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珍

作品数:13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睡眠
  • 4篇睡眠障碍
  • 4篇综合征
  • 3篇头晕
  • 3篇文献复习
  • 3篇焦虑
  • 3篇复习
  • 3篇持续性
  • 2篇抑郁
  • 2篇认知功能障碍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患者睡眠障碍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焦虑抑郁
  • 2篇病例
  • 2篇病例报道
  • 2篇不安腿
  • 2篇不安腿综合征

机构

  • 13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刘敏珍
  • 10篇梅俊华
  • 7篇陈国华
  • 3篇周冰凌
  • 2篇罗利俊
  • 2篇邵卫
  • 2篇张琦
  • 2篇潘宋斌
  • 2篇张忠文
  • 2篇李俐娟
  • 2篇潘晓峰
  • 2篇笱玉兰
  • 2篇王俊力
  • 1篇杨洁
  • 1篇姚汉云
  • 1篇魏丹
  • 1篇陈晓光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PPPD患者的睡眠与认知状况,以期通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来改善其认知功能。方法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量表(MoC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70例PPPD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和认...
梅俊华徐金梅刘敏珍龚雪
三例以腹部症状为主的不安腿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总结分析以腹部症状为主的不安腿综合征(RLS)患者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为提高该病的正确诊治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自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例以腹部症状为主诉的RLS患者临床资料,完善常规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记录患者12 h的睡眠过程;同时采用多个量表评估患者睡眠及心理状态,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RLS严重程度自评量表(IRLS)、RLS生活质量量表(RLS-QoL)、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3例患者头部及颈椎MRI、胸部CT及脑电图、肌电图均未见异常,2例血清铁含量下降。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提示3例患者的睡眠效率均明显下降,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中觉醒时间及觉醒次数增多,睡眠结构紊乱,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均明显减少。此外,3例患者均同时出现了中重度的周期性腿动事件。量表评分结果提示,3例患者均存在睡眠质量差,日间过度嗜睡,近1个月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例患者均存在重度焦虑但未出现明显抑郁。3例患者予以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后病情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结论以腹部症状为主诉的RLS亚型临床较为少见,若患者夜间睡眠中腹痛不适并能够排除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应考虑RLS可能。采用多巴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梅俊华龚雪刘敏珍陈国华邵卫李俐娟周冰凌徐金梅笱玉兰
关键词:不安腿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神经心理特征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患者神经心理因素特点,为其心身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PPPD患者(PPPD组,n=65)及对照组(n=63)采用卡特尔人格因素测试(16PF)、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DMD)、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价人格及心理状态。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评价眩晕程度。将DHI评分与16PF及SCL-90因子分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两组16PF结果比较,PPPD恃强性[(8.50±1.84)分],兴奋性[(6.59±1.73)分],敢为性[(7.46±1.78)分],敏感性[(7.25±1.79)分],怀疑性[(6.55±1.74)分],幻想性[(6.20±1.60)分],忧虑性[(7.67±1.61)分],紧张性[(6.81±1.67)分]的因子分高于对照组;乐群性[(4.38±1.65)分],聪慧性[(4.51±1.67)分],稳定性[(3.51±1.75)分],独立性[(4.39±1.56)分],自律性[(4.70±1.82)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SCL-90结果比较:PPPD组躯体化[(1.62±0.40)分]、焦虑[(1.64±0.56)分]、人际敏感[(1.79±0.42)分]、恐怖[(1.71±0.53)等因子分、总分[(150.77±21.60)分]及总均分[(1.62±0.5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1.50±0.55)分]、抑郁[(1.45±0.44)分]、敌对[(1.69±0.60)分]、恐怖[(1.76±0.53)分]、偏执[(1.42±0.49)分]、精神病性[(1.29±0.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对照组相比,PPPD组HAMA[(9.08±1.77)分]、SAS[(37.88±2.96)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6.19±2.82)分]、SDS[(36.36±4.71)分]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PPPD患者16PF中恃强性、敏感性、怀疑性、紧张性因子分,SCL-90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分与DHI分数成正相关。结论PPPD患者存在人格改变和心理障碍,存在明显的焦虑障碍。
梅俊华陈国华张忠文潘晓峰潘宋斌刘敏珍徐金梅
关键词:人格特征焦虑
健康教育干预对武汉市社区居民脑卒中相关知识知晓率影响的调查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武汉市社区居民脑卒中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对武汉市硚口区下属多个社区年龄≥40岁的全部常住居民关于脑卒中相关知识(脑卒中九大危险因素、早期症状、急性期治疗、康复治疗、二级预防措施)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并针对这些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1年后再次调查该人群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第一次调查:武汉市社区居民对脑卒中九大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的知晓率为22%~60%,对心脏病、缺乏锻炼、酒精摄入过多、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知晓率为1.5%~12%;对脑卒中早期症状知晓率为14%~55%;对脑卒中急性期溶栓、取栓治疗知晓率分别为1.9%、0.9%;对卒中后康复治疗知晓率为22.2%;对卒中后二级预防措施知晓率为25%~50%。第二次调查:在开展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居民对脑卒中九大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康复治疗、二级预防措施的知晓情况与第一次调查相比,除危险因素酒精摄入过多、高同型半胱氨酸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居民对脑卒中急性期救治措施的认知情况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武汉市社区居民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偏低,健康教育干预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知晓率。
