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毅
- 作品数:13 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威远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被引量:2
- 2022年
- 使用Petrel软件建立了威远20XHXX平台的三维地质模型,优化了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参数。研究表明不同的压裂段长与射孔簇数有合理的匹配关系,而且存在最优的用液强度和加砂强度,随着压裂段长、射孔簇数的增加,需要合理调减水平井间距。针对威远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建议增加射孔簇数缩小簇间距,提高施工排量,不同压裂段长时采用优化的用液强度和加砂强度值。
- 车明光王萌王永辉宋毅何封董凯阮峰
- 页岩储集层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技术应用现状及认识被引量:23
- 2020年
- 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技术能增加页岩储集层压裂裂缝复杂程度,提高簇间动用率,是有效改造页岩储集层的核心技术。对北美页岩气区块和中国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区块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技术原理提出了几点认识:段内多簇压裂应与井间距合理匹配,并配套采用暂堵转向技术和限流射孔技术,增大射孔簇簇效率,促进裂缝均匀扩展,提高段内多簇压裂改造效果;北美页岩气区块采用段内多簇压裂技术增产,实现了页岩储集层高效开采,川南页岩气区块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技术起步较晚,目前在300~400 m井间距下主要开展了段内为6~8簇压裂现场试验;为了降低压裂成本、提高作业时效,长段多簇压裂将是实现效益开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随着段内簇数不断增加,射孔技术、暂堵转向技术、射孔簇数与施工参数合理匹配等方面面临新挑战,亟需进一步研究,从而形成适合不同地区地质工程特征的段内多簇压裂技术。
- 赵志恒郑有成范宇宋毅郭兴午
- 关键词:四川盆地水平井
- 公山庙油田沙溪庙组油藏压裂裂缝形态研究
- 2015年
- 公山庙油田沙溪庙组储层天然裂缝较为发育,通过对储层天然裂缝特征、地应力状态、施工资料和微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该区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形态。研究表明该区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形态主要受地应力状态控制,压裂过程中形成的裂缝以水平裂缝为主;天然裂缝对压裂裂缝形态有重要影响;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沟通天然裂缝,形成了复杂的裂缝形态,有效地提高了储层改造体积,实现了对Ⅲ类致密油储层的有效改造。
- 宋毅曾波缪云刘俊辰
- 关键词:压裂
- 页岩气超长水平井矩阵式压裂设计与多维度实时优化
- 页岩气井水平段长的增加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对增产改造提出新的挑战。以川南长宁区块志留系龙马溪组海相页岩超长水平井(>2500m)为研究试验对象,采用矩阵式压裂设计方法进行孔、簇、砂、液、排量多参数耦合分析...
- 沈骋杨学锋曾波宋毅苑术生郭兴午
- 关键词:页岩气
- 九龙山珍珠冲组砂砾岩储层改造技术研究与实践
- 2016年
- 四川盆地九龙山珍珠冲组砾岩储层基质孔渗条件差,非均质性强,裂缝及其溶蚀孔洞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流通道。针对该区储层特征,结合室内评价实验和储层评价结果,对于裂缝发育的储层,采用土酸酸化;对于裂缝欠发育的储层,在酸化工艺无效的情况下开展加砂压裂工艺试验,通过施工管柱、施工参数的优选,成功地实施了对砾岩储层的加砂压裂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改造效果。
- 缪云宋毅曾波刘俊辰
- 关键词:砾岩土酸酸化加砂压裂
- 四川盆地长宁页岩气区块套管变形井施工参数优化分析被引量:14
- 2021年
- 为解决四川盆地长宁页岩气区块的套管变形问题,进行了套管变形井施工参数优化分析。基于统计数据,对该区块施工参数优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三维地震、测井资料及测试数据,建立了该区块H平台裂缝和地应力模型;基于摩尔–库仑临界应力和物质守恒准则,进行了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根据滑动风险的分类,分析了压裂施工参数和裂缝带激活的关系。由统计分析可知:只采取减液量措施,裂缝带套管变形比例为21.7%;只采取减排量措施,裂缝带套管变形比例为8.1%。通过压裂模拟可知:对于高滑动风险断层,当液量减小20%时,断层激活长度和裂缝激活数分别减小17%和26%,当排量减小20%时,断层激活长度和裂缝激活数分别减小3%和6%;对于中滑动风险断层,当液量减小20%时,断层激活长度和裂缝激活数分别减小22%和30%,当排量减小20%时,断层激活长度和裂缝激活数分别减小43%和60%。研究结果表明,“高滑动风险断层减液量,中滑动风险断层减排量”的压裂施工参数优化建议,可供现场解决套管变形问题时参考。
- 陈朝伟黄锐曾波宋毅周小金
- 关键词:页岩气套管变形水力压裂四川盆地
- 基于压裂施工曲线的套变响应规律与预控应用——以川南泸州深层页岩气区为例
- 套管变形将严重影响页岩气压裂施工进度和增产效果。以川南泸州页岩气区105口气井为对象,引入压裂施工曲线诊断方法建立套变预测模型,分析压裂过程中净压力与延伸模式的变化。研究划分了诱发套变的压裂段为激动段,发生套变的压裂段为...
