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笑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共培养
  • 3篇BMSCS
  • 2篇尿道
  • 2篇尿道下裂
  • 2篇ACS
  • 1篇丁酯
  • 1篇雄性
  • 1篇雄性大鼠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人绒毛膜
  • 1篇人绒毛膜促性...
  • 1篇绒毛
  • 1篇绒毛膜
  • 1篇绒毛膜促性腺...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细胞
  • 1篇上调
  • 1篇转录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作者

  • 6篇冯笑
  • 5篇张亚
  • 3篇王晓东
  • 3篇胡斌
  • 3篇韩絮
  • 2篇周云
  • 1篇陈娇
  • 1篇曹戌
  • 1篇计雪强
  • 1篇邵雪君
  • 1篇季正华
  • 1篇丰涛

传媒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第十三届江浙...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自噬上调抑制前血小板形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巨核细胞自噬水平上调对前血小板生成的影响。方法:通过吉姆萨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观察巨核细胞形态及前血小板的生成,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骨架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自噬调节药物(自噬诱导剂Rap,自噬抑制剂3-MA)调控小鼠巨核细胞的自噬。结果:ITP患儿巨核细胞内存在空泡状结构,自噬相关蛋白LC3-II/I和复合物Atg12-Atg5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C3-II/I:ITP 1.32±0.18 vs Ctrl 0.49±0.16,P<0.05;Atg12-Atg5:ITP 0.69±0.17 vs Ctrl 0.12±0.08,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ITP患儿巨核细胞细胞微丝排布异常,同时肌球蛋白磷酸化显著增强((ITP 0.74±0.09;Ctrl 0.05±0.02,P<0.05);自噬诱导剂和抑制剂能调控小鼠巨核细胞生成前血小板并改变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Cyclin D1(Veh 1.08±0.12;Rap 0.46±0.04;Rap+3-MA 0.70±0.03),Cyclin D2(Veh 0.47±0.04;Rap 0.27±0.04;Rap+3-MA 0.41±0.03),P21(Veh 0.15±0.01;Rap 0.04±0.01;Rap+3-MA 0.05±0.01)。结论:ITP患儿巨核细胞自噬上调是前血小板形成障碍的关键因素。
王琦李阳丰涛冯笑季正华计雪强邵雪君
关键词:巨核细胞自噬
BMSCs和ACS聚集共培养与ACs单独培养的比较
<正>目的: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和软骨细胞(ArticularChontrocytes,ACs)以3:1的比例混合后在离心管内聚集共培养,...
张亚王晓东韩絮胡斌冯笑
文献传递
雄性大鼠生殖结节中相关lncRNA和mRNA可能参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诱导的尿道下裂形成过程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雄性大鼠生殖结节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和mRNA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诱导雄性大鼠尿道下裂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在孕鼠孕13~18 d时每天按体重800 mg/kg DBP溶于1 m L玉米油灌胃,对照组每天给予1 m L玉米油。于孕19 d时取出胎鼠,分别取下灌药组发生尿道下裂胎鼠和对照组雄性胎鼠的生殖结节,提取RNA,构建RNA测序文库测序。对测序结果的lncRNA进行筛选、差异分析和功能预测,再随机筛选8条lncRNA用q RT-PCR验证其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尿道下裂组生殖结节中有598个差异mRNA,427个差异lncRNA,q RTPCR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在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分子功能方面,差异表达mRNA富集程度最高的分别是红细胞生长、血红蛋白合成、结合珠蛋白结合。分布最多的的信号通路为病毒性心肌炎通路。差异lncRNA功能最多分布在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结合;分布最多的信号通路为金葡菌感染通路。结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诱导的尿道下裂雄性大鼠与正常雄性大鼠相比,其生殖结节中lncRNA和mRNA的差异表达显著,lncRNA可能通过与mRNA相互作用参与尿道下裂的形成过程。
冯笑黄恩馥张亚周云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尿道下裂长链非编码RNA
尿道下裂相关miRNA差异表达分析的初步探讨
2019年
目的通过筛选尿道下裂、术前经HCG治疗的尿道下裂以及正常包皮组织中miRNA差异表达,探究其与尿道下裂的发生以及术前HCG治疗影响预后的可能途径,为探究尿道下裂病因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9例尿道下裂(其中3例术前进行HCG治疗)以及3例包茎患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包皮组织抽提总RNA,利用芯片技术筛选各组差异性表达的miRNAs,并用RT-PCR技术对筛选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芯片筛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尿道下裂患儿的包皮组织里差异性表达的miRNAs中上调的19个,下调的15个。与术前行HCG治疗组的患儿相比,术前未行HCG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包皮组织里差异性表达的miRNA中上调的19个,下调的25个;RT-PCR验证结果:在差异性表达的miRNA中选择10个miRNA进行验证,其中5个miRNA与芯片结果相符,分别是let-7b-3p、miR-145-5p、miR-376a-3p、miR-377-3p和miR-1-3p。其中let-7b-3p、miR-145-5p、miR-376a-3p、miR-377-3p在尿道下裂组中低表达,在对照组和术前HCG治疗的尿道下裂组中高表达;miR-1-3p在术前HCG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中较未用药组中高表达。结论首次建立尿道下裂患儿miRNAs的基因表达谱,并筛选出在术前行HCG治疗尿道下裂、术前未行HCG治疗尿道下裂与包茎之间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s。根据筛选出的差异性表达的miRNAs,推测其与尿道下裂的关系,为今后疾病的预防以及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新的线索。
黄恩馥陈娇曹戌冯笑张亚周云
关键词:微RNAS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BMSCs和ACS聚集共培养与ACs单独培养的比较
目的: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和软骨细胞(ArticularChontrocytes,ACs)以3:1的比例混合后在离心管内聚集共培养,以获取...
张亚王晓东韩絮胡斌冯笑
与软骨细胞共培养促进B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和关节软骨细胞在离心管内聚集共培养获取软骨细胞,并与全软骨细胞比较离心管内培养的差异。方法:取兔骨髓和软骨,分离BMSC和软骨细胞分别进行培养,用阿利新蓝染色、番红花O-亮绿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软骨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D44、CD105、CD34、CD45的表达鉴定BMSC。取3×10~7/m L第3代BMSC和1×10~7/m L原代软骨细胞按3∶1比例混于离心管内,为共培养组;另将4×10~7/m L原代软骨细胞移入离心管内培养,作为软骨细胞组。培养4周,每周收集细胞上清液,检测细胞糖胺聚糖、Ⅱ型胶原含量。结果:软骨细胞组与共培养组在培养的1~4周中细胞大体形态、组织学变化无明显差别;两组细胞1~4周分泌糖胺聚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胶原量在第1周时有差异,后3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MSC和软骨细胞离心管内聚集共培养可诱导BMSC分化为软骨细胞,其数量和质量与单纯软骨细胞效果同等。
冯笑韩絮张亚胡斌黄恩馥王晓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共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