集团有限公司燃油喷射公司加工轴针式喷油嘴针阀体准1.5喷孔的工艺方法,陈述了电火花加工原理,机床主要结构,操作方法,工艺安排,加工质量以及存在的问题。
- 宋晓玲张庆丰
- 关键词:电火花加工针阀体喷孔
- 增强材料科学基础授课效果的几点体会被引量:7
- 2009年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概念多、内容多、抽象、难理解、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授课难度较大,如何增强其授课效果成为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试验工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依次从"吃透"教学大纲,撰写合适的教案;上好第一节课;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做好作业的点评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
- 张庆丰
-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 盒形件增量拉深成形数值模拟及工艺试验被引量:5
- 2011年
- 为了探索板料增量拉深成形的特点和规律,设计了增量拉深成形轨迹,用Deform-3D模拟软件,对盒形件增量拉深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凹模圆角半径和凸模进给速度对成形件质量的影响,获得了成形过程中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并设计了具有双向调节机构的增量拉深模,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工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凹模圆角半径R=1.5 mm、凸模进给速度v=2.5 mm.s-1时能获得高质量的成形件;盒形件的等效应力和应变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应力和最大厚度减薄发生在盒形件筒壁直段与凸模圆角相切的部位,此处为零件最易破裂部位。
- 张庆丰金文中周旭东
- 关键词:盒形件数值模拟
- 盒形件增量拉深成形模具设计及工艺试验被引量:5
- 2007年
- 阐述了盒形件增量拉深成形原理,介绍了盒形件增量拉深成形毛坯尺寸的确定,简述了增量拉深成形盒形件模具设计过程。利用该拉深模在GLeeble1500D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了工艺试验,成功地实现了一个凸模生产两类盒形件的试验目的。
- 张庆丰周旭东杨涤心
- 关键词:盒形件
- 高铬表面复合材料的冲击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以高碳铬铁为主要增强材料,采用铸造方法制备了三种不同成分的高铬表面复合材料。观察了表面复合层的组织及其与基体的结合状态,使用MLD-10型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进行了材料的冲击磨损试验。磨损试验结束后,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表面复合材料的磨损面及其正切面形貌,分析了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所制备的三种材料中,增强颗粒中高碳铬铁含量为40%的表面复合材料耐磨性最好,其耐磨性是基体材料的10倍以上;所制备表面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失效方式为反复塑性变形和疲劳剥落。
- 贾利晓张庆丰王笑真
- 关键词:耐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