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峰
-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侧延长术和背侧折叠术治疗近端型尿道下裂的疗效对比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阴茎下弯的矫直是近端型尿道下裂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旨在对比腹侧延长和背侧折叠技术对重度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治疗的224例近端型尿道下裂患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侧延长(ventral lengthening,VL)组63例,背侧折叠(dorsal plication,DP)组161例。比较两组脱套前后尿道开口位置、阴茎下弯纠正程度以及术前HCG使用情况等资料,同时比较两组横断尿道板以及手术方式的差异,统计两组阴茎下弯复发、尿道瘘,憩室等并发症和再手术情况,分析阴茎下弯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DP组平均手术年龄约12.3个月(8~48个月),VL组平均手术年龄为11.5个月(10~6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DP组:62.4个月(44~110个月),VL组:55.7个月(41~96个月)。从阴囊型、会阴型所占比例来看,DP组明显少于VL组(44.7%vs.61.9%,P=0.021);术前两组HCG注射的人数比例分别为:DP组16.8%(27/161)、VL组34.9%(22/63)。DP组和VL组横断尿道板的人数比例分别为32.3%(52/161)和100%(63/63)。DP组共出现并发症54例(33.5%),VL组共出现并发症26例(4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再次手术主要原因为尿道瘘;两组尿道憩室的发生人数分别为8例(4.97%)和4例(6.35%),术后DP组31例阴茎下弯复发,而VL组仅5例阴茎下弯复发(19.3%vs.7.9%,P=0.038)。结论根据目前的随访结果,对于多数尿道下裂,背侧折叠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对于严重下弯的近端型尿道下裂,腹侧延长可有效改善阴茎下弯,减少阴茎弯曲的复发,但青春期后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 吴少峰何蓉孙杰赵海腾
- 过渡期泌尿外科—儿童超年龄执业的现状和展望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更多患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疾病的患儿在得到治疗后顺利成年,使得这些患者从儿童诊疗过渡到成人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过渡期泌尿外科重点关注患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疾病的青少年和年轻人从儿科治疗过渡到成人治疗时的医疗保健需求,最大程度地保障患儿的利益。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获批超年龄连续医疗的资质,本文旨在分析目前在泌尿外科背景下医疗过渡中存在的障碍,探讨以前实施的医疗过渡模型的方式并提出改进建议。
- 吴少峰孙杰
- 关键词:先天性畸形小儿泌尿外科
- 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 2020年
- 目的初步分析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泌尿外科收治的因UPJO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患儿为UPJO组(n=10),因肾脏肿瘤行肾与输尿管切除术的患儿为对照组(n=8)。收集两组术前血标本检测维生素D三项(25-羟维生素D 2、25-羟维生素D 3及总25-羟维生素D的含量)。取两组术中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转化生子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钙黏蛋白E的含量。结果两组术前血标本中25-羟维生素D 2、25-羟维生素D 3及体内总25-羟维生素D的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UPJO组VDR、TGF-β、钙黏蛋白E的平均值分别为(771.6±70.57)ng/每克总蛋白,(131.0±10.33)ng/每克总蛋白及(125.5±10.98)ng/每克总蛋白;对照组分别为(2128±251.8)ng/每克总蛋白,(82.3±6.834)ng/每克总蛋白及(386.6±78.71)ng/每克总蛋白。两组UPJ标本中VDR、TGF-β、钙黏蛋白E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JO组VDR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VDR可能与UPJO发生相关,初步推测其机制可能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VDR表达量减少引起TGF-β表达量明显升高,使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组织纤维化加重,进而导致或加重UPJO。
- 邢晓宇陈思平钟量吴少峰孙杰
- 关键词:维生素D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纤维化
- 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致间歇性肾积水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对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 UPJO)导致间歇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37例间歇性肾积水患儿(年龄3~14岁)的临床资料。患儿术前常规行肝肾及凝血功能检测、泌尿系超声及同位素利尿肾图(DR)检查,归纳总结其存在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异常等检查结果。结果共诊治UPJO致间歇性肾积水患儿37例,术后失访4例。所有患儿均有急性腰/腹痛发作,且腹痛多在3 d内自行消失,两次腹痛发作间期从7 d至4个月;腹痛诱发因素主要为大量饮水及剧烈活动;69.7%的患儿腹痛时合并有恶心、呕吐;所有患儿在急性腹痛发作时超声检查均提示肾盂扩张明显,63.6%的患儿腹痛缓解期可见肾盂壁肥厚,该超声表现一般持续1周左右。所有患儿均接受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术后仅有1例患儿积水复发。手术所见及病理证实UPJO的存在,其中UPJ局部息肉者占18.2%。结论UPJO致儿童间歇性肾积水病例诊断的关键在于症状的识别、详尽的了解病史和腹痛发作期间一系列的超声检查。腹痛发作后早期的超声检查发现肾盂壁增厚是一项很重要的影像学特征。
