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华琳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广播电视总台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新闻
  • 1篇电视
  • 1篇电视特性
  • 1篇电视新闻
  • 1篇电视新闻评论
  • 1篇电视新闻评论...
  • 1篇电视优势
  • 1篇新闻奖
  • 1篇新闻评论
  • 1篇新闻评论节目
  • 1篇形象化
  • 1篇中国新闻
  • 1篇中国新闻奖
  • 1篇三化
  • 1篇时政
  • 1篇时政报道
  • 1篇时政新闻
  • 1篇评论节目
  • 1篇节目
  • 1篇获奖

机构

  • 2篇山西广播电视...
  • 1篇山西广播电视...

作者

  • 2篇赵华琳
  • 1篇孔永红

传媒

  • 1篇电视研究
  • 1篇山西广播电视...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试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三化”
2006年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电视媒体尝试深度挖掘事件的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它在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节目形式年轻,但却有电视节目“旗帜”的称号。发挥电视媒体的特长,挖掘节目的深度和新意,要从论点、论据、论证这构成新闻评论节目的三要素入手,即做到:论点单一化;论据形象化;论证故事化。
赵华琳孔永红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形象化故事化电视优势
引入专题元素 创新时政报道——从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看时政新闻的创新趋势被引量:1
2015年
电视时政新闻不仅要有政治性,还必须有新闻性和电视性。笔者认为,电视特性没有发挥出来是一些时政新闻不被受众认可的原因之一。为了报道准确、全面,电视台播发时政新闻时往往被要求采用新闻通稿,而新闻通稿一般由主流纸媒的记者撰写,于是电视时政新闻出现了一个窘境:文字掌控了时政新闻的节奏,编辑的工作成了看文字贴画面,电视特性消失殆尽。其实,电视是最直观、最形象的媒介,在无法改变使用通稿的现状下,如何让时政新闻活起来?央视进行了大胆、有效的尝试。
赵华琳
关键词:时政新闻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时政报道电视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