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意春
-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0年
-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在重新认识和批判血管性痴呆(VaD)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对其早期干预,降低VaD的发生率。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恰好处于VCI的早期,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社会意义。
- 江意春涂秋云
-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心理学认知康复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后V-CIND的关系
- 目的:
1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相关性。
方法:
1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收集缺血性脑...
- 江意春
- 关键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基因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脑电双频指数在评估心肺复苏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质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ICU的50例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
- 江意春刘继云于晓春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后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后V-CIND患者,80例缺血性脑血病患者认知功能正常患者(NoCI)和120例正常人的eNOS G894T和eNOS 4a的多态性进行测定。结果三组在eNOS G894T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的频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V-CIND和NoCI含T的等位基因频率都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此两者之间没有区别;三组在eNOS4a的含a等位基因的频率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NOS G894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后V-CIND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其易感基因。
- 江意春涂秋云靳慧曾湘良雷增辉杨霞丁斌蓉
- 关键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基因多态性
- 脑电双频指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ICU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50例,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22例)和死亡组(28例),在入ICU当日予以连续的BIS监测,记录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于监测当日取静脉血检测NSE和S100B的水平;分析BIS与GCS评分及NSE、S100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高于生存组,入住ICU时间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BIS、GCS评分均低于生存组,NSE和S100B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478,P<0.05),与NSE和S100B水平呈负相关(r=-0.376,P<0.01;r=-0.280,P<0.05)。结论 BIS、NSE和S100B水平能反映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其预后有很好的评估价值。
- 江意春刘继云于晓春
-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心肺复苏术预后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及其与病情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脑梗塞组)。选取体检健康者例作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脑梗死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ELASA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分析脑梗死组血清Apelin-13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梗死部位和梗死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的OCSP分型、梗死面积、梗死部位的血清Apelin-13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小面积脑梗死>腔隙性梗死。而不同梗死部位的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期脑梗死患者Apelin-13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升高,且随着脑梗死面积增大而升高,但与梗死的部位无相关性,因此Apelin-13水平检测对患者的病情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 张震尹泽黎龚细礼刘育进江意春周钢铁陈德平
- 关键词:脑梗死APELIN-13OCSP分型
- 脓毒血症对大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大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数量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致伤组,正常对照组只麻醉不致伤,并取外周血1次;致伤组以盲肠结扎穿孔制作脓毒症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4、12、24 h活杀动物取标本。分离两组外周血DC,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DC数量,DC表面HLA-DR、CD80、CD86表达水平以及DC诱导的T细胞反应性增殖,并检测各组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结果致伤组DC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DC表面HLA-DR、CD80、CD86表达水平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致伤组DC诱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伤后血清IL-1β、IL-6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血症早期大鼠外周血DC数量下降,功能降低,与伤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密切相关。
- 陈文毅李燕玲杨自力许东琳苏伟傅永鸿江意春何少峰
- 关键词:脓毒血症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