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扬

作品数:58 被引量:519H指数:1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生生物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植物
  • 11篇人工湿地
  • 9篇群落
  • 9篇污水
  • 8篇浮游植物
  • 7篇群落结构
  • 6篇水库
  • 5篇水质
  • 5篇污染
  • 4篇底栖动物
  • 4篇植物群
  • 4篇植物群落
  • 4篇生活污水
  • 4篇生物滤床
  • 4篇滤床
  • 4篇环境因子
  • 4篇河流
  • 4篇浮游
  • 4篇浮游植物群落
  • 3篇演替

机构

  • 56篇暨南大学
  • 22篇教育部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遵义医学院
  • 3篇温州医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遵义医科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市环境科...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广东省水文局
  • 1篇深圳市深港产...

作者

  • 58篇杨扬
  • 16篇乔永民
  • 14篇陶然
  • 12篇潘鸿
  • 7篇戴玉女
  • 6篇张敏
  • 6篇李丽
  • 6篇麦晓蓓
  • 5篇唐宇宏
  • 5篇方建德
  • 5篇王赛
  • 4篇阿丹
  • 4篇何文祥
  • 4篇万翔
  • 3篇刘振乾
  • 3篇王团团
  • 3篇邰义萍
  • 3篇杨扬
  • 3篇林剑华
  • 3篇杨凤娟

