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晖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视神经
  • 5篇神经病
  • 5篇视神经病
  • 5篇视神经病变
  • 5篇病变
  • 3篇动脉炎
  • 3篇血性
  • 3篇炎性
  • 3篇神经病变
  • 3篇前部缺血性
  • 3篇前部缺血性视...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视神经...
  • 3篇缺血性视神经...
  • 3篇非动脉炎性前...
  • 2篇眼底
  • 2篇神经疾病
  • 2篇神经炎
  • 2篇视神经疾病
  • 2篇视神经炎

机构

  • 11篇中山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作者

  • 11篇杨晖
  • 4篇张秀兰
  • 2篇陈士达
  • 2篇易长贤
  • 2篇王伟
  • 1篇于强
  • 1篇谭笑
  • 1篇钟毅敏
  • 1篇魏世辉
  • 1篇戚朝秀
  • 1篇曹良启
  • 1篇林浩添
  • 1篇钱益勇
  • 1篇欧杰雄
  • 1篇张振平
  • 1篇王晓黎
  • 1篇王金利
  • 1篇黎健菁
  • 1篇胡慧玲
  • 1篇王玲

传媒

  • 4篇中华眼底病杂...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眼科会议纪要——第十五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暨25界亚太眼科学会年会(APA02010)
2011年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暨25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APA02010)于2010年9月16~20日在北京圆满召开。神经眼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次盛会上得到了充分表现。
杨晖张秀兰魏世辉
关键词:神经眼科学学术
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2年
乙胺丁醇是抗结核病治疗的一线用药,最主要的副作用之一是中毒性视神经病变.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危险因素、预后及发病机制等对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王伟杨晖张秀兰
关键词:乙胺丁醇视神经疾病药物毒性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ON)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诊治方法及其转归。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999年6月至2010年10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35例(60只眼)RON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35例(61只眼)RON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进行性、无痛性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18例(51.4%)在完成放射治疗后3年内出现眼部症状。43只眼(70.5%)的患眼入院时中心最佳矫正视力〈0.05或视野0。。可窥见眼底的52只眼中,41只眼(78.8%)视乳头边界清晰,11只眼(21.2%)视乳头水肿和(或)出血、渗出。视乳头边界清晰的41只眼中,视乳头正常6只眼(14.6%),视乳头色较淡30只眼(73.2%),视乳头苍白5只眼(12.2%)。14只眼有视野检查记录,主要表现为神经纤维束损害性视野缺损,其中7只眼(50%)表现为上方和(或)下方弓形暗点,3只眼(21.4%)出现中心和(或)旁中心暗点,2只眼伴生理盲点扩大,1只眼伴旁中心暗点,1只眼见鼻上象限缺损。23只眼有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主要的改变为视乳头低荧光和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发现,83.3%出现振幅降低和(或)潜伏期延长。分别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高压氧、高压氧联合糖皮质激素、视网膜激光光凝等治疗,只有10只眼(16.4%)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RON潜伏期变异大,造成的视力和视野损伤重,视功能预后极差,主要眼部损伤为视网膜血管闭塞和不同程度视神经萎缩。目前针对并发症的保守治疗能短期改善视力。
杨晖王伟胡慧玲陈士达易长贤张秀兰
关键词:放射疗法视神经疾病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ON)是因邻近视路的头颈部放射治疗(放疗)而引起的迟发性进行性视神经并发症。临床表现以突发的、无痛性单眼或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视路接受的照射剂量及照射范围是发生RON的关键因素。增强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及电生理检测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结合其临床表现、相应辅助检查及头颈部放疗史可作出诊断。虽然高压氧治疗能在发病早期一定程度上改善RON的视力损害,但目前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在制定头颈部放疗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视神经、视交叉是否在照射范围内,并注意控制照射剂量,以防止RON的发生。
陈士达杨晖张秀兰
基于彩色眼底像和深度学习的视神经炎及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筛查诊断系统的构建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构建并评估基于彩色眼底像和人工智能(AI)辅助筛查视神经炎(ON)及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筛查诊断系统。方法诊断性试验研究。2016年至2020年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NAION患者178例267只眼(NAION组)、ON患者204例346只眼(ON组),以及2018年至2020年经视力、眼压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为眼底正常的健康者513名1160只眼(正常对照组)共2909张彩色眼底像作为筛查诊断系统的数据集,其中NAION组、ON组、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30、805、1374张。将正确标注后的彩色眼底像作为输入数据,选用EfficientNet-B0算法进行系统训练并验证,最终构建是否存在异常视盘、是否存在ON和是否存在NAION的3个筛查系统(二分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ROC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和热力图作为诊断效能和科学性的判断指标。结果测试集中,诊断是否存在异常视盘、是否存在ON、是否存在NAION的AUC分别为0.967[95%可信区间(CI)0.947~0.980]、0.964(95%CI 0.938~0.979)、0.979(95%CI 0.958~0.989),并且系统在决策过程中的激活区域主要位于视盘。结论基于彩色眼底像的异常视盘、ON和NAION筛查诊断系统具有准确高效的诊断性能。
