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为民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语文
  • 4篇教学
  • 2篇语文教师
  • 2篇阅读教学
  • 2篇文本
  • 2篇文本解读
  • 2篇文化
  • 2篇文化自觉
  • 2篇文教
  • 2篇教师
  • 1篇点评
  • 1篇典籍
  • 1篇选读
  • 1篇选修
  • 1篇选修课
  • 1篇学好
  • 1篇学好文言文
  • 1篇训练课
  • 1篇演讲
  • 1篇艺术

机构

  • 10篇江苏教育学院
  • 1篇南京市鼓楼区...
  • 1篇南京市第四中...

作者

  • 10篇冯为民
  • 1篇汪永亮
  • 1篇孙和平

传媒

  • 3篇语文建设
  • 2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语文学习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中华活页文选...
  • 1篇中学语文教与...
  • 1篇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整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
2012年
按照新课标的总体要求,必修课与选修课是并列的两个独立的教学体系,必修课定位为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选修课的定位是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必修课必须上完1—5的必修教材,所花时间是1.25学年。选修课分五个模块,
冯为民孙和平
关键词:选修课整合教学高中语文必修课教学体系
谈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资料链接”被引量:1
2008年
在高中语文必修阶段,散文虽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文体,但并非学得很系统。苏教版选修课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与提升,旨在通过教学,对学生“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尝试散文创作”。
冯为民
关键词:现代散文选读散文作品情感世界审美情趣
“走进语言现场——演讲口语训练课”实录及点评
2010年
一、导入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停顿较长)——在生活中,最令你们担心的事是什么?
杨大宁冯为民
关键词:训练课口语语言
阅读教学中的导答艺术摭谈
2012年
阅读教学过程实际是基于问题和问题解决而展开的,问题是教学方向和教学动力生成的核心要素。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以问题为抓手,让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使之明了“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那里”“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那里”,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在阅读教学研究领域,对教师提问要求、提问策略等的研究历来倍受重视,
汪永亮冯为民
关键词:阅读教学艺术教学过程教学方向教学研究
学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径被引量:1
2010年
我国古代的典籍浩如烟海,而中学教材所选人的文言文则是古代典籍中的精品,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瑰宝,学好这些文言文对于提高语文素养极为重要。高中阶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怎样才能确保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好文言文?我以为极为重要的途径应该是:读译赏延,并举共进;整理积累,持之以恒;汲取养料,古为今用。
冯为民
关键词:文言文古代典籍高中阶段中学教材古为今用工具书
“都”、“城”之异的探究被引量:1
2010年
《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的教学刚进入质疑探究环节,就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故事围绕“以城易璧”展开,但文巾有两处好像有意把“城”说成了“都”。一处是蔺相如拿着璧斜看着柱子准备击柱时,“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一处是蔺相如“归璧于赵”后在秦廷上说:“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这两处所说“都”与其他地方所用的“城”究竟有什么不同?
冯为民
关键词:《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
例说高考仿句题的创新被引量:2
2007年
高考语文试题中近年来创新元素最多的就是语用题。语用题命题取材的视野极为开阔,命题内容的选择空间很大,试题与时代、生活、语文素养密切相关,又是主观性试题.考生审题的干扰性因素较多,故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测试具有很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好的语用题常常是试卷的亮点。高考语用题中的仿句题是常见题,也是常考常新的题型.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中的仿句题就是一道新颖精巧、文质兼美的好题:
冯为民
关键词:高考语文试题仿句题命题内容主观性试题语文素养
文化自觉与语文文本解读
2010年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首要解决的任务,新课改以来成为教学中热点探讨的内容之一。本期选取了六篇关于“文本解读”的文章,从不同侧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与方法。《文化自觉与语文文本解读》和《阅读情意:文本解读的动力》从科学的理论层面阐释了文本解读的动因及策略;《文本解读“四重奏”》和《立足文本,找准切入口》具体论述了解读文本的方法,对“多元解读”提出了科学的认识;《文本解读:请走出“共性知识”圈》和《外国诗歌的个性化解读策略》则从教学设计与实践案例中总结出了富有创新的“解读”教学经验。这六篇文章会给教师朋友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冯为民
关键词:文本解读文化自觉语文阅读教学解读文本
语文教师难以突破的五大桎梏
2013年
现阶段,语文教师面临五大难以突破的桎梏,即应试教育、规训教育、守旧教育、匠式教育、平庸教育。如果语文教师能突破这五大桎梏,就会在专业成长中品尝到痛苦与幸福的滋味,就会在自己的职业人生中收获多样的精彩,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名师。
冯为民
关键词:语文教师应试教育师能名师
文化自觉与语文文本解读被引量:22
2010年
文化自觉是文本解读的出发点与归宿,而文本解读是文化自觉的深度实践活动。文本是鲜明独特的文化自觉形态,文本解读的过程应该是在文化自觉的引领下进行深刻的文化思考、探索过程。文本解读需要教师自觉承担起文化使命,以其超凡的敏锐和独特的视角,站在主流文化的制高点上,不断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文本解读也是一种创新性实践过程,是在理性指导下对文本资源的苦心整合、审慎经营,需要在寻求理解中追求发现和创新,或显性或隐性地传递出自身的价值观。文本解读必须着眼整体性、体现融通性、凸显建构性。
冯为民
关键词:语文教师文化自觉文本解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