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玲莉

作品数:3 被引量:115H指数:3
供职机构:黄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地奈德
  • 1篇丁胺
  • 1篇新生儿
  • 1篇异丙托溴铵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儿呼吸
  • 1篇早产儿呼吸窘...
  • 1篇正压通气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肺炎
  • 1篇沙丁胺醇
  • 1篇时间点
  • 1篇气道正压
  • 1篇气道正压通气
  • 1篇气管
  • 1篇清洁消毒
  • 1篇综合征
  • 1篇消毒
  • 1篇小儿

机构

  • 2篇黄山市人民医...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省黄山市...

作者

  • 3篇王玲莉
  • 2篇王德志
  • 1篇程海燕
  • 1篇郑凤
  • 1篇刘敏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时间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二棕榈酰卵磷脂和结合蛋白)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于黄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RDS早产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NCPAP辅助通气,观察组在NCPAP辅助通气治疗的同时,应用气管插管复苏囊注入固尔苏(肺表面活性物质),依据接受治疗时间不同将观察组患儿分为早期亚组(出生8 h内)和晚期亚组(出生8~12 h)。观察并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NCPAP参数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NCPAP参数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亚组血气分析、NCPAP参数及治疗有效率改善情况均优于晚期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可显著提高早产儿RDS的疗效。
刘敏王玲莉郑凤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
基于风险检验的新生儿多功能床边监护仪安全风险评估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基于风险检验(RBI)技术构建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探讨其在新生儿多功能床边监护仪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0-2021年临床在用的17台新生儿多功能床边监护仪,按照研究周期将2020年1-12月设备及管理数据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1-12月设备及管理数据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验评估模式;观察组采用RBI评估模式。从感染、电气、报警和性能筛选监护仪的一级和二级失效风险指标,通过失效概率数学模型预测不同设备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频率。对比两组设备感染控制质量及运行质量。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被调研者临床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心电电极、血压袖带、血氧传感器和体温传感器清洁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43,x^(2)=12.452,x^(2)=10.676,x^(2)=4.626;P<0.05);观察组设备的异常报警、性能参数故障和电气安全隐患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9,x^(2)=6.298,x^(2)=9.257;P<0.05);被调研者对观察组的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效果及科室人员间的协作水平满意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0,t=4.600,t=3.116,t=3.058;P<0.05)。结论:RBI评估模型能够分析新生儿多功能床边监护仪的风险隐患和失效概率,降低设备相关感染发生率,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
程海燕胡芳芳王玲莉王德志
关键词:清洁消毒
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及对TGF-β1、CRP的影响被引量:97
2021年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的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n=40)采取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n=40)在此基础上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相关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的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部X线阴影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TGF-β1、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血清TGF-β1、CRP水平显著更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采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对降低TGF-β1、CRP的表达水平较明显,并显著改善患儿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王玲莉瞿色华王德志
关键词: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小儿支气管肺炎TGF-Β1CR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