刘开群刘少鹏谭笑林浩添杨晖
关键词:视神经炎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人工智能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血脂水平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血脂水平,探讨血脂水平与NAION的关系。方法测定236例NAION患者和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180名正常健康者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比较NAION组和对照组总体血脂水平。根据年龄分布情况,将两组受试者分为〈40、40~49、50~59、60~69和〉70岁亚组,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NAION患者血脂水平差异。结果NAION组平均胆固醇为(5.48±1.23)mmol/L,甘油三酯为(1.58±1.14)mmol/L;对照组平均胆固醇为(5.44±1.14)mmo|/L,甘油三酯为(1.56±1.25)mmol/L;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0.10;P值均〉0.05)。NAION组和对照组男女性之间,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t=1.36、-0.40,P值均〉0.05;女性:t=0.37、0.59;P值均〉0.05)。NAION组与对照组各年龄亚组之间,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ION患者血脂水平较正常健康者无显著性差异,高血脂水平不是NAION发病的危险因素。
杨晖黎健菁钟毅敏于强易长贤王金利阎宏李梅欧杰雄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治疗进展
2021年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是全身血管危险因素及局部解剖因素等多因素共同参与的、发病机制复杂的视神经缺血性疾病。控制全身危险因素是治疗关键。目前三大治疗尝试包括改善循环(如眼压干预、体外反搏、手术),减轻视盘水肿(如全身或局部糖皮质激素、玻璃体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神经营养(如干细胞治疗等)。
王玲杨晖
关键词: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因生豇豆仁致双眼中毒性视神经病变一例
2020年
患者,男性,33岁,因双眼视物模糊4个月余就诊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19年7月16日晚,患者空腹24 h后进食隔夜食物,出现腹痛、厌食、恶心及呕吐,遂于当地县医院就诊。胃镜检查结果,提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给予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稍好转,但多次反复。2019年7月21日,患者食用晒干后的生豇豆仁约50 g(自种,未施用化合肥及有机磷农药),约2 h后,出现频繁恶心,呕吐,症状较前加重,伴酱油色尿,全身肌肉酸痛,颈背部明显,否认腹胀.
刘开群王玲付月杨晖
关键词:颈背部酱油色尿有机磷农药对症治疗
367例眼底内科住院患者无光感眼病种构成及视力恢复情况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眼底内科住院的非手术和外伤的无光感眼病种构成及其视力恢复情况。方法在眼底内科住院治疗的无光感患者367例43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经暗室手电光检查结合瞳孔对光反射检查确定视力为无光感。其中,男性208例235只眼,女性159例195只眼。双眼63例126只跟,单眼304例304只眼。单眼患眼中,右眼159只,左眼145只。年龄2.50~86.OO岁,平均年龄(40.85±18.03)岁。观察患眼的病种构成。针对不同病种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观察出院时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430只患眼中,视神经炎157只眼,占36.5oA;葡萄膜炎68只眼,占15.8%;视网膜血管性疾病54只眼,占12.6%;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5只眼,占8.1%;外伤性视神经病变29只眼,占6.7%;视神经萎缩28只眼,占6.5%;眼球外伤18只眼,占4.2%;放射性视神经病变17只眼,占4.0%;青光眼10只眼,占2.3%;视网膜脱离5只眼,占1.2%;压迫性视神经病变4只眼,占0.9%;眶尖综合征2只眼,占0.5%;癔症2只眼,占0.5%;眶蜂窝织炎1只眼,占0.2%。经住院积极治疗后,视力仍为无光感269只眼,占62.6%;视力恢复至光感及以上161只眼,占37.4%。视力恢复至光感及以上的161只眼中,视力光感~〈0.02者74只眼,占总患眼的17.2%;≥0.02~〈0.05者25只眼,占总患眼的5.8Voo;≥0.05~〈0.1者14只眼,占3.3%;≥0.1~〈O.3者11只眼,占2.6%;≥0.3者37只眼,占8.6%。结论非手术和外伤的无光感眼主要为累及视网膜和视神经的病变所致。经积极住院治疗后可使部分患眼视力恢复至光感及以上。
杨晖
关键词:视力眼疾病
毒胡萝卜内酯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B3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青胡萝卜内酯(TG)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B3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分析TG对HLE-B3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TG对HLE-B3细胞凋亡诱导作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凋亡诱导过程中的相关蛋白的变化。此外,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处理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的TG对HLE-B3细胞生长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关系,12h、24h和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27±0.61)μmol/L、(0.77±0.12)μmol/L和(0.15±0.04)μmol/L。0.01、0.1、1和10μmol/LTG明显诱导HLE-B3细胞凋亡。在凋亡诱导过程中,1μmol/L的TG孵育细胞4h后开始抑制SERCA2蛋白,引起细胞胞浆内Ca2+负载,并且刺激凋亡诱导蛋白Bax和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的表达增加。结论:TG能够抑制HLE-B3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促发了内质网途径介导的凋亡过程。
王晓黎戚朝秀曹良启杨晖钱益勇张振平
关键词:细胞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