传媒

  • 9篇生态科学
  • 7篇环境工程学报
  • 5篇湖泊科学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环境科学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 3篇2009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惠州沙田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演替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2009年7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分别对沙田水库4个样点进行浮游植物采集。检测出浮游植物58种(含变种),隶属7门8纲18目31科46属。丰、枯水期均出现的优势种分别为史氏棒胶藻(Rhabdogloea smithii)、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微小多甲藻(Peridinium pusillum)、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仅在丰水期形成的优势种分别为简单棕鞭藻(Ochromonas simplex)、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针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ciculars)和柯氏并联藻(Quadrigula chodatii);而枯水期形成的优势种分别为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ns)、水溪绿球藻(Chlorococcum infusionum)。丰、枯水期丰度分别为(8.36±1.37)×105 cell·L^(-1)和(3.60±1.81)×105 cell·L^(-1);生物量分别为1.34±0.55 mm^3·L^(-1)和0.43±0.43 mm^3·L^(-1);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1.25—2.75之间,丰、枯水期水质分别为中营养和富营养水平。与2000年结果比较,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由绿藻型更替为绿硅藻型,丰度组成由蓝-绿藻型更替为绿-蓝-甲藻型;清洁水体的优势种消失/减少,耐污种类优势种增加,其中绿藻优势种存在向小型、单细胞种类更替的趋势。
潘鸿杨扬唐宇宏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
上海地区酸雨强度的格局转变规律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STARS(sequential t-test analysis of regime shifts),以酸雨pH值、酸雨最小pH值以及酸雨频率为指标,研究了1991~2006年间上海地区酸雨强度的格局转变规律。1991~2006年间上海地区酸雨pH、最小pH均存在着三种格局,两次转变;1995年转变前的上海地区酸雨pH和最小pH相对较低,强度较强;此次转变后的酸雨pH和最小pH均相对升高,强度减弱;酸雨pH和最小pH再次发生转变的时间分别是2002年和2003年,使得pH下降,强度增强;酸雨频率则存在两种格局,一次转变,发生转变的时间是2004年;格局转变前,酸雨频率相对较低,平均17%,格局转变后酸雨频率相对较高,平均为43%。上海地区酸雨强度格局转变指数(RSI)在1995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0.834、0.968、0.568和1.682。
梅雪英杨扬史利江郑丽波方建德
关键词:酸雨
铜离子存在下凹凸棒对锌离子的吸附特性
2011年
研究了铜离子存在的竞争体系下凹凸棒对锌离子的吸附特性,分析了吸附时间、吸附质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与单一体系相比,凹凸棒对锌离子的吸附速率受铜离子竞争吸附的影响而大大减慢。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竞争体系下锌离子在凹凸棒上的吸附过程。与单一体系相比,在竞争体系下凹凸棒对锌离子的吸附容量急剧减少。
何妙莹朱毅张渊明杨扬韩博平
关键词:凹凸棒
铁岗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演替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的7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对铁岗水库5个样点的浮游植物样品进行采集,初步检出113种(含变型和变种)浮游植物,分属7门10纲20目35科75属。其中,绿藻55种、蓝藻22种、硅藻21种。细小隐球藻、细小平裂藻、狭细贾丝藻、断裂颤藻、水华束丝藻、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梅尼小环藻、小球藻、针形纤维藻、月牙藻、双对栅藻、四角十字藻和空星藻为丰水期优势种;狭细贾丝藻、给水席藻、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梅尼小环藻、尖针杆藻、小球藻和双对栅藻为枯水期优势种。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植物丰度为(3.69±2.38)×107cells/L和(3.99±2.58)×107cells/L;生物量为(11.74±3.99)mm3/L和(18.61±16.60)mm3/L;Margalef指数为(1.43±1.01)和(1.44±1.00);Shannon-Weaver指数为(2.17±0.13)和(1.72±0.36);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3±0.11)和(0.64±0.25)。铁岗水库浮游植物演替特征表现为Shannon-Weaver指数和绿藻物种丰富度增加,浮游植物丰度降低;优势种由单一蓝藻型演替为多门类复合型,物种组成由蓝-绿-硅藻型演替为绿-蓝-硅藻型。
潘鸿潘鸿杨扬孟庆峰杨昱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铁岗水库
人工湿地去除非持久性农药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非持久性农药是一类能够在环境中快速降解的农药,但是其被大量使用,将导致其在土壤环境中聚积,经由雨水冲刷或者以灌溉尾水的形式进入地表径流,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威胁饮用水安全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综述了人工湿地去除非持久性农药的机制,总结了影响去除非持久性农药效率的因素,认为人工湿地是接纳污染水体、截留其中污染物质、促使污染物质转化和去除污染物质的最佳方法。人工湿地主要通过化学水解、物理沉降、基质吸附、植物吸附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机制去除非持久性农药。农药的理化性质、基质性质、植物作用和人工湿地不同运行参数等都会影响非持久性农药的去除效率。以往相关研究未深入阐释人工湿地去除农药的机制;忽视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应用研究;加强和完善以上方面的研究,对利用人工湿地去除非持久性农药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陈沛君王团团杨扬
