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伟

作品数:22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伊蚊
  • 14篇白纹伊蚊
  • 12篇抗药
  • 12篇抗药性
  • 5篇杀虫
  • 5篇杀虫剂
  • 4篇登革热
  • 4篇灭蚊
  • 4篇基因
  • 3篇抗药性监测
  • 3篇病媒
  • 2篇性基因
  • 2篇突变
  • 2篇拟除虫菊酯
  • 2篇拟除虫菊酯类
  • 2篇染病
  • 2篇卫生杀虫剂
  • 2篇蚊幼
  • 2篇灭蚊幼
  • 2篇菊酯

机构

  • 22篇福建省疾病预...
  • 5篇福州市疾病预...
  • 2篇厦门大学
  • 2篇厦门市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福建省莆田市...
  • 1篇莆田市疾病预...

作者

  • 22篇李玉伟
  • 10篇章灿明
  • 5篇黄春文
  • 5篇黄志余
  • 4篇林立旺
  • 2篇郭志南
  • 2篇周游
  • 2篇林敏珍
  • 2篇柯雪梅
  • 2篇陈华芳
  • 1篇张拥军
  • 1篇鲁亮
  • 1篇王金章
  • 1篇翁育伟
  • 1篇王灵岚
  • 1篇祝寒松
  • 1篇谢忠杭
  • 1篇陈国伟
  • 1篇林灵
  • 1篇林姿

