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安

作品数:30 被引量:14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凹陷
  • 14篇东濮凹陷
  • 14篇盆地
  • 11篇油气
  • 8篇勘探
  • 6篇银额盆地
  • 6篇气藏
  • 6篇成藏
  • 5篇油气藏
  • 4篇盐湖相
  • 4篇页岩
  • 4篇沙河街组
  • 4篇勘探潜力
  • 4篇湖相
  • 3篇新生代
  • 3篇盐岩
  • 3篇页岩油
  • 3篇隐蔽油气藏
  • 3篇原油
  • 3篇塔里木盆地

机构

  • 30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华电集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中石化经纬有...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30篇张洪安
  • 12篇徐田武
  • 7篇李继东
  • 6篇张云献
  • 4篇李素梅
  • 4篇陈清棠
  • 3篇王学军
  • 3篇纪红
  • 3篇李令喜
  • 3篇李曰俊
  • 3篇彭君
  • 3篇史大海
  • 3篇周勇水
  • 2篇唐文忠
  • 2篇张成富
  • 2篇李进
  • 2篇万中华
  • 2篇任来义
  • 1篇庞雄奇
  • 1篇蒋飞虎

传媒

  • 6篇断块油气田
  • 4篇现代地质
  • 4篇地质科学
  • 2篇石油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石油企业
  • 1篇地球科学
  • 1篇“九五”全国...
  • 1篇第一届全国特...
  • 1篇中国石化股份...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04
  • 2篇20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科技”攻关的项目管理路径与对策——以中原油田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为解决科技攻关对象日趋复杂与传统分散型科研攻关模式矛盾加剧问题,中原油田以生产需求为导向,借鉴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针对油田勘探开发重点目标,打破分公司、勘探局界限,整合科技资源,开展跨区域、跨专业、多学科联合攻关,探索"大科技"攻关管理模式。具体实施中,强化顶层设计,明确科技工程设置,实施滚动立项和课题长负责制,加强"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科研生产一体化"联合攻关,多单位多部门联合管理,强化过程管理,严把项目验收关,完善评价激励政策。在推进项目运行和关键技术突破、提升成果质量、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立了多学科多层级攻关团队,形成人才、项目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张洪安王振华李玉娜游小淼万龙
关键词:中原油田项目管理科技资源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西缘的中-新生代伸展构造被引量:6
2018年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简称银额盆地,是中亚造山带南缘的一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最近的野外地质调查,在其西缘发现早侏罗世和第四纪晚期的伸展构造。早侏罗世的伸展构造为一系列走向NNW—SSE的正断层,是下侏罗统的同沉积断层。这组正断层与银额盆地内NNE—SSW走向的正断层组合成共轭断裂系统,指示古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拉张应力方向为近E—W。它们是中亚造山带(南缘)造山后应力伸展阶段的构造变形。第四纪晚期的伸展构造是由两条倾向相向的正断层组合成的地堑构造,走向进E-W,可能代表了喜马拉雅碰撞造山远程效应脉动式演化过程的一个构造间歇期。
彭君李继东张洪安李曰俊陈清棠彭雯淑史大海赵岩韩波朱湘松
关键词:第四纪晚期银额盆地
四川盆地普光和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气源探讨被引量:10
2022年
以天然气和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为主要依据,通过气藏气、烃源岩脱附气、烃源岩综合对比,深入探讨了普光和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气藏的气源。2个地区的须家河组天然气以甲烷为主,干燥系数普遍高于0.97,为典型干气。普光地区天然气甲烷和乙烷的δ^(13)C值分别为-36.1‰~-30.8‰,-28.9‰~-26.0‰,具有正碳同位素序列特征,表现为高—过成熟油型气和煤型气的混合气。通南巴地区天然气甲烷的δ^(13)C值高达-25.2‰,具有煤型气的特点,乙烷的δ^(13)C值介于-35.5‰~-28.9‰,为油型气成因,甲烷和乙烷的碳同位素发生倒转,且甲烷的δD值介于-173‰~-122‰,具有海、陆相混源的特征。气源对比研究表明:普光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自身腐殖型和混合型干酪根,为自生自储型气藏;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具有“海、陆相双源供烃”的特点,通南巴背斜带须家河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中—下三叠统碳酸盐岩气藏以及龙潭组和龙马溪组烃源岩,通江凹陷带须四段气藏中海相油型气的比例明显降低,气源主要为须家河组烃源岩。
