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食管
  • 3篇流病
  • 3篇反流
  • 2篇脂肪
  • 2篇脂肪性
  • 2篇脂肪性肝病
  • 2篇食管反流
  • 2篇食管反流病
  • 2篇胃食管
  • 2篇胃食管反流
  • 2篇胃食管反流病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酒精性脂肪性...
  • 2篇非酒精性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肝病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张川
  • 5篇展玉涛
  • 4篇郭子皓
  • 3篇李莉
  • 3篇姜佳丽
  • 3篇陈婧
  • 3篇郭宝娜
  • 2篇王凝
  • 1篇王天佑
  • 1篇李贝

传媒

  • 4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教学策略
2016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加强医学生NAFLD的教学工作,提高医学生NAFLD的诊治水平对将来NAFLD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NAFLD自身特点,本文提出了NAFLD的教学策略,包括:1重视对NAFLD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师对NAFLD的教学水平;2相关临床科室的教师重视对NAFLD的见习和实习带教工作;3帮助学生理解NAFLD的概念;4正确认识NAFLD诊断手段的缺陷;5强调减肥治疗的重要性,重点讲解减肥的基本方法;6正确认识保肝药物在NAFLD治疗中的作用;7积极治疗NAFL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张川展玉涛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教学策略
功能性烧心与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及24h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比较功能性烧心(functional heartburn,FH)与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患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HRM)及24 h食管阻抗-p H监测结果,探讨食管动力障碍、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yeal sphincter,LES)松弛及反流在F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有持续反酸烧心症状且内镜为阴性患者51例,均行HRM及24 h食管阻抗-p H监测检查,依据是否存在病理性酸反流、反流与症状相关性及FH罗马Ⅲ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FH组(n=23)及NERD组(n=28),比较两组间上述检查结果。结果两组间HRM指标即远端收缩积分(DCI)、收缩前沿速度(CFV)、食管下括约肌平均静息压(LESP)及食管动力芝加哥分类正常者比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LESP、DCI下降及食管动力异常者所占比例均>50%;两组间酸反流、混合反流及非酸反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患者存在食管动力异常及LESP下降,FH的非酸反流明显高于NERD,提示食管动力障碍、LES松弛及非酸反流在FH发病中可能存在作用。
郭宝娜郭子皓姜佳丽李莉陈婧张川
关键词:功能性烧心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动力
食管动力学障碍不同亚型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食管动力学障碍不同亚型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0例GERD典型症状患者,全部行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igh-resolution manometry,HRM)和24 h食管动态p H阻抗监测,根据HRM结果,分为动力正常组、失蠕动收缩组、弱蠕动收缩组、间断收缩组。分析食管动力学障碍不同亚型及正常食管动力患者胃食管病理性反流情况。结果 40例典型GERD症状患者中动力正常组10例(25.0%),失蠕动收缩组11例(27.5%),弱蠕动收缩组19例(47.5%),间断收缩组30例(75.0%)。失蠕动收缩组及弱蠕动收缩组反流次数明显多于食管动力正常组(96.7±65.5、92.7±49.1 vs 69.5±31.3,P<0.05),以弱酸反流(53.3±52.2、47.7±34.6 vs 20.3±15.3,P<0.05)为主;而病理性酸暴露程度无明显差别。与食管动力正常组相比,间断收缩组患者总p H<4时间(%)明显升高(8.4±3.9 vs 14.3±7.6,P<0.05);De Meester评分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9±43.9 vs 50.6±60.6,P>0.05)。结论食管收缩力差的患者更易出现反流次数增加且以弱酸反流为主;而食管收缩模式障碍的患者则与食管远端酸暴露更为相关。
李莉郭子皓郭宝娜陈婧姜佳丽展玉涛张川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血脂及身体质量指数与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脂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结直肠息肉切除的24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与血脂及BMI的关系。结果绒毛状管状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组高脂血症发生率为64.7%,高于管状腺瘤组(36.2%)、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组(45.9%)。绒毛状管状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组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2.24±2.50)mmol/L高于管状腺瘤组[(1.29±0.96)mmol,P<0.05]、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组[(1.40±0.72)mmol/L,P<0.05],三组间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异型增生组血清TG水平(1.79±2.26)mmol/L高于非异型增生组[(1.38±0.86)mmol/L,P<0.05],BMI略高于无异型增生组[(24.45±4.34 vs 24.07±3.52)kg/m^2,P<0.05],两组血清TC、HDL及L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TG血症可能与病理类型较差的结直肠息肉(如带绒毛结构的腺瘤或有异型增生的腺瘤)有关。
郭子皓展玉涛王凝张川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病理类型血脂身体质量指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与自然史被引量:25
2017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指除饮酒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外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防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肥胖和糖尿病人群的增加,NAFLD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近年来,人们对NAFLD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展玉涛李贝张川
关键词:脂肪肝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自然史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胃食管连接部形态与24 h食管pH-阻抗监测及胃镜结果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对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的患者进行高分辨食管测压时胃食管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形态与胃镜结果及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7月因典型GERD症状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食管高分辨测压、24 h食管pH-阻抗监测及胃镜的85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EGJ形态与胃镜及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病例85例,其中EGJⅠ型者36例,EGJⅡ型者33例,EGJⅢ型者16例。三组间年龄、BMI、腹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内镜下食管炎比例分别为EGJⅠ型53.4%、EGJⅡ型33.3%及EGJⅢ型75.0%,EGJⅢ型患者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型,且胃镜下LA-B级及以上食管炎所占比例随EGJ分型升高而升高。EGJⅢ型组相较于Ⅰ型组及Ⅱ型组的AET4、最长酸反流时间、De Meester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症状反流相关性阳性者比例最高(18.8%)。EGJⅢ型组酸反流次数显著高于EGJⅠ型组(38.69±33.74 vs 19.69±19.33,P<0.05)。功能性烧心所占比例Ⅰ型最高(16.6%),Ⅲ型最少(6.2%)。结论有典型GERD症状的患者中EGJⅢ型患者食管炎发生率、酸反流次数及症状反流相关性阳性者比例明显高于Ⅰ、Ⅱ型。
王天佑郭子皓陈婧郭宝娜李莉姜佳丽展玉涛王凝张川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