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军林

作品数:184 被引量:23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会议论文
  • 5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72篇医药卫生
  • 9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4篇脊柱
  • 94篇脊柱侧
  • 52篇脊柱侧凸
  • 52篇侧凸
  • 51篇侧弯
  • 50篇脊柱侧弯
  • 41篇畸形
  • 40篇矫形
  • 36篇特发性脊柱
  • 31篇诱发电位
  • 30篇脊柱畸形
  • 26篇特发性脊柱侧...
  • 26篇青少年特发性
  • 25篇手术
  • 25篇截骨
  • 19篇术后
  • 19篇青少年特发性...
  • 19篇后路
  • 18篇椎体
  • 16篇特发性脊柱侧...

机构

  • 176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15...
  • 2篇解放军第一五...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武警指挥学院
  • 1篇香港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中山市中医院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180篇杨军林
  • 92篇黄紫房
  • 63篇李佛保
  • 30篇谢超凡
  • 24篇陈裕光
  • 23篇王其飞
  • 23篇林翔
  • 22篇舒海华
  • 22篇邓耀龙
  • 22篇杨靖凡
  • 19篇邹学农
  • 15篇苏培强
  • 14篇刘卫锋
  • 14篇范恒伟
  • 13篇谢红波
  • 12篇王丽琴
  • 12篇隋文渊
  • 10篇魏明
  • 10篇肖萍
  • 9篇郑召民

传媒

  • 15篇第25届全国...
  • 11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广东医学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第八届全国脊...
  • 2篇第七届《中华...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年份