张鹏伟张洪安张洪安王学军彭君周勇水徐田武张云献张斌
关键词:碳同位素须家河组四川盆地
低品位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0年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是东部老油田之一,实行勘探局有限公司、油田分公司一体化管理,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炼油化工、油气销售、地热资源开发等业务.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川东北普光气田和内蒙探区,本部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现有所属二级单位49个,用工总量45265人,资产总额335亿元.2018年,该油田生产原油126万吨、天然气65.62亿立方米,实现收入196.39亿元,上缴税费25.94亿元.
王寿平吴玉玲张洪安
关键词:炼油化工地热资源开发
河南东濮凹陷古近系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与伴生遗迹化石组合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对东濮凹陷97口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和分析,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湖相沉积中识别出滑动、滑塌、碎屑流和浊流共4种类型的重力流沉积。各种类型沉积的主要判识特征如下:(1)滑动沉积以保留部分原始沉积构造、层内准同生小型断裂构造及较大角度的地层倾角(陡倾构造)发育、伴生SkolithosPalaeophycus遗迹组合或Planolites-Taenidium遗迹组合为主要特征;(2)滑塌沉积以砂岩层顶、底面均与暗色泥岩呈突变接触以及岩层内部发育各种同生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如包卷层理、火焰状构造、泄水构造、液化脉和各种撕裂屑等)为主要鉴别特征;(3)碎屑流沉积以砂岩呈块状构造、顶部发育漂浮砾石、底部泥岩撕裂屑发育并可见"泥包砾"现象、砂岩顶、底面均与暗色泥岩突变接触为特征;滑塌沉积和碎屑流沉积序列的上部常常伴生Mermoides-Parapaleodictyon遗迹组合;(4)浊流沉积以发育完整或不完整的鲍马序列为主要特征,浊积砂体下部见正粒序层理,底面见有冲刷痕、不规则槽模、重荷模等沉积构造,中上部发育深湖沉积中常见的Semirotundichnus-Puyangichnus遗迹组合。综合分析上述各种重力流沉积特征和伴生遗迹化石组合所体现的水深变化规律,认为遗迹化石组合随着湖水深度的增加呈分带性,与重力流沉积随水深增加而出现的滑动—滑塌—碎屑流—浊流沉积序列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且伴随重力流沉积而产生的生物扰动作用是增强的。因此,生物扰动构造(遗迹化石)的研究不仅对湖相沉积中储集层物性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针对重力流沉积类型的判识还能提供重要的生物遗迹学信息。
张洪安王长征蒋飞虎靳亚勤胡斌
关键词:东濮凹陷沙河街组重力流沉积生物扰动构造
高演化湖相页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普光地区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千一段为例被引量:8
2021年
为了探讨川东北普光地区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千一段湖相页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矿物组成、孔隙结构参数等分析测试。研究表明:普光地区千一段④小层中发育黑色页岩段,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为1.46%),干酪根类型以Ⅱ1型为主,镜质组反射率介于1.9%~2.0%,达到高成熟阶段,黏土质量分数介于44.57%~62.24%,石英质量分数介于22.1%~38.6%;孔隙类型以有机质孔为主,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值分别为7.88 m2/g和0.0012 cm3/g,孔隙度均值为4.54%,孔隙结构以锥形孔及四面开放的尖壁孔为主。分析相关性后发现,页岩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与总有机碳质量分数的相关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说明随着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增加,有机质孔成为页岩孔隙空间的主要贡献者,无机质孔对孔隙发育影响减弱。黏土矿物与充足有机质的混合输入是千一段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中—高碳黏土质页岩是普光地区千一段湖相页岩的关键储集岩相。