刘敏珍罗利俊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症状健康教育知晓率
一例不安腿综合征合并韦尼克脑病的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多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在临床工作中,RLS的诊断主要是基于病史的采集,缺乏客观的特异性检测指标。虽然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但在临床中被识别率低、漏诊率极高,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
龚雪徐金梅刘敏珍梅俊华
关键词:不安腿综合征韦尼克脑病睡眠障碍中枢神经系统
文献传递
1例多系统萎缩伴周期性腿动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散发性、成人起病的运动障碍疾病,也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以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近年研究表明,该病也常常合并睡眠障碍,包括欠眠、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tmea Syndrome,OSAS)、日问过度嗜睡(Exct-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周期性腿动(Periodic Limd MovementI)uring Sleep,PLMS)、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等。
梅俊华陈国华徐金梅刘敏珍张忠文龚雪
关键词:不宁腿综合征多系统萎缩文献复习病例报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被引量:22
2020年
目的研究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患者的睡眠与认知状况,以期通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来改善其认知功能。方法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量表(MoC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多导睡眠监测(PSG)对70例PPPD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状况的调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MMSE总分为25.10±3.87,在轻度认知障碍的范围内;MoCA总分为23.10±6.11,在轻度认知障碍的范围内;PSQI总分为14.60±2.06,在中度失眠患者的范围内;(2)PPPD患者在MMSE上的注意力、记忆力、回忆能力3个维度、MoCA上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延迟回忆3个维度与PSQI上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等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PPD患者普遍存在着中度睡眠障碍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其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水平存在相关性,提示改善PPPD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改善其认知功能。
梅俊华张琦龚雪徐金梅潘宋斌潘晓峰王俊力刘敏珍陈国华
关键词:睡眠质量
阿戈美拉汀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特发性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合并焦虑抑郁30例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分析阿戈美拉汀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特发性快速眼球动睡眠期行为障碍(iRB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有效性,为临床上iRBD合并焦虑、抑郁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2018年9月—2021年12月收治iRB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60例,完善颅脑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记录患者夜间12 h的睡眠状况。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普拉克索片0.125 mg,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戈美拉汀25 mg,服用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筛查量表(RBDSQ)评价两组患者睡眠、心理状态、RBD梦境及行为异常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PSG参数、PSQI、ESS、HAMD、HAMA、SAS、SDS、RBDSQ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PSQI、ESS、HAMD、HAMA、SAS、SDS、RBDSQ分值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不仅可改善iRB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状态,还更好改善快速眼球动睡眠期的行为障碍。
尤红梅俊华徐金梅陈国华刘敏珍龚雪杨青
关键词:阿戈美拉汀焦虑抑郁
脑血管病病人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索脑血管病病人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为改善脑血管病睡眠障碍病人的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脑血管疾病人120例,分为伴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障碍病人(观察组,60例)和不伴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障碍病人(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多导睡眠图监测各项指标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MOCA总分、执行功能评分、记忆力评分、注意力及定向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潜伏期、NREMS1期睡眠时间较长,觉醒次数明显增加,睡眠效率、NREMS2期睡眠时间、NREMS3+S4期睡眠时间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MOCA总分、注意力与NREM睡眠S3+S4期总时间呈正相关,记忆力与NREM睡眠S3+S4期总时间呈负相关,执行功能、定向力与NREM睡眠S2期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血管病病人非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不利于预后。
刘敏珍刘霞
关键词:脑血管病睡眠障碍预后
伴松果体囊肿的Mollaret脑膜炎一例被引量:1
2019年
回顾性分析我院一例伴松果体囊肿的Mollaret脑膜炎(MM),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背痛、癫痫、短暂左下肢无力,半年内共发作3次,发作间期正常。脑脊液细胞学发现特征性的Mollaret细胞。MM临床罕见但预后良好,对反复发作且无遗留症状的脑膜炎,应当考虑本病的可能。推测松果体囊肿的自发破裂或可导致MM的发生。
徐金梅赵燕环梅俊华陈国华魏丹刘敏珍龚雪
关键词:MOLLARET脑膜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