- 沈骋曾波吴建发宋毅郭兴午周小金黄浩勇黎俊峰
- 关键词:套管变形净压力诱导应力
- 川南长宁区块页岩气高密度完井+高强度加砂压裂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0
- 2021年
- 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区块页岩气资源量丰富,经过技术引进、探索优化、自主创新实现了规模开发。为了进一步提高近井筒储层改造效果、提升作业效率,对水平井分段不断优化,适当增加分段段长,减少压裂段数,同时采用高密度完井,大幅缩短簇间距,并持续提高加砂强度。为此以高密度完井+高强度加砂压裂技术原理为基础,根据长宁区块地质工程特征对该压裂工艺参数进行了探索优化,并分析了该压裂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应力差页岩储层条件下,高密度完井+高强度加砂压裂技术可利用短簇距间的诱导应力增加裂缝复杂程度,缩短储层基质流体向裂缝渗流的距离和时间,并提高裂缝导流能力;考虑簇间诱导应力对裂缝扩展的影响,施工排量、压裂液黏度对井间储层动用程度和裂缝支撑的影响,暂堵转向技术对压裂裂缝体积的影响等,合理优选出与长宁区块地质和工程条件相匹配的压裂参数:簇间距7~10 m,施工排量约16 m3/min,携砂阶段滑溜水黏度增加到20~30 mPa·s,单段暂堵剂300~500 kg,总液量的50%~57%投注;长宁区块页岩气水平井采用高密度完井+高强度加砂压裂技术,井均测试产量较常规压裂工艺增加了约10%,估计最终可采量可提高约12%。该研究成果可为压裂技术持续优化以及川南地区页岩气藏压裂改造提供支撑和借鉴。
- 郑有成赵志恒曾波宋毅郭兴午黎俊峰
- 关键词:页岩气
- 密切割分段压裂工艺在深层页岩气Zi2井的应用被引量:29
- 2019年
- 深层页岩储集层高温、高地应力、高水平应力差特征明显,常规分段压裂后,储集层改造体积偏低,裂缝复杂程度偏低,气井测试产量偏低。主要原因是,深层页岩气井压裂施工期间高泵注压力、低施工排量在常规分段参数条件下不利于提高裂缝复杂程度,导致簇间储量动用不充分。为提高工艺技术适用性及储集层改造效果,开展了深层页岩气压裂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密切割分段压裂工艺有利于增加簇间应力干扰,提高裂缝复杂程度,提升簇间资源动用效率。Zi2井初期采用常规分段压裂工艺,在压裂设计指标执行率较低的情况下,开展了密切割分段压裂工艺现场试验,裂缝复杂程度及单井储集层改造体积提升明显,证明了密切割分段压裂工艺在研究区深层页岩气井中的适用性。
- 范宇周小金曾波宋毅周拿云陈娟
- 关键词:高地应力
- 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电磁监测裂缝参数识别
- 2024年
- 压裂实时监测是水力压裂效果评价和工程参数优化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传统电磁监测裂缝参数识别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度难以保证,影响了监测效果。为了提高裂缝参数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洋捕食者密度聚类混合优化算法的电磁监测裂缝参数识别方法。利用海洋捕食者算法(MPA)进行多次寻优,以每次寻优结果作为初始数据集,然后,利用密度聚类算法(DBSCAN)进行聚类,构建中间样本数据集,最后,抽取该样本数据中值作为最终输出结果。采用Rastrigin函数进行测试,分析混合优化算法寻优能力。测试结果表明,相对粒子群优化算法(PSO),MPA算法单次寻优效果较佳。但两种算法寻优结果均具有较强随机性,其中,PSO和MPA算法50次寻优精度分别为10^(-7)~10^(2)和10^(-10)~10^(-2),而改进的混合优化算法寻优效果更稳定,寻优精度达10^(-7)。构建缝长、方位压裂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噪声低于15%时,缝长和方位识别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小于1 m和1°。利用改进的算法对四川盆地某井页岩气压裂电磁监测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裂缝改造的长度(缝长)与方位。实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曾波杨扬宋毅陈珂徐尔斯王怡亭徐颖洁裴婧
- 关键词:电磁法密度聚类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