李进张洪安王学军王运所周凯桂红魏炜
关键词:储层发育
东濮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分析
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隐蔽油气藏已成为重要的勘探对象.通过对东濮凹陷隐蔽油气藏圈闭的形成、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下洼勘探新思路.根据东濮凹陷隐蔽油气藏分布规律,认为濮卫次洼、柳屯次洼和兰聊断裂带是下一步勘探方向.
谭仲平张洪安
关键词:东濮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隐蔽圈闭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发现晚新生代伸展构造被引量:9
2017年
通过认真、系统的地震资料解释, 我们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首次发现晚新生代正断层。 这些正断层发育于西南坳陷的东北部, 走向 NE-SW, 剖面上组合成堑垒构造, 个别剖面上显示负花状构造特征。 正断层主要发育于新生界, 向上断至的最高层位是第四系更新统下部。 倾向相反的正断层向下交汇后断距消失, 断层继续向下延伸的情况不清楚。 根据断距 变化和生长指数计算, 正断层形成于上新世晚期, 持续演化至更新世早期。 正断层的形成演化过程与以往在阿瓦提凹陷、巴楚隆起和塘沽孜巴斯坳陷发现的晚新生代正断层基本一致, 正断层活动时间为 ca. 3~2 Ma。 它们形成于一个区域性弱伸展构造应力场, 代表印度—亚洲碰撞远程效应下, 塔里木盆地脉式挤压冲断过程中的一个构造间歇期。
张洪安李曰俊白忠凯杜治利赵岩文磊张强赵甜玉高艳艳朱湘松
关键词:晚新生代正断层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系玄武质岩墙和西南缘奥陶系中辉绿岩脉地质年代及构造环境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对塔西北震旦系中的苏盖特布拉克组玄武质岩墙以及塔西南奥陶系玛列兹肯群中辉绿岩脉的区域地质、岩石学、地球化学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对锆石的微区 U-Pb 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构造环境等进行了研究。 前者为顺层侵入、包裹了中酸性的捕虏体, 发育了枕状构造、球形风化和柱状节理等玄武岩喷发等特征;后者穿插于韧性剪切带中碳酸盐质糜棱岩化中。 它们的常量组分变化较大:不包括 SiO2 外其它 9 种常量组分的含量为 36.3%~45.3%, 全碱 (Na2O+K2O)为 3.83%~7.16%;TiO2 含量较低, 为 0.63%~1.89%;MgO 为 3.72%~6.74%;前者中的常量组分、微量元素 Sr 、Ta、Nb、Ti、Yb、Ni、Cu、Zn、Y 含量明显高于后者对应值, 但大离子亲石、造岩元素中 Cs、Rb 等元素、La/Nb、K/T 元素比相对较低。 相比于原始地幔, 两者均相对富集造岩元素 Li、Rb、Ba、Ga、Sr 和稀有元素 Nb、Ta, 轻稀土中等富集;相对亏损铁族元素 Cr、Co 及 Mo、Pb、Bi、U 等;前者 ΣREE 为 227.72×10^-6~426.32×10^-6 、L/H = 2.51~2.61、δEu = 0.48~0.52、δCe = 0.56;后者的 ΣREE 为 142.37×10^-6 ~187.92×10^-6 、L/H = 2.34~3.99、δEu = 0.63~0.84、δCe = 0.52~0.54;综合判识表明, 前者主要来自于未混染或较弱混染的幔源、发育于新元古(878~808.6 Ma)板内伸展的构造环境, 变质和残留核锆石谐和年龄为 2 090 Ma, 记录了早元古的联合大陆的形成时代, 蚀变锆石 455.4±10.8 Ma 代表了加里东中晚期的岩浆热事件;后者岩浆锆石的 U-Pb 年龄为晚奥陶世 478±48 Ma, 发育于弧后盆地、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加里东中晚期岩浆活动。
钱一雄张洪安杨圣彬李慧莉雷明陈跃贾存善邵志兵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天然气成因及分布特征
2024年
针对东濮凹陷高热演化程度区天然气成因复杂,天然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潜力认识不清等问题,文中利用聚类分析、生烃模拟实验等手段,对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存在油型气、煤成气及混合气3大类天然气。其中:油型气包括低熟油型气(Ro介于0.5%~1.2%)、中熟油型气(Ro介于1.2%~1.6%)和高熟油型气(Ro介于1.6%~2.0%),依次分布于构造顶部、斜坡带、洼陷带;煤成气Ro介于2.0%~3.0%,包括源外高熟煤成气和源内高熟煤成气;而混合气主要分布在高热演化烃源灶的大断裂周围。通过对主力生气区分析发现,油型气和煤成气对应的烃源岩主力生气深度分别介于4000~5000,5000~7000 m,空间上具有接力特征。东濮凹陷天然气富集程度与生烃洼陷的热演化程度关系密切,中、高热演化洼陷(Ro介于1.0%~3.0%)将是渤海湾盆地和东濮凹陷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徐田武张成富杨斌张洪安
关键词:油型气煤成气天然气富集东濮凹陷渤海湾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