- 姜大朋史政洲赵海腾何蓉吴少峰孙洋钟量邢晓宇孙杰
- 关键词:肾盂积水肾盂成形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 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分肾功能"超正常"现象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致肾积水患儿中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 DRF)出现"超正常"现象(DRF>55%)者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单侧UPJO致肾积水患儿中患肾出现DRF"超正常"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2例;平均手术年龄15.4个月;左侧12例,右侧1例。患儿术前常规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泌尿系超声及同位素利尿肾图检查,归纳总结其存在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异常等检查结果。结果13例DRF"超正常"患儿术中均证实为UPJO。其中有7例患儿为孕期体检发现的肾积水;超声检查提示术前平均肾盂前后径为35.5 mm,肾皮质平均厚度为3.7 mm。同位素利尿肾图检查提示平均DRF为57%,所有患儿T1/2均大于20 min。所有患儿均在术后6个月复查同位素利尿肾图,10例(76.9%)患儿DRF较术前下降>5%;2例患儿DRF无明显变化;1例患儿术后肾积水复发。结论DRF"超正常"现象不一定是真正的肾功能升高,可能是梗阻性肾高滤过状态的表现。诊治过程中尽量通过结合一系列的症状、体征、超声及MRI等影像检查作出UPJO的明确诊断,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DRF"超正常"现象发生的确切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明确。
- 姜大朋史政洲赵海腾何蓉吴少峰孙洋钟量邢晓宇孙杰
-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 腹腔镜在减少儿童隐匿性腹股沟斜疝与鞘膜积液二次手术的意义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减少术前诊断为单侧腹股沟斜疝与鞘膜积液的儿童因对侧隐性病变造成二次手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近10年来12892例术前诊断为单侧腹股沟斜疝与鞘膜积液患儿的治疗情况。其中传统开放手术4726例,仅处理患侧病变,对侧不做探查。术后统计对侧再次出现疝或鞘膜积液需二次手术的例数以及两次麻醉的总时间。腹腔镜手术8166例,术中探查若发现对侧内环口开放则一并结扎,记录麻醉时间。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与麻醉时间。结果开放手术后6.9%的患者对侧再次出现疝或鞘膜积液,需二次手术,麻醉总时间(52.4±20.4)min。腹腔镜手术中探查发现21%的对侧内环口开放,麻醉时间(32.7±10.2)min。两组比较麻醉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术前诊断为单侧疝与鞘膜积液的患儿,腹腔镜技术能有效诊疗对侧隐性病变,减少麻醉次数和时间,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朱明童国煜赵海腾钟量邹翔宇吴少峰张轶男
-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腹腔镜麻醉
- 显微外科技术在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 精索静脉曲张在青少年人群中并不少见,精索静脉结扎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当前主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放式手术、腹腔镜手术、以及显微镜手术等.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在国内已经越来越普及,而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MV,Micr...
- 赵海腾何蓉吴少峰
- 国产手术机器人5G远程双侧性腺切除术:全球首例报道(附手术视频)
- 2024年
- 近年来,得益于5G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机器人远程手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首次报道了全球范围内基于5G网络的国产机器人在小儿外科成功实施远程手术的案例。患者为7岁女童,确诊为46,XY性别发育障碍(DSD),需进行双侧性腺切除术。手术利用图迈^(■)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通过5G网络实现远程操作,确保手术同步进行且无延迟。手术过程顺利,患儿术后恢复良好,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此次手术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远程手术技术上的全球领先地位,也为未来医学资源均衡分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展现了5G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
- 童国煜张轶男吴少峰邹翔宇陈少锋李天霖孙杰
- 关键词:小儿外科
- 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儿童微创泌尿手术中的应用和展望被引量:1
- 2023年
- 对微创外科而言,机器人辅助(robotic assisted,RA)外科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展现了很多优势,包括三维立体视野,腕式器械,消除了术者的手部震颤及控制精细操作[1]。RA技术用于儿童手术的最早报道见于2001年行Nissen胃底折叠术[2-3],但其应用也晚于成人外科将近10年。小儿泌尿外科也是最早将机器人辅助技术用于外科手术的学科之一。
- 吴少峰张轶男孙杰
- 关键词:儿童小儿泌尿外科肾盂成形术微创外科
- 人工输尿管在儿童肾积水中的特殊应用
- 目的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及输尿管膀胱交界处梗阻是小儿肾积水最常见的原因.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严重肾积水,肾皮质菲薄,功能极度低下.暂时性肾外引流,数月后可恢复肾功能,皮质增厚,这已被业界所公认.采用低压单向导通特性的单向...
- 吴少峰何蓉赵海腾陈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