  • 2篇2020
  • 40篇2017
  • 34篇2016
  • 11篇2015
  • 16篇2014
  • 22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2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1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张X线片法与CT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比较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比较单张X线片一次成像测量股骨颈前倾角法与CT法的差异。方法将31例受检者62髋,利用普通透视摄片X线机,使受检者双下肢固定于屈膝屈髋90°,外展60°位,双髋对称,双侧股骨干中轴与骶正中嵴垂直后摄片。测量前倾角,并与CT法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张X线片法与CT法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并高度相关。结论单张X线片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与CT法准确度相同。
杨军林肖学军彭成宏吴锡炳周倩静王永胜李宁王维费志军李佛保
关键词:X线片股骨颈前倾角受检者股骨干X片
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联合监护与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
2011年
目的 探讨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联合监护与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的作用.方法 2006年7月至2010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脊柱手术中同时实施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426例,并对术中出现阳性和仔细检查后原因不明或纠正手术操作后仍没有恢复的23例进行唤醒试验.根据术中联合监护和唤醒试验结果,分别与术后脊髓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监护阳性64例(15%),其中51例与脊髓功能符合,另13例不符合.假阳性占3.1%(13/426).本组无假阴性.联合监护判断脊髓功能灵敏度为100%(51151),特异度96.5%(362/375),约登指数0.965.23例唤醒试验中,8例阳性均与脊髓功能符合,没有假阳性.而15例阴性中,与脊髓功能符合9例,不符合6例.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的灵敏度为57.1%(8/14)、特异度100%(9/9)、约登指数0.571.结论 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为目前脊柱外科手术监护的理想选择和首选方法,唤醒试验可用于联合监护真假阳性鉴别的检测.
陈裕光杨军林万勇郑召民彭新生邹学农陈柏龄苏培强舒海华刘卫锋李佛保
关键词:唤醒试验
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与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联合监护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itic myelopathy, CSM )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otor evoked potential, TES- 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CSEP)联合监测脊髓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CSM手术中同时记录双侧胫前肌、足底躅短屈肌、鱼际肌的TES—MEP和双侧胫后神经和尺神经的CSEP共135例。根据TES—MEP、CSEP和联合监护结果与术后脊髓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比较,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TES—MEP、CSEP、联合监护的成功检出率分别为87.4%、97.8%和100%。因手术操作引起诱发电位阳性共9例占6.7%。TES—MEP、CSEP判断脊髓运动功能的灵敏度分别为100%和83.3%,而判断脊髓感觉功能的灵敏度分别为77.8%和100%;联合监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100%。结论联合监护的成功检出率和准确性明显高于单一方法监护;手术操作引起诱发电位阳性的原因包括:前路椎管内的彻底减压、恢复椎间隙高度和生理弯曲的椎间植骨块或钛网植骨、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后路电磨椎板开槽,以及后路转前路手术时引流管不通的血肿压迫等。
陈裕光彭新生郑召民万勇杨军林陈立言李佛保
关键词:联合监护
无前柱支撑PVCR在重度胸椎侧后凸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后路无前柱支撑全椎体截骨(PVCR)治疗重度僵硬胸椎侧后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回顾性了我院脊柱侧弯中心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采用后路无前柱支撑PVCR矫正的重度僵硬性胸椎侧后凸患者49例,其中男...
杨军林
关键词:脊柱畸形
骨盆骨折后环不同内固定方式的力学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目的 应用有限元方法比较骨盆骨折后环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健康成人下腰椎及骨盆CT扫描数据通过Mimics10.1、 Geomagic Studio 12、Abaqus ...
杨军林曹雷黄紫房
关键词:骨盆骨折有限元内固定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新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小儿发育性髋脱位手术方法。方法以选择性深度扩臼术并新型髋膝活动式支架治疗12名发育性髋脱位患儿,术后随访7~9年,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选择性深度扩臼术出血量小(66±7)ml,时间短(58±6)min,复位满意。术后患儿在短期内(3周左右)均可进行髋膝功能锻炼,无一例出现髋关节僵硬、术后再脱位及患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新手术方法头臼复位确切、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可选择的另一种新术式。
杨军林孙鸿涛廖威明周雪梅杨子波黄紫房谢超凡王永胜费志军王惟李军
关键词:手术
下行神经源性诱发电位及其在脊柱矫形手术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脊柱矫形手术中,内固定物置入、截骨、矫形等过程可能会造成脊髓一过性或永久性损伤.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常在术中开展诱发电位监护。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
张宇奇杨军林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脊柱矫形神经源性运动诱发电位内固定物
脊柱侧凸手术中TES-MEP、CSEP阳性与手术操作相关原因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otorevoked poten-tial,TES-MEP)和/或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阳性与手术操作相关因素。方法 2006年7月~2009年4月,本科行脊柱侧凸手术151例,术中同时监测双侧胫前肌、足拇短屈肌TES-MEP以及双侧胫后肌CSEP。根据术中诱发电位的阳性变化详细检查和分析是否与手术操作不当有关。结果 TES-MEP成功检出率为96.7%,CSEP成功检出率为96%。术中诱发电位阳性27次,除5次不明原因外,22次与手术操作不当相关。其中15次及时采取纠正措施,13次恢复正常,2次明显恢复;7次仅经药物干预和观察处理者,其中6次不能完全恢复,1次无恢复。结论椎弓根钻孔或螺钉置入、内固定器械矫形、截骨过程和截骨面靠拢等手术操作是导致诱发电位阳性的主要原因。
陈裕光万勇郑召民杨军林彭新生邹学农夏杰华舒海华李佛保
关键词:脊柱侧凸手术中并发症
脊柱侧凸顶椎椎体及附件旋转角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估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椎体、椎板、棘突旋转角及椎体相对棘突偏移的距离,为指导术中轴状面去旋转及冠状面侧凸矫形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选取本院脊柱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3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17.0岁,Cobb角51.9°,术前皆行平卧位顶椎区域CT平扫。测量顶椎椎体、椎板及棘突的旋转角度,然后将椎体、椎板及棘突的旋转角度利用SPSS 13.0进行三组定量资料的两两比较,分析三者间的旋转角差异。同时测量椎体相对椎板的偏移距离,计算出其平均值。[结果]顶椎旋转角:椎体平均为17.3°±8.67°,椎板平均为17.6°±11.14°,棘突平均为11.3°±10.51°。经统计分析椎体、椎板与棘突间的旋转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13),而椎体与椎板间的旋转角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906)。椎体相对椎板偏移的距离平均为(0.19±0.12)cm。[结论]测量脊柱侧凸患者术前CT顶椎椎体、椎板及棘突的旋转度和椎体相对棘突的偏移距离,对术中指导脊柱侧凸的轴状面和冠状面矫形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黄紫房杨军林谢红波李佛保王丽琴谢超凡
关键词:旋转角棘突椎板椎体
1~6岁半椎体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固定矫形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初步探讨1~6岁先天性半椎体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脊柱侧弯中心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共完成的1~6岁先天性半椎体畸形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按半椎体部分分类:胸段7例,胸腰段5例,腰段5...
杨军林
关键词:半椎体矫形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术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