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肌酶谱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纳入病例组,将其中的病理性黄疸患儿纳入病理黄疸组、生理性黄疸患儿纳入生理黄疸组;另选同一时间段在我院产科出生的55名正常新生儿纳入正常组。使用皮测黄疸仪测量患儿黄疸指数,采用酶学速率法检测心肌酶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D-二聚体以及IL-6水平。结果病例黄疸组与生理黄疸黄疸组患儿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IL-6水平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同时病理黄疸组D-二聚体显著升高于生理黄疸组,IL-6水平显著低于生理黄疸组(P<0.05)。在肝功能测定中,病理黄疸组与生理黄疸组患儿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较正常明显升高,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水平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其中病理黄疸组TBiL、DBiL、ALT以及GGT水平显著高于生理黄疸组(P<0.05),但TP和ALB水平病理黄疸组与生理黄疸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黄疸组与生理黄疸组患儿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较正常明显升高,同时病理黄疸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显著高于生理黄疸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心肌酶谱、D-二聚体、IL-6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其检测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吴凡张新华李海郭健
- 关键词:心肌酶谱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新生儿黄疸
- 孕母锌水平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及生化机制
- 目的 探讨孕母锌水平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及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1∶1配对设计,在孕16-24周通过胎儿超声心动检查募集孕育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孕母和无畸形胎儿孕母各174例,检测孕母全血锌、铜浓度和血清MT、Cu-Zn...
- 张雪娟柴春青王秀芳柴竹果尤爱萍郭建农王苓张新华宋志娇杨立峰赵志华赵伟平徐玲王龙廷
- 关键词:锌先天性心脏病
- 新生儿枫糖尿症经典型三例并文献复习
- 2018年
- 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我科收治新生儿枫糖尿症(maplesyr upurine disease,MSUD)经典型患者3例。结合国内近10年已报道的12例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分析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10d,出生体质量2850g,以吃奶差2d为主诉入院,患儿系孕3产2,胎龄39+4周、因孕母妊娠合并贫血行剖宫产,生后无抢救史,吃奶好,无抽搐,一般状况好。
- 张新华丁子俊王成虎刘克战樊迎朝
- 关键词:文献复习枫糖尿症新生儿URINE出生体质量PLE
- 孕妇锌水平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及生化机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孕妇锌水平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及生化机制。方法:采用1:1配对设计,在孕16~24周通过胎儿超声心动检查募集孕育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孕妇和无畸形胎儿孕妇各174例,检测孕妇全血锌、铜浓度和血清MT、Cu—ZnSOD活力。结果:病例组的全血锌浓度、血清MT和Cu—ZnS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全血铜浓度无差异。结论:孕妇锌缺乏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之一,提示孕妇锌缺乏时机体的抗氧化作用减弱,胚胎心脏畸形的发生增加。
- 张雪娟王苓张新华宋志娇杨立峰赵志华赵伟平徐玲王龙廷柴春青王秀芳柴竹果尤爱萍郭建农
- 关键词:锌先天性心脏病
- 新生儿Poland综合征合并食管闭锁一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患儿,男性,20 h,主因“呼吸促20 h”入院。患儿系第6胎第3产,胎龄38+4周,胎膜早破10 h因胎儿窘迫(胎心型)行剖宫产。羊水Ⅰ度污染,量多,出生体质量2000 g,有生后窒息,Apgar评分1 min评分4分,予清理呼吸道、吸氧等复苏抢救,2 min评分10分。患儿母亲41岁,无不良孕产史,3次流产为药物流产,否认妊娠期间并发症及合并症,否认用药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父亲44岁,健康。父母否认近亲婚配,2位姐姐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畸形病史。入院时患儿尚未开奶,呼吸急促,已排大便,未排小便。入院后下胃管困难,吐沫明显。
- 关函洲张新华乔宇
- 关键词:复苏抢救用药史不良孕产史出生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