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秋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太和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FN-γ、IL-6和PA检测在鉴别诊断小儿病毒和支原体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伽马干扰素(IFN-γ)、白介素6(IL-6)和前白蛋白(PA)在小儿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1月-5月本院收治的14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将其划分为病毒感染组(n=74)和支原体感染组(n=70)。另选取52例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查体且检查结果均为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IFN-γ、IL-6和PA的水平,分析各检测指标与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IFN-γ和IL-6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感染组IFN-γ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PA水平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IFN-γ和IL-6与呼吸道感染呈正相关,PA与呼吸道感染呈负相关。ROC分析结果显示,IFN-γ、IL-6和PA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6%、98.1%,AUC为0.984;三者联合诊断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4%和100%,AUC为0.988。结论:IFN-γ、IL-6和PA水平变化与小儿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其中IFN-γ相较于IL-6和PA,在鉴别呼吸道感染类型方面具有较高价值,有利于临床早期鉴别诊断感染类型;IFN-γ、IL-6和PA各指标单独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IFN-γ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李虎杨春秋常青王楠楠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白介素6前白蛋白
- 脓毒血症肝损伤患者血清TBA、ALP水平与凝血功能特征观察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观察脓毒血症肝损伤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凝血功能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85例脓毒血症合并肝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于同期选择脓毒血症无肝功能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入组当天检测两组血清TBA、ALP、D-二聚体(D-dime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观察组TBA、ALP水平分别为(94.37±15.62)μmol/L、(24.59±4.33)U/L,对照组TBA、ALP水平分别为(82.35±13.28)μmol/L,(19.85±3.62)U/L,观察组TBA、AL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D-dimer、APTT、PT、FIB水平分别为(3164.25±526.73)μg/mL、(35.28±7.14)s、(15.38±4.92)s、(4.15±0.96)g/L,对照组D-dimer、APTT、PT、FIB水平分别为(1624.37±328.17)μg/mL、(31.96±5.52)s、(13.84±5.02)s、(3.36±1.18)g/L,观察组D-dimer、APTT、PT、FIB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脓毒血症可导致患者肝功能损伤,引起TBA、ALP水平上升,并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 王俊峰赵亮王俊杰杨春秋
- 关键词:脓毒血症肝损伤总胆汁酸凝血功能
- 老年人群感染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结果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探讨老年人梅毒螺旋体3种血清学检测效果。选取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医院收治60岁以上住院患者行梅毒检测后的110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试验。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110例TP-ELISA阳性患者经TRUST检测,57例为阳性,阳性率为51.8%。经TPPA检测,107例患者均为阳性,阳性率为97.3%。TPP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检测,x2=59.887,P<0.05。TP-ELISA与TRUST联合筛查,减少部分患者的漏诊或误诊,TPPA作确证试验,结果更为可靠。联合应用TP-ELISA、TRUST、TPPA三种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 杨春秋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TP-ELISATRUSTTP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