关键词:人工湿地
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去除二级污水处理厂尾水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工艺对二级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在净化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好氧环境,对尾水中悬浮颗粒物(SS)、化学需要氧量(COD)和氨氮(NH4+)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76%、45%和77%。尾水中可检出不同程度的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其中双酚A(BPA)、壬基酚(4-NP)、辛基酚(4-t-OP)、三氯生(TCS)和雌酮(E1)的浓度在1~1639 ng/L之间,未检出雌二醇(E2)和炔雌醇(EE2)。该工艺可显著削减上述有机微污染物的含量,去除效率分别可达49%、63%、78%、80%和46%。4-NP、4-t-OP和TCS的去除效率随水力负荷(HLR)减小而升高,E1的去除效率不随HLR变化而变化,BPA的去除效率随HLR减小而下降,主要因为强疏水性有机物可在吸附竞争中降低疏水性较弱的有机物在系统中的吸附能力。
戴玉女杨扬阿丹陈纯兴陶然王素玉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尾水生物滤床内分泌干扰物深度处理
火山石生物滤床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被引量:5
2015年
微囊藻水华爆发导致大量微囊藻毒素释放至地表水环境中,严重威胁着饮用水供水安全。通过不同条件火山石自然曝气生物滤床(活性挂膜、灭活挂膜、未挂膜和无填料滤床)对不同形态、构型(MC-LR、MC-RR)的微囊藻毒素的去除实验,探讨其去除效率、途径和机理。结果表明,火山石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是微生物降解和基质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胞外毒素和胞内毒素的总去除率分别为58%和91%。其中,胞外毒素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作用途径去除,占胞外毒素总去除率的(41±4.2)%,胞内毒素则主要通过基质吸附途径去除,占胞内毒素总去除率的(64±5.1)%。生物膜吸附、光降解等其他途径无明显作用。另外,不同构型的微囊藻毒素在火山石自然曝气生物滤床中均能有效去除,MC-LR和MC-RR的去除率分别为68%和54%。
何文祥杨扬乔永民陶然万翔陈可心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对二级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抗生素,对生物滤床中抗生素的去除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自然曝气生物滤床能够有效地去除四环素类抗生素(58±2)%、喹诺酮类抗生素(48±20)%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8±11)%。微生物降解和物理吸附是生物滤床去除抗生素的主要途径,而这两种途径的协同作用则延长了生物滤床的运行周期。结果还表明,水力负荷对抗生素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大,当水力负荷为4.8~6.4 m/d时,生物滤床对抗生素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此外,水质参数(水温、pH、COD浓度和硝化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影响生物滤床对抗生素的处理效果。
阿丹杨扬戴玉女陈纯兴陶然王素玉
关键词:抗生素污水处理厂尾水水力负荷
环境因素对不同工艺人工湿地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反硝化细菌在人工湿地对N元素去除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解湿地类型、基质、植被和水力负荷及物理参数对人工湿地反硝化功能细菌丰度的影响,构建了9个不同工艺组合的人工湿地小试装置。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湿地基质中反硝化功能基因nir S,nir K和nos Z的丰度。结果显示,湿地中nir S,nir K和nos Z丰度(以每ng总DNA中的拷贝数计)分别为4.88×103~2.13×105copies/ng,1.2×101~2.14×103copies/ng和1.98×103~2.09×105copies/ng,其中nir S显著高于nir K丰度,nir S丰度与湿地出水的p H显著正相关。分析湿地4种设计参数对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对nir S丰度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湿地类型>植被类型>水力负荷>基质类型,水平潜流和上行垂直流人工湿地中nir S丰度显著高于下行垂直流人工湿地,无植物人工湿地nir S丰度显著高于有植物人工湿地;对nir K丰度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湿地类型>植被类型>基质类型>水力负荷,水平潜流人工湿地nir K丰度显著高于下行垂直流湿地;对nos Z丰度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湿地类型>水力负荷>植被类型>基质类型,但影响都不显著。
张敏陶然杨扬麦晓蓓唐小燕
关键词:人工湿地实时荧光定量NIRKNOSZ
广东省入库河口N_2O分布和通量的时空变化被引量:6
2012年
本研究于2011年7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分别对广东省13个水库的入库河口进行调查,使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水中N2O的浓度并用Liss&Merlivat公式估算出入库河口向大气释放N2O的水-气交换通量。结果表明,河口丰水期N2O溶存浓度范围为15.37~175.22 nmol/L,平均值为(73.77±43.58)nmol/L;N2O水-气交换通量范围为0.26~5.40μmol/(m2.d),平均值是(2.53±1.94)μmol/(m2.d)。河口枯水期N2O溶存浓度范围为44.26~366.11 nmol/L,平均值是(126.61±102.74)nmol/L;N2O水-气交换通量范围是0.86~21.88μmol/(m2.d),平均值是(7.50±6.65)μmol/(m2.d)。河口丰水期N2O溶存浓度和水-气交换通量明显低于枯水期。与其他研究相比,本研究区N2O溶存浓度和水-气交换通量偏低。
张晓萌杨扬蔡楠刘旺乔永民
关键词:N2O通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