传媒

  • 12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厦门市白纹伊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了解白纹伊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科学选择和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9月在厦门市思明、集美、海沧区和2019年8月在厦门市思明、集美、翔安区,采用勺舀法采集野外白纹伊蚊幼虫和卵块,在实验室饲养至成蚊。采用接触筒法测定白纹伊蚊成蚊对7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计算1 h击倒率和恢复24 h死亡率。根据死亡率判断抗药性水平:≥98%为敏感群体(S);80%~<98%为可能抗性群体(M);<80%为抗性群体(R)。结果2018和2019年白纹伊蚊成蚊暴露于0.1%溴氰菊酯、0.4%高效氯氰菊酯、0.5%高效氯氟氰菊酯、1.4%顺式氯氰菊酯、3%氯菊酯、0.5%马拉硫磷、0.05%残杀威7种常用杀虫剂,1 h击倒率分别为95.1%(117/123)、98.3%(115/117)、100.0%(116/116)、99.2%(120/121)、98.4%(123/125)、97.5%(119/122)、100.0%(127/127)和96.7%(118/122)、98.6%(143/145)、100.0%(139/139)、100.0%(149/149)、98.0%(146/149)、96.8%(121/125)、100.0%(126/126)。2018年恢复24 h死亡率分别为91.1%(112/123)、78.6%(92/117)、75.0%(87/116)、88.4%(107/121)、96.0%(120/125)、99.2%(121/122)、100.0%(127/127),2019年恢复24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4.9%、76.9%、79.5%、91.4%、92.3%、100.0%、100.0%。结论厦门市白纹伊蚊成蚊对马拉硫磷和残杀威敏感,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高。要加强抗药性监测,交替使用不同类型杀虫剂,以减少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伍思翰柯雪梅陈国伟李玉伟陈斌林敏珍陈华芳郭志南
关键词:白纹伊蚊成蚊拟除虫菊酯类
福建省登革热监测点白纹伊蚊VGSC基因突变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登革热监测点白纹伊蚊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基因突变的情况,为各监测点扩大样本量开展白纹伊蚊抗药性的基因检测做准备。方法对2015、2017年福建省12个登革热监测点采集的白纹伊蚊样品,提取单只蚊虫DNA,PCR扩增VGSC基因的部分片段,测序分析位点突变情况。结果2015、2017年福建省12个伊蚊监测点的样品中,I1532和F1534位点存在突变。I1532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即野生型ATC/I和突变型ACC/T;2种基因型,即野生型纯合子I/I和野生/突变型杂合子I/T。F1534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即野生型TTC/F和突变型TCC/S;3种基因型,即野生型纯合子F/F、野生/突变型杂合子F/S和突变型纯合子S/S。在部分地区(涵江和石狮)发现I1532和F1534位点同时发生突变。结论福建省登革热监测点部分地区已出现VGSC基因突变,应密切关注相关地区白纹伊蚊的抗药性水平,以指导杀虫剂的合理使用。
李玉伟游丽斌章灿明黄婧雯陈斌黄志余
关键词:白纹伊蚊基因突变登革热抗药性
福州市白纹伊蚊2016年常用杀虫剂抗药性调查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调查福州市白纹伊蚊2016年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科学选择与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晋安区和闽侯县的野外白纹伊蚊幼虫,于实验室繁殖1~2代。用WHO推荐的成蚊接触筒法和幼虫浸渍法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福州市白纹伊蚊成蚊均对3%高效氯氰菊酯、0.44%马拉硫磷和0.06%残杀威敏感;对0.1%溴氰菊酯和3%氯菊酯为可能抗性;白纹伊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双硫磷和残杀威的抗性倍数晋安区分别为9.25、8.11、246.37、1.02和3.14,对氯菊酯达高抗水平;闽侯县分别为7.63、8.78、20.24、0.79和2.41。结论福州地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不容乐观;登革热流行期间除合理使用杀虫剂外,应采取治理环境和清除孳生地、辅以物理和生物等措施,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以减缓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
陈斌李玉伟林立旺黄春文
关键词:灭蚊抗药性白纹伊蚊杀虫剂
福建省福州市和莆田市2020年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和莆田市登革热伊蚊监测点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2020年5—6月在福州市(晋安区、永泰县)和莆田市(涵江区、仙游县)采集白纹伊蚊幼虫,饲养繁殖,使用成蚊接触筒法实验结束的F1代单只雌蚊样本,提取DNA,PCR扩增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基因部分片段,测序分析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 kd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福州市和莆田市共检测491只白纹伊蚊,其中VGSC基因第Ⅱ结构域及第Ⅲ结构域的I1532位点未发现突变位点,第Ⅲ结构域的F1534位点存在突变。F1534位点有4种等位基因,即野生型TTC/F(252,25.66%)、突变型TCC/S(722,73.52%)、TGC/C(3,0.31%)和CTC/L(5,0.51%);7种基因型,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F/F(39,7.94%),野生/突变型杂合子F/C(1,0.20%)、F/S(172,35.03%)和F/L(1,0.20%),突变型杂合子S/C(2,0.41%)和S/L(4,0.81%),突变型纯合子S/S(272,55.40%)。F1534位点突变等位基因TCC/S在4个种群中均有发现,且莆田市涵江区和仙游县的频率高于福州市晋安区和永泰县的频率。晋安区和永泰县F1534位点存在5种基因型,涵江区和仙游县则只有3种。野生/突变型杂合子F/S和突变型纯合子S/S在4个种群中均存在,野生型纯合子F/F只在涵江区中没有发现。晋安区和永泰县基因型以F/S为主,涵江区和仙游县以S/S为主。结论福州市和莆田市kdr基因突变频率高,以F1534S突变类型为主。提示应密切关注当地蚊虫抗性水平,减少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使用,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
李玉伟黄婧雯章灿明陈斌
关键词:白纹伊蚊抗药性基因突变
