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亮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城市
  • 3篇文化
  • 3篇建筑
  • 2篇遗产
  • 2篇水系变迁
  • 2篇皖江流域
  • 2篇历史变迁
  • 2篇教育
  • 2篇江淮
  • 2篇古道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市
  • 1篇电专业
  • 1篇选修
  • 1篇选修课
  • 1篇学生就业
  • 1篇遗产价值
  • 1篇审美分析

机构

  • 10篇安徽建筑大学
  • 8篇安徽建筑工业...
  • 3篇安徽大学

作者

  • 18篇张亮

传媒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安徽广播电视...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农业考古
  • 1篇史林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巢湖学院学报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中国文化遗产
  • 1篇合肥学院学报...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武陵学刊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被引量:5
2015年
徽州古道是古徽州地域及其周边地区近代以前、采用传统技术修建的道路,这些道路遗迹反映了当时的人们迁徙路线和相互交往状态。徽州吉道是徽州移民、徽州人对外开拓和徽州文化形成与扩散的道路,特别是徽商经商路线的见证,可以说徽州古道的形成历程是徽州社会发展的缩影,具有移民文化与商道文化的双重特征。
张亮
高校贫困资助运行体系的构建——基于权利义务对等视角被引量:1
2015年
目前高校资助体系以无偿资助为主,一部分非贫困生因此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影响了贫困生资助的效果,如何认定贫困生成为这项工作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各高校较为注重贫困生评定的操作程序,而对贫困生资助后的管理则较为缺乏。因此,笔者认为在整个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应改变目前重前期认定轻后期教育的现状,强化监督意识,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感恩教育,构建权利义务对等的"认定-资助-监督-帮扶"四位一体的高校贫困资助运行体系。
张亮
关键词:高校资助体系贫困生贫困生认定
区域视角下合肥城市功能的演变轨迹( ——1949)
2012年
合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时期即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城市。如果从历史时段来看,从秦汉开始至1949年,合肥城市功能和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更,由"市"向"城"转变,即由商业中心城市向政治城市转变,由经济功能为主导向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导转变。这在中国城建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张亮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校机电专业学生就业和教育改革研究
2010年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制造业首当其冲。与此相关,以培养制造业人才为目的的高校机电专业,在金融危机后,如何创新教学思路、转变培养模式、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进而进行教育改革,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会对高校机电专业的变革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亮
关键词:金融危机机电专业就业教育改革
徽州古道的概念、内涵及文化遗产价值被引量:10
2015年
徽州古道是近代以前古徽州地域及其周边地区的、采用传统技术修建的道路。这些道路遗迹反映了当时的人们迁徙路线和相互交往状态,见证了徽州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审美艺术、科学研究、社会经济价值,是一条有待开发的文化遗产线路。
张亮
乡土教学在高校选修课中的实践——以安徽乡土教学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高校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一名合格的社会接班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它的开设不仅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能力和性情的培养大有裨益,是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各高校对选修课的教学较为重视,在选修课的开设科目上也较为广泛,而选择乡土教学作为选修课的一个突破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有益尝试。
张亮
关键词:乡土教学选修课高校大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建筑视角下近代北京城市转型
2011年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建筑的载体,二者关系密切。本文从近代建筑变化的角度,以北京为个案,探讨近代城市建筑风格、布局、特点上的转变及其转型在社会层面上的启示。
张亮
关键词:城市建筑
水系变迁与合肥城市发展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合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合肥因水得名,生于水,兴于水,秉承了水之性,在古代城市营造和建国后的城市规划中充分利用了城市水系的作用,也因水系的变迁、河道的淤塞造成了城市的衰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合肥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如何做好"水"文章,保护好城市的母亲河,这对合肥市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张亮
关键词:城市水系环城水系巢湖
毕业离校,如何走得文明?——论毕业生离校文明文化建设被引量:1
2013年
毕业生文明教育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不文明的离校文化不仅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如何构建积极的毕业离校文化值得全社会的深思。
张亮
关键词:离校文明教育
皖江流域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差异比较——以近代转型前后安庆、芜湖为例
2009年
古代的安庆和芜湖作为皖江流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城市,城市空间结构因功能差异而表现出各自特点,前者以"城"为主,空间布局强调秩序、防御的特点;后者以"市"为主,经历了"港"、"城"并兴的过程。晚清时期,在外部势力的推动下,这种空间结构的特点及布局拓展的差异表现得更加明显。
张亮
关键词:皖江流域城市空间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