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
- 作品数:13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个体化视近下加的确立策略研究
- 王冬梅蓝卫忠杨智宽朱晓伟李振赵峰葛坚
- 模拟自然光动态光源对豚鼠近视眼模型的作用
- 目的:探索模拟自然光动态光源对豚鼠近视眼模型的控制作用。方法:40只4周龄的健康豚鼠,雌雄不限,右眼佩戴-6D的近视镜。饲养下以下光环境中,A:单纯高照度组(8000lx);B:单纯低照度组(300lx);C:低频动态变...
- 赵峰
- 关键词:近视
- 个体化视近下加的确立策略
- 目的 本课题探讨在不同视近下加条件下,调节滞后的改变与隐斜变化的关系并且构建三者数学模型,得出最适的视近下加使调节滞后与隐斜同时最小.方法 测量110名单纯性低度近视的内隐斜青少年足度配镜后注视5m、50cm、33cm三...
- 王冬梅蓝卫忠杨智宽朱晓伟李振赵峰
- 关键词:近视
- 一种能够缓解青少年近视的离焦控制镜片
-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焦控制镜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缓解青少年近视的离焦控制镜片,包括镜框,所述镜框前端卡接设置有墨镜片,所述镜框中部固定设置有离焦控制镜片机构,所述离焦控制镜片机构包括离焦镜片,所述离焦镜片外表面四周固定...
- 赵峰朱晓伟
- 弱视筛查网络平台的开发研究
- 杨智宽赵峰曾骏文蓝卫忠
- 广州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及屈光状态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况及视力发育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广州市不同行政区的10所幼儿园,对其中3~6岁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态及视力进行检查.使用1%环戊酮麻痹睫状肌后,进行电脑验光检查,并用带状光检影复查;48 h后使用EDTRS视力表行主觉验光,记录最佳矫正视力.最后按年龄分组,对屈光及视力资料进行one-way ANOVA及Bonferroni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2480名儿童完成检查,其中,3岁组男201例,女172例;4岁组男434例,女384例;5岁组男437例,女410例;6岁组男238例,女204例.各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3.3±2.8)个月、(53.8±3.3)个月、(65.5±3.4)个月及(75.1±2.6)个月.各年龄组的等效球镜度分别为(1.66±0.70)D、(1.67±0.80)D、(1.59±0.81)D及(1.48±0.72)D,4组之间等效球镜度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2.39.P=0.000);以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除3岁组与4岁组以及3岁组与5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岁组、4岁组、5岁组及6岁组的LogMAR视力分别为0.26±0.14、0.18±0.10、0.13±0.08及0.10±0.08,4组之间视力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406.2,P=0.000);以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任意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对于3~6岁学龄前儿童,眼球屈光度向远视减小方向发展符合正视化过程的规律,他们的生理性远视的等效球镜度相差不大,都接近+1.50 D;同时,视力随年龄增加而逐步提高,提示在弱视诊断时,应该将正常视力发育状况作为参考.
- 赵峰李振杨智宽蓝卫忠曾骏文刘雯陈林兴刘文彦卢金华郑德慧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
- 广州市低年级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关系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探究广东省广州市低年级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对近视的影响,为预防儿童近视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3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12所小学3171名一、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眼科检查和问卷调查,1年后对其视力情况进行随访,获得近视发病情况并分析与户外活动时间的关系。结果基线调查的3171名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6.6%,平均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为(0.84±0.63)h。1年后接受随访的1868名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11.4%,剔除基线近视的104名学生后近视发病率为6.2%(109/1764)。近视发病学生的每日平均户外活动时间为(0.70±0.52)h,显著低于未发病学生(0.84±0.62)h(t=2.317,P=0.0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外活动是近视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627,95%CI=0.421~0.934)。结论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存在一定关联,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能有助于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
- 徐可张晟卢次勇杨晓赵峰郭仰峰杜雪莹郭蓝
- 关键词:户外活动近视小学生
- Howell card与Cover test+排棱镜对近附加下隐斜度测量的比较研究
- 王冬梅杨智宽蓝卫忠朱晓伟李振赵峰葛坚
- 睫状肌麻痹对成人散光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通过比较睫状肌麻痹前后散光度数及其矢量成分的变化,探讨睫状肌麻痹对散光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随机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视光专科就诊并同意参加本研究的成人近视患者261例(18~48岁),对其进行眼轴、小瞳综合验光、睫状肌麻痹下(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检查。收集被检者年龄、性别、眼轴、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数,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睫状肌麻痹前后散光度数及各矢量变化进行分析。每例均取右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被检的261例均完成本研究。睫状肌麻痹后,等效球镜度数减少了(0.37±0.47)D(P<0.05)。在本研究中睫状肌麻痹前后柱镜度数≥0.25 D的人数为243例,占93.1%。散光类型以顺规散光为主,其后依次为斜轴散光、逆规散光。睫状肌麻痹后高度散光比例稍有增加,从37.13%增加到40.33%,同时高度散光组中顺规散光比例从71.13%增加到了77.55%。但是睫状肌麻痹前后,散光度数及各矢量成分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成人近视患者而言,散光检出率高,且以顺规散光为主。睫状肌麻痹可降低等效球镜度数,但对散光度数及各矢量成分影响并不明显。
- 李文涛赵峰陈英陈彦霓高稳生杨子颖钟丽爱魏丽云张润妹廖锐
- 关键词:成人散光睫状肌麻痹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
- LncRNA-XIST/miR-137/Notch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和玻璃体中的表达及机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lncRNA-XIST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和玻璃体中的表达及其机制。方法收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同时检测血清和玻璃体中lncRNA-XIST和miR-137的表达量。运用高糖诱导的HRMECs作为体外模型。运用PCR、Western blot、CCK-8、ELISA和荧光素酶报告检查lncRNA-XIST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结果血清和玻璃体中lncRNA-XIST表达量被抑制,miR-137表达量被激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活lncRNA-XIST能够促进视网膜细胞增殖,减少ROS和MDA的水平,增加GSH、GSH-PX和SO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37+lncRNA-XIST减少荧光素酶表达量,miR-137是LncRNA-XIST重要靶点。激活miR-137能够抑制视网膜细胞增殖,提高了ROS和MDA的水平,减少GSH、GSH-PX和SO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iR-137+Notch1减少荧光素酶表达量,Notch1是miR-137重要靶点。结论lncRNA-XIST/miR-137/Notch1通过ROS及其氧化应激,能够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示lncRNA-XIST可作为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良好分子标志物。
- 许瑶娄静赵峰
- 关键词:NOTCH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