2021年福州市白纹伊蚊伊蚊密度及抗药性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了解福州市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科学防控登革热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 2021年2月观察越冬蚊卵孵化后幼虫生长羽化情况。2021年3-11月,用布雷图指数法在不同地理方位的街道/村的居民区监测白纹伊蚊幼虫密度,每月调查2次;同时采用人诱挥网法在2处公园监测成蚊密度,每月调查1次。2021年10月在该市东、西、南、北、中等5个方位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做为抗性检测的虫源,利用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检测其抗药性。结果 2021年越冬蚊卵孵化后开始羽化的时间为3月1日。2021年福州市白纹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为11.11,成蚊叮咬指数为16.44只/人工小时;幼虫和成蚊的密度高峰都在7月。抗药性检测发现白纹伊蚊幼虫对灭蚊幼杀虫剂双硫磷和残杀威敏感,成蚊对3种常用的菊酯类杀虫剂均显示抗性,对残杀威和马拉硫磷显示敏感。结论 福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密度较高,且对常用的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了抗性。应系统地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和杀虫剂抗性水平监测,科学防制白纹伊蚊。
黄春文方海银李玉伟
关键词:白纹伊蚊抗药性
福建省2019年国家级监测点白纹伊蚊密度与抗药性监测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3个国家级监测点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对7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科学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和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3-12月,在福建省3个国家级监测点地区,用双层叠帐法和布雷图指数法监测白纹伊蚊密度;用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测定白纹伊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福建省3个国家级监测点全年帐诱指数平均为3.93只(/顶·h),布雷图指数(BI)平均为5.75,白纹伊蚊密度高峰在6月,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帐诱指数分别为3.69、3.77和4.32只(/顶·h),工地帐诱指数最高。各类积水容器中以闲置容器幼蚊阳性率最高,达45.92%。3个国家级监测点白纹伊蚊幼虫对双硫磷敏感,除厦门地区成蚊对马拉硫磷和残杀威敏感外,其余监测点成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马拉硫磷和残杀威7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结论2019年福建省3个国家级监测点白纹伊蚊密度高峰较2018年提前了1个月,对测试的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加强白纹伊蚊密度和抗药性监测,对合理使用杀虫剂,做好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执行“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有重要意义。
章灿明李玉伟陈斌黄婧雯黄志余
关键词:白纹伊蚊抗药性
福建省2019年部分地区白纹伊蚊抗药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白纹伊蚊成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现况,并从代谢抗性角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2019年6~12月采集福州市台江区、泉州市晋江市和漳州市龙文区白纹伊蚊,用生物测定法对成蚊抗药性进行测定,对其非特异性酯酶(NS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进行测定,并与实验室敏感品系对比。结果台江区、晋江市和龙文区种群对5种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表现为抗性/可能抗性,对有机磷类的马拉硫磷分别表现为抗性、可能抗性和敏感,对氨基甲酸酯类的残杀威分别表现为抗性、可能抗性和可能抗性。福州市台江区α-NSE和泉州市晋江市MFO酶活性与敏感品系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α-NSE的3个种群RR=1.03、1.30、1.35,β-NSE分别为0.74、1.19、1.17,GST分别为1.15、1.75、1.38,MFO分别为1.54、0.96、1.25。结论福建省部分地区白纹伊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已产生了一定抗性,且部分代谢酶活性高于敏感品系,提示代谢抗性可能是杀虫剂抗性产生的原因之一。
陈斌黄婧雯周游黄志余章灿明李玉伟
关键词:白纹伊蚊卫生杀虫剂抗药性代谢酶灭蚊
福建省病媒生物监测控制工作调查与发展规划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病媒生物监测及控制开展情况,促进该省病媒生物监测控制工作水平的提高。方法对福建省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规划。结果目前福建省整体病媒生物监测控制工作存在多方面缺陷,需进行规划和改革。结论通过摸底调查,总结问题并制定发展规划,这对促进全省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推动学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林立旺李玉伟翁育伟王灵岚陈斌
关键词:病媒生物传染病疾病控制
福建省2018年疾控机构病媒生物工作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各级疾控机构(CDC)病媒生物工作状况,评估病媒工作专业能力,为开展病媒生物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各级CDC的科室设置、人员情况、病媒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及设施设备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省95家CDC中,91.6%的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职能合并于其他科所(87家),仅7.4%有相对独立的科室(7家);共有病媒生物工作人员151人,以男性(73.5%)、30~49岁(57.0%)、病媒工作从事年限<10年(68.9%)、本科(66.9%)、初/中级职称(75.5%)及非专职人员(80.8%)为主;具有密度监测工作开展能力的CDC占78.9%(75家),具有抗药性监测工作开展能力的CDC仅占4.2%(4家)。结论福建省绝大多数疾控机构具备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能力,但工作人员以非专职为主,存在人员缺乏和能力不足等问题,抗药性监测能力薄弱,相关设施设备有待提升。
陈斌章灿明李玉伟周游林立旺
关键词:疾控机构卫生监测抗药性监测
莆田市登革热流行分布与白纹伊蚊抗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莆田市登革热流行地区分布,选择合适的监测点,测定2020年白纹伊蚊幼蚊与成蚊的抗药性水平,为防控登革热等蚊媒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导出并分析莆田市2005—2020年登革热个案资料。2020年5月在莆田市2个监测点(涵江区和仙游县)采集白纹伊蚊,用生物测定法检测幼虫以及成蚊的抗药性。结果2005—2020年莆田市登革热病例主要集中在涵江区,仙游县只有输入病例报告。该两处监测点白纹伊蚊幼虫对吡丙醚均产生抗性,同时成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较高抗性,对杀螟硫磷产生了可能抗性。涵江区白纹伊蚊种群对马拉硫磷产生抗性,但仙游县仍为敏感种群。结论莆田市应重视登革热防控以及白纹伊蚊的监测工作,且应避免选用吡丙醚和拟除虫聚酯杀虫剂灭蚊。
黄婧雯陈斌李玉伟章灿明林姿
关键词:登革热白纹伊蚊抗药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