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勇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闭锁
  • 1篇血清
  • 1篇粘附分子
  • 1篇正常小儿
  • 1篇直肠
  • 1篇直肠肛管
  • 1篇直肠肛管疾病
  • 1篇直肠肌
  • 1篇外括约肌
  • 1篇细胞间
  • 1篇细胞间粘附分...
  • 1篇细胞间粘附分...
  • 1篇小儿
  • 1篇括约肌
  • 1篇患儿
  • 1篇患儿血清
  • 1篇疾病
  • 1篇肛管
  • 1篇肛管疾病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汤绍涛
  • 2篇阮庆兰
  • 2篇童强松
  • 2篇李时望
  • 2篇毛永忠
  • 2篇王勇
  • 1篇彭振军
  • 1篇孔祥泉

传媒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胆道闭锁患儿血清sICAM-1与IL-1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研究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白细胞介素 18(IL 18)在胆道闭锁(B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胆道闭锁患儿 2 1例 ,男 8例 ,女 13例 ;年龄 2个月~ 12岁 ,所有患儿诊断均经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正常对照 12例为健康体检儿童 ,年龄 1个月~ 10岁。采用ELISA法动态测定胆道闭锁患儿手术前、后血清sICAM 1、IL 18水平。结果 胆道闭锁患儿血清sICAM 1、IL 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且两者呈正相关。Kasai手术后两者水平比术前无明显下降 ,且黄疸越重 ,水平越高。结论 sICAM 1、IL 18参与胆道闭锁的进行性损伤的病理过程 ,手术后两者增高表明外科手术不能完全阻止BA的炎症 。
汤绍涛童强松毛永忠王勇李时望阮庆兰
关键词:胆道闭锁细胞间粘附分子-1
正常小儿肛门横纹肌复合体发育状态的MRI观察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建立小儿直肠肛门周围横纹肌复合体发育的正常客观指标。方法住院儿童25例(没有直肠肛管疾病),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3.2岁(3个月~14岁)。采用1.5TMR成像仪,体部相控阵列线圈(新生儿和婴儿则用头部线圈),常规行冠状、横断及矢状位扫描,观察并定量测量耻骨直肠肌(puborectalis,PR)和肛门外括约肌(externalanalsphincter,EAS)发育宽度、长度的绝对、相对值。结果14岁以下小儿肌肉的长度的相对值PR为(0.47±0.04)、EAS为(0.41±0.04),宽度的相对值PR为(0.50±0.04)、EAS为(0.44±0.04)。EAS、PR宽度、长度的绝对值与年龄有高度相关性(P<0.05),宽度、长度的相对值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随年龄的增长PR、EAS长度和宽度的绝对值在不断增加,不能用于个体间的相互比较。而长度和宽度的相对值变化不明显,可以作为小儿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发育的正常标准。
汤绍涛毛永忠王勇李时望童强松阮庆兰彭振军孔祥泉
关键词:正常小儿MRI直肠肛管疾病肛门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肛门周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