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新华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宝应县植保植检站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药剂
  • 2篇药剂防治
  • 2篇育秧
  • 2篇杂草
  • 2篇水稻
  • 2篇化除
  • 2篇旱育
  • 2篇旱育秧
  • 1篇秧田
  • 1篇育秧田
  • 1篇杂草发生
  • 1篇杂草发生特点
  • 1篇水稻肥床
  • 1篇化除技术
  • 1篇旱育秧田
  • 1篇肥床
  • 1篇肥床旱育
  • 1篇肥床旱育秧

机构

  • 1篇江苏省宝应县...

作者

  • 2篇周新华
  • 1篇袁树忠
  • 1篇张雅东
  • 1篇邵耕耘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学院学...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肥床旱育秧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化除技术研究
1998年
肥床旱育秧田可发生杂草42种,以稗草、马唐、鳢肠、空心莲子草、丁香蓼等为优势种。杂草群落明显受农业措施的影响,其中床址、盖种土来源可起决定作用。杂草群落主要有两大类型,即前茬为稻田的类型和前茬为旱田的类型。田间杂草的发生高峰在播种盖土后的5~7d。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丁草胺-恶草灵混用和二氯喹啉酸-苄嘧黄隆混用是最适宜药剂配方,前者于播种盖土后作土表处理时杂草的防效达81.5%~97.0%,后者在揭膜后2~3d(秧苗达2叶时)作茎叶处理,防效则在95%以上。并对有关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由此建立的肥床旱育秧田化除配套技术对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刘学儒袁树忠程兆森周新华焦骏森高联义蔡建华张国林王龙根
关键词:水稻旱育秧田杂草药剂防治
水稻肥床旱育秧田杂草发生规律与化除技术被引量:1
1996年
水稻肥床旱育秧田以旱生杂草为主,有近30个草种。其中稗草、马唐、鳢肠、蓼、铁苋为优势种。出草主高峰出现在覆膜后期,即水稻播种后5~7天。每亩用45%旱秧草宁110ml进行土壤处理,除草效果达95%以上。
周新华张雅东邵耕耘马秀凤
关键词:水稻肥床旱育秧杂草药剂防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