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椎
  • 1篇胸椎旁阻滞
  • 1篇镇痛
  • 1篇神经肌
  • 1篇神经肌肉
  • 1篇神经肌肉阻滞
  • 1篇食管
  • 1篇食管手术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糖皮质激素类
  • 1篇皮质激素
  • 1篇皮质激素类
  • 1篇去极化肌松药
  • 1篇椎旁
  • 1篇椎旁阻滞
  • 1篇每搏量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李士通
  • 2篇黄丽娜
  • 1篇裘毅敏
  • 1篇邱郁薇
  • 1篇陈丹
  • 1篇周雅春
  • 1篇汪正平
  • 1篇王兆民
  • 1篇唐亮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期糖皮质激素给药对非去极化肌松药诱发大鼠膈肌肌松效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评价长期糖皮质激素给药对非去极化肌松药诱发大鼠膈肌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8周龄,体重180 ~ 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0):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每天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6 mg/kg,1次/d,连续注射14 d;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注射14 d.最后1次注射药物24h时,分离左膈神经-半膈肌,采用累积给药的方法进行实验,绘制d-筒箭毒碱的浓度-效应曲线,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其95%可信区间.分离右膈肌,采用RT-PCR法测定胎儿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γ) mRNA和成人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ε)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地塞米松组浓度-效应曲线右移,IC50升高,nAchRγmRNA和nAchRεmRNA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长期糖皮质激素给药可减弱非去极化肌松药诱发大鼠膈肌肌松效应,其机制可能与nAchR mRNA表达上调有关.
陈丹黄丽娜邱郁薇李士通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神经肌肉阻滞
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对食管手术围术期循环及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及单纯全身麻醉3种麻醉方法,在开胸手术平卧位、侧卧位、单肺通气时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手术切口在第4、5肋间,胸腔引流管在第7、8肋间。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组Ⅰ)、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组(组Ⅱ)及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组(组Ⅲ),每组20例。分别于入手术室静息状态(T0)、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T1)、侧卧位后(T2)、硬脊膜外腔加药后或胸椎旁阻滞后5min(T3)、开胸单肺通气后20min(T4)及术毕气管拔管前(T5)5个时间点,应用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采用Vigileo持续心排出量监测仪持续监测心排血量(CO)和每搏量变异度(SVV)。3组患者均于术毕缝皮时开启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记录术后2、24、48h的静息状态和咳嗽状态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0~2h、2~24h、24~48h的PCIA泵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血流动力学:3组在T1、T2时间点的SVV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10%。与T0时间点比较,组Ⅰ、组Ⅱ在各时间点及组Ⅲ在T1~T4时间点的MAP值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组Ⅰ在T1、T2时间点,组Ⅱ在T1~T5时间点,组Ⅲ在T1~T4时间点的CO值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组Ⅰ及组Ⅱ在T4时间点的CVP显著升高(P值均<0.05)。组Ⅲ在T3、T4时间点的MAP值显著低于组Ⅰ及组Ⅱ(P值均<0.05);SVV值显著低于组Ⅱ(P值均<0.05),与组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Ⅱ在T4时间点的SVV值显著高于组Ⅰ及组Ⅲ(P值均<0.05)。3组间同一时间点CO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镇痛评分:组Ⅱ、组Ⅲ在术后2、24、48h的静息状态和咳嗽状态的疼痛VAS评分<4分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组Ⅰ(P值均<0.0
裘毅敏唐亮汪正平王兆民周雅春黄丽娜李士通
关键词:胸椎旁阻滞开胸手术每